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出最新“全家桶”,為上市獻禮?

小米推出最新“全家桶”,為上市獻禮?

隨著小米上市進程推進,對小米線下探索模式的質疑聲也不斷充斥著。最新發布的小米“全家桶”能否沖淡質疑,為上市獻禮?

趕在上市前,雷軍發佈了一個小米的“全家桶”。

5月31日下午,深圳,室外溫度達到35度,近8000名觀眾聚集在深圳大運中心,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小米在IPO前最後一場發佈會。除了小米8、小米8透明探索版、小米8 SE三款手機被推出以外,75寸的小米電視4、小米手環3、小米VR一體機、MIUI10等共計七款產品集體亮相。

用數字奠定整個發佈會基調已成國際慣例。根據IDC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小米全球銷量為2800萬臺,全球市場份額達8.4%,同比增幅為87.8%;中國市場銷量為1320萬臺,同比增幅為41.8%,無論是在全球還是中國市場,小米均排名第四。

縱觀前五名三星、蘋果、華為、小米和OPPO的戰績,三星和OPPO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下滑,前者同比下滑2.4%,OPPO同比下滑7.5%,2018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市場份額為7.1%。

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動作也很快,今年5月22日和26日,小米分別在法國和意大利開設線下店。根據Canalys調研報告顯示,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30.3%,排名第一。小米在歐洲市場銷量排名同樣位列第四,同比增長率999%,當然,這與其初入當地市場有一定關係。

但隨著小米上市進程推進,對小米線下探索模式的質疑聲也不斷充斥著。最新發布的小米“全家桶”能否沖淡質疑,為上市獻禮?

最像蘋果的小米旗艦

為了慶祝小米八週年,小米跳過“小米7”,直接命名旗艦機為小米8。這幾乎是小米近幾年最像蘋果的一款產品,尤其是手機正面採用iPhone的“劉海屏”,不同於安卓陣營的小劉海,小米8的劉海更寬。從正面看,小米8劉海的面積與iPhone X相當。

小米8面世前,雷軍一直強調小米的全面屏會採用不同於三星和蘋果之外的第三條路線,也就是攝像頭下置,沒有“劉海”但有“下巴”的樣式。關於小米8目前的外觀,雷軍打趣道,“劉海屏看多了也就不醜了”。另外,小米8還提供了一鍵隱藏“劉海屏”功能,只不過這個功能被開啟之後,小米8似乎成為既有“劉海”也有“下巴”的模樣。

拍照功能是小米8的一大亮點。毫無意外,小米再次借鑑國外攝影評測機構DxOMark的打分。今年3月27日,小米發佈小米MIX 2S,DxOMark在評測中認為其表現為101分,僅僅幾個小時之後,華為發佈的P20和P20Pro就獲得了102分和109分。5月31日發佈的小米8,DxOMark測評其拍照表現為105分,這說明小米8僅次於華為P20 Pro。

在其他手機品牌還使用美顏、AI等工具的時候,小米8推出“微整形”美顏,通過3D結構光,鼻子、下巴、蘋果肌等都可以在拍照中進行優化。當然,這些都是為了吸引女性用戶,“自從吳亦凡代言之後,小米的女性用戶增加了5%。”雷軍說。

小米8定價依然非常良心,6GB+64GB、6GB+128GB、6GB+256GB三個版本的售價分別為2699元、2999元和3299元,其中2699元的版本已經是市面上定價最低的驍龍845手機。

雖然使用了高通驍龍845處理器、三星AMOLED全面屏等全旗艦配置,但由於小米8看上去太像蘋果,現場的氣氛並沒有像對待一款旗艦手機應有的熱烈。小米8透明探索版或許能彌補這個遺憾,簡單來說,這是一款諸多黑科技加持的手機。後置指紋識別改成了屏幕指紋識別方式,另外,通過3D結構光技術,探索版配備了“Face ID”面部識別功能,成為安卓機中第一款配備此功能的手機。

小米推出最新“全家桶”,為上市獻禮?

小米8探索版另一特點在於使用“透明”後殼,雷軍表示為此探索版重新設計了後蓋的元器件排布。但在其官方頁面下,小米對“透明”又做出解釋,“小米8透明探索版展示元器件並非與手機元器件一一對應。”也就是說,從外面直接看到的內部元器件並非是真是的,後殼也並非是真正的“透明”。

7月或兩地同時上市

在發佈會開始之前,雷軍又用幾分鐘講述小米的商業模式,原因在於上市前夕,雷軍再次明確小米是一家互聯公司,而不僅僅是一家硬件公司,這有利於資本市場對小米的認可。

在“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5月31日發佈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一些中國獨角獸公司的估值也成為關注對象。報告中列出的全球20大互聯網公司,中國公司佔據9席,其中小米排名14,預計估值為750億美元。

根據媒體5月31日報道,小米或定於7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即A股主板)發行CDR,成為中國首家CDR企業。為了配合CDR的發行進度,小米將在香港的上市時間推遲了1~2周,或將於7月9日進行CDR和香港IPO的定價,並於7月17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行IPO,而在此之前,外界一直認為阿里巴巴會是CDR的首秀。

但隨後有接近小米的人士表示,該時間來自於監管機構及市場各方預估的數個時間點方案之一,最終方案尚未落定,很大程度上將視CDR政策細化確認的進度而定。另外,小米在內地CDR的承銷團也並未確認。

對於小米上市的節點,曾有投資人表示,以目前小米淨利潤來看,上市迫在眉睫。雖然兩三年前雷軍還表示小米“五年不上市”,但在小米勢頭復甦之後,上市步伐明顯加快。

根據其5月3日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6.27億元、4.92億元、-438.89億元。鉅額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的影響。若扣除相關因素的影響,上述三年經調整後淨利潤則分別為-3.04億元、18.96億元和53.62億元。

據此前鳳凰網報道,小米或將在6月底路演,遊說歐美的機構投資者對其業務進行不低於700億美元的估值,成功上市只是第一步,上市後如何保證利潤的持續增長,會是小米麵臨的更大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