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塑料瓶本身會發生一些化學物質,對健康有潛在的影響。

由於廣告的引導,人們普遍認為瓶裝水比自來水安全。但是,這很有可能是商家的“圈套”。事實上,有40%的瓶裝水就來自於自來水,只不過被添加了一些“有益健康”的礦物質。在不少國家,自來水的安全標準要比瓶裝水高得多。

高溫下,塑料瓶本身會發生一些化學物質,對健康有潛在的影響。

就像富貴的人會得富貴病一樣,喝瓶裝水也會帶來健康隱患。

(1)雌激素

在塑料瓶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使其塑性增強而使用的一些化學物質,如雙酚A(BPA)、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這些物質如果長期攝入會對男性生殖健康產生損害,造成性腺功能低下,發育中的男孩子雌性激素過多會影響生殖系統發育,還可能殃及後代。雌激素對嬰兒和兒童的健康也會產生危害。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塑料瓶會釋放BPA,連續一週飲用塑料瓶裝水的人,尿液內的BPA含量將增加69%。2011年3月1日,歐盟開始禁止使用雙酚A生產塑料奶瓶。我國衛生部發出《禁止雙酚A用於嬰幼兒食物容器公告事宜》的通知,並擬於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出產、入口含雙酚A的嬰幼兒食物容器,於9月1日起,全面禁止銷售該類嬰幼兒食物容器。

高溫下,塑料瓶本身會發生一些化學物質,對健康有潛在的影響。

(2)重金屬銻

製作塑料水瓶時需要觸媒催化劑銻,來達到使塑料質輕、透明和不易破碎的目的,特別是對於使用聚酯(PET)製成的瓶子。銻可能會導致肺癌和乳腺癌。德國科學家對全球超過100個知名的瓶裝飲用水品牌進行調查,發現這些瓶裝飲用水放置的時間越久,水瓶裡的金屬銻釋出越多,半年的時間銻的量會增加一倍。

(3)高溫

高溫的條件下,塑料瓶本身會發生一些變化產生新的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健康有潛在的影響。

高溫下,塑料瓶本身會發生一些化學物質,對健康有潛在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