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康熙陵墓,为何出来后就决定封墓?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于畅春园驾崩,他留下的是一个疆域辽阔,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封建帝国。康熙死后应该葬入位于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景陵,康熙的三位皇后和一位贵妃早已安葬在此,等康熙下葬后关闭了景陵的地宫。景陵位于河北遵化,埋葬着康熙帝和她的四位皇后和一位贵妃,属于一座规格比较高的陵墓。景陵在历史上比较悲催,前后发生三次大火和数次被盗,除了这几次劫难,景陵还是一座有名的“水墓”,从孙殿英盗掘东陵开始就时常有被水浸泡的情况。

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康熙陵墓,为何出来后就决定封墓?

现在很多人在评价以前的皇帝,都喜欢用千古一帝来说,但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却没有几人,在我的认识里面,康熙决定算是千古一帝。康熙在位时期,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葛尔丹,巩固了中国的统一,康熙在位时间长达61年,康熙死后,他的陵墓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1928年,孙殿英首次盗取了乾隆和慈禧的墓葬,而且还准备盗取康熙的景陵,但是由于积水太神所以被迫选择了放弃。虽然孙殿英选择了放弃,但是却留下了盗墓口,为又一次的盗墓留下了可能。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有大量的土匪,因为有了孙殿英的基础,康熙帝的尸体和他的皇后的尸骨都没有被好好保存,大量的陪葬品也被洗劫一空。直到解放过后,文物保护所准备发掘康熙帝,对康熙陵进行保护,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1952年,因为景陵已经遭遇好几次偷盗了,考古专家决定带人再一次去地宫,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文物自己新的发现,这对考古学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考古手段。但是他们怕地宫内有危险,所以人手一把枪,大家小心翼翼的开始进入, 到了第一层墓室时水就淹到膝盖了,第二层墓室就淹到胸口了,到了主墓室都已经淹到嘴巴了,大家在看看四周,全是污水,专家命令他们在水底下摸索,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在水中摸索了大半天啥也没有,大家都极其失望,最后专家带着大家出去后马上告知政府,并申请永久封闭景陵地宫,政府了解情况后也批准同意了,并且保护好。

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康熙陵墓,为何出来后就决定封墓?

之后几十年,虽然景陵进行了修缮并开放为景区,但始终未被批准重新打开清理地宫。至于康熙陵为何会有黄水留出,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康熙陵墓,为何出来后就决定封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