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章逐句詳解《老子》之“不出於戶”章(第四十七章)

【校訂版全文】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逐章逐句詳解《老子》之“不出於戶”章(第四十七章)

【詳解】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

這段文字的字義不難理解,需要說明的是,《老子》是講給統治者聽的,所以也只有“侯王”才能有資格“知天道”、“知天下”,“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所以河上公說“聖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也”,直接冠之以“聖人”二字。這不是對每一個普通民眾的要求,但普通民眾也可以從中得到感悟,那就是世間所有事物的推理都離不開這八個字:理所當然,事所必然。

這一句可以與第五十四章對照來看:“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這裡的“觀”,不是向外看,所以不用“出於戶”,不用“窺於牖”,而是偏向於內省,即“復歸於樸”,遵循事物運動之自然規律,觀察其內在聯繫。用韓非子的話說即是“推而及之”。

【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

“道”是清清楚楚的,如果你是“上士”,“勤能行之”即可,如果你是“中士”或“下士”,即使走遍天下,得道的依然是道聽途說,和“道”反而漸行漸遠。

老子在第五章說“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和“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相輔相成。

老子多次提到“自然”一詞:第十七章“而百姓謂我自然”;第二十四章“希言自然”;第五十一章“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老子說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是自然而然。為什麼“不出於戶”、“不窺於牖”能“以知天下”、“以知天道”,而“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因為“天下”“天道”皆“自然”。所謂“推而及之”就是推理,而所謂的推理就是“自然”,事物本就應該如此。因此“天道”不在天上,就在於事物本身。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這一句帛書甲、乙本都缺損嚴重,今據通行本補入部分文字。也有注家補為“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名,弗為而成”。參照“不自見故明”等句,竊以為前兩句還是用“不”好。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就是“不行而知”;“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就是“不見而名”;而“弗為而成”則是這兩句也是本章的總結,三者不是絕對的並列關係,所以最後一句,保留帛書乙本的“弗”字。

以前的注家都把“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讀為兩兩結構,將這一句直譯為:(所以聖人)不用出行就能洞悉一切,不用親見就能明明白白,不用去做就能有所成就。這麼理解也無可厚非,但總覺得和“自然”及“推而及之”的含義有些許距離。有專家就提出把這三句讀為一三結構,“不”(或“弗”)字所否定的,不是“行”、“見”和“為”三個詞,而是“行而知”、“見而名”和“為而成”三個句子,即(所以聖人)不是靠通過親身經歷來了解實際情況,不是靠通過親眼所見來進行判斷,不是靠通過硬要作為來有所成就。這是非常的獨到的見解。

老子說的“成”(或“功”)也都是自然而然的“成”(或“功”)。帶有明顯功利性、企圖心的“成”,都不是“大成”,甚至按“正言若反”的邏輯來說,這種所謂孜孜以求的“成”,反而是“不成”,是最大的“缺”。動機不純,往往事倍功半。動機就是初心,是“樸”。

老子提出“絕聖棄智”,那麼,“推而及之”這種推理方法是不是屬於“智”的範疇呢?有個簡單的判斷標準,你把“智”用在對人上,尤其是領導者用智巧來對付普通百姓,那就是老子說的應該絕棄的“智”;如果你用於“觀復”內省,那就是一種修煉,是老子心目中的悟道者即“聖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