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这篇全讲清了!

血常规检查有什么用?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血常规:

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这篇全讲清了!

△ 血常规是什么?

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它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白细胞分类等参数。血常规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贫血、血小板缺少症等疾病的早期征兆,还能帮助医生判断出宝宝生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还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 什么时候要做血常规?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要做血常规,这里做了一个表格,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这篇全讲清了!

△ 采血前要注意什么?

通常来说,在采血前大家要让宝宝保持静止,不要做剧烈运动比如跑跳等。宝宝激烈运动后,应等待15-20分钟再行采血。天气较冷的时候,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让宝宝身体末梢的血液循环保持畅通方便采血。

怎样看血常规报告?

血常规报告单上有很多指标,大家掌握这几个主要的就可以了:

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这篇全讲清了!

★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把氧气送到全身各个地方,然后把二氧化碳带回到肺部排出体外。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是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有所不同。若宝宝有贫血,两者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改变。

★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就是凝血,过多或过少对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血小板过多会容易产生血栓;血小板过少又很难止血,有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里的白细胞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所有白细胞数量的总和。而分类计数指的是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由于不同的白细胞生理功能有所不同,所以宝宝生病时会导致不同种类的白细胞的数量和占比发生改变。

通常来说,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出宝宝身体是不是被感染了,然后再根据白细胞的种类,结合宝宝临床症状诊断出宝宝患的是什么病。

比方说,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宝宝被细菌感染了;淋巴细胞增多表明宝宝被病毒感染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明宝宝有可能患上了支气管哮喘、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则表明宝宝有可能患上了骨髓增殖疾病或者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这篇全讲清了!

★ C反应蛋白(CRP)

请大家注意,血常规化验单大多以成人的标准作为参考值,所以宝宝的化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要一看到数值超标就心惊胆颤。举个例子来说,白细胞成人的标准值是4.5~13.5/×109/L,但宝宝在不同年龄的正常值是有所不同的:新生宝宝是9~30/×109/L;两周宝宝是5~21/×109/L;三个月宝宝是6~18/×109/L;六个月以上六岁以下宝宝是6~15/×109/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