“醉后不知天在水”,读《过洞庭》,一首被误入《全唐诗》的诗

“醉后不知天在水”,读《过洞庭》,一首被误入《全唐诗》的诗

“醉后不知天在水”,此句出自元末明初诗人唐珙唐温如的《过洞庭》,又名《题龙阳县青草湖》。

由于唐温如此人生平并无记载,仅知他豪于诗,以至于后人将这首极具唐诗七绝味道的诗,被误录入了全唐诗之中,还被人误以为是唐代诗人温如之类。

确切的说,唐珙应为南宋遗民。元朝灭南宋后,发生了一件令人悲痛耻辱,令人发指的事,那就是妖僧杨琏真珈将南宋理宗的头盖骨制作为镇本法器之事。在宋皇陵被一众妖僧破坏盗掘后,唐珙的父亲唐钰与一众义士暗中将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可怜堂堂赵宋,死后被暴尸荒野。而唐珙,可以说是南宋义士之后,虽是元代人,但应该也深受其父教导,是个知侠义的南宋遗民。所以,也使得他这首《过洞庭》有了一种不同的意味。

“醉后不知天在水”,读《过洞庭》,一首被误入《全唐诗》的诗

《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湘君:指的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在《列女传》中记载:“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全诗把对远古历史的追忆与洞庭的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巧妙的结合起来,以远古的缥缈神话故事,来传递他内心的真实情感。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西风多是用来形容秋风。这阵阵秋风吹过,竟然会使得这洞庭湖老了许多。而一夜之间,湘君竟然已是凭添了许多白发。

西风说了时节,秋风飒飒,又增萧瑟。更为神奇的是这阵阵秋风,居然把这洞庭湖给吹老了。其中这个

字用得极为传神,恰到好处,将这波澜的洞庭湖写活了,这洞庭波不正是那岁月里的一道道皱纹吗?当真是人在景中,景在人中,究竟是人还是景,这种朦胧之中可谓意境深远。

这种洞庭已老的深沉悲凉,该与何人诉说呢?可能只有那一夜白头的湘君才能理解他的心情吧。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本以无比的悲切,又在这萧瑟的秋风之中,湘君一夜白头。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此情此景,此时此意,已然比风飒飒,木萧萧,徒离忧更是惆怅,衰颓。因为此时,洞庭已老,一夜白头。如此大胆的想象,惊心动魄,令人深思,既把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给描绘出来,又将他的深刻心思,隐藏在一切不言中。

“醉后不知天在水”,读《过洞庭》,一首被误入《全唐诗》的诗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此情此景,让人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地点,一杯又一杯,不知觉间已醉意朦胧,是因景色而怡然自得的感到欢乐?还是那秋风瑟瑟里的愁绪?

春水船如天上坐。酒醉阑珊间,让人不禁忘却了水中的星辰是倒影,还是这迢迢秋水倒映在星辰之中。似梦似幻间,似在这天上星河之中荡桨,处身在一片银光灿灿的梦幻天地里。

满船清梦。使梦本无形的这种事以满船之势而有了形态,有了生命之感。以一个字,将梦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冠以了沉重的重量,使得此梦非梦,似有了一种灵魂感触,如此美梦,令人留恋不已。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终归有梦醒时,是天在水中,还是水在天上,不禁令人迷茫惆怅。

醉后不知天在水。这种酒后不知,究竟是不知这天上水,还是水中天?还是作为南宋遗民,对人生难以实现的事感到怅然?是南宋灭亡后,对那“

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的家国梦难复的兴叹?还是那“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的人生苦短?

一词“不知”,深沉悠远,给人以空灵,又给人以无限寂寞。当真是,莫道人生苦难言,醉后不知天在水。

“醉后不知天在水”,读《过洞庭》,一首被误入《全唐诗》的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