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為什麼至今香火不斷?原來他成了“玉皇大帝”

陝西省榆林市,地處晉陝蒙交界處,一座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榆林便成為上郡,明正統二年築榆林城,是為明朝九邊重鎮榆林鎮(明朝長期和蒙古人打仗,地理位置便顯得更為重要)。

在榆林市區裡有一座新明樓,新明樓是大型木構建築,最早就是興建於明朝。

魏忠賢為什麼至今香火不斷?原來他成了“玉皇大帝”

在新明樓中有一座明朝萬曆年間的銅像,銅像身高接近兩米,面無鬍鬚,帶著帽子,長袍雙肩鏨刻有龍紋,有人說這是玉皇大帝的銅像。於是好事者乾脆給銅像披上黃袍,並在胸前白色系帶上寫有“玉皇大帝”字樣,這銅像便搖身一變成為玉皇大帝,並且每日香火不斷,受盡世人的跪拜。

魏忠賢為什麼至今香火不斷?原來他成了“玉皇大帝”

大家這時候是不是會有疑問,我們常見的玉皇大帝不都有鬍子嗎?為什麼這個銅像沒有?原來這個銅像壓根就不是玉皇大帝,經陝西文物專家們鑑定,這個銅像其實是魏忠賢的銅像。

那麼魏忠賢的衣服上為什麼身上的衣服上繡有龍?其實只要仔細辨認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龍不是五爪,而是四爪,四爪的“龍”其實是蟒,等級是低於龍的,“蟒衣如像龍之服, 與至尊所御袍相肖, 但減一爪耳”,蟒服是明朝皇帝專門賞賜近貴之臣,以示榮寵,不算常見的衣服。

魏忠賢為什麼至今香火不斷?原來他成了“玉皇大帝”

那為什麼魏忠賢的銅像會到榆林?魏忠賢原本是遊手好閒的人,後來因為欠了很多錢實在還不了,只得自己閹了自己,入宮當一個小太監。進宮之後,主動給人當兒子,順利攀上高枝——大太監王安,大太監王安讓他去陪伴朱由校,朱由校他老爹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掛了,朱由校登基並忙著做木工活,魏忠賢逐漸獨攬大權,走上人生的巔峰。位極人臣的魏忠賢收了很多兒孫,這些兒孫們和他的黨羽們為了討好魏忠賢就開始在各地給他造生祠,魏忠賢的每一座生祠都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榆林也不例外。

魏忠賢生祠涉及陝西者共三處,而榆林這一座便是當時延綏巡撫朱童蒙在榆林“用琉璃瓦”為魏忠賢建的。修建的理由看起來也非常的“合理”—— 蒙古人進犯延綏被擊退是魏忠賢的功勞。天啟皇帝覺得很在理便同意修建。

崇禎繼位後安排魏忠賢去滴發鳳陽守祖陵,魏忠賢走到途中,聽人唱“隨行的是寒月影,嗆喝的是馬聲嘶。似這般荒涼也,真個不如死。”頓覺人生淒涼無比便自殺了。隨後閹黨被清除,魏忠賢的生祠被處理。崇禎下令:“不論在京在外, 已發未發的, 都著通行拆毀, 變價助邊。”同時又說, “建在國學, 尤屬無等, 即刻拆毀, 不準存留別改”。

魏忠賢為什麼至今香火不斷?原來他成了“玉皇大帝”

也不知道榆林這座魏忠賢的銅像為什麼得以留存了,或許是因為地處邊關無人追究,以至於不明真相的群眾把魏忠賢的銅像被誤認為 “玉皇大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