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老子作為道家的始祖,其所提倡的“道”是後世之典範。老子的“道”不是今天所理解的“道理”這麼簡單,而是一種自然純樸的原生態。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自然的“道”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聖人之“道”,是做什麼事都不與別人爭奪,這正是本真的狀態,也是美的、善的、有智慧的,但是卻有很多人故意去傷害別人,與別人爭,於是就有了虛偽、貪婪等等。那“道”裡所倡導的“美善智”是什麼呢?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意即“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真實的話因為揭示了他人的弱點或者現實的殘酷,所以難以入耳,但是聽起來好聽的話往往是摻雜著謊言,或者基本是謊言,於是就矇蔽了人們的心。而“信”也就是“真”,就是老子所提倡的道,是“樸”,是不加任何雜質的。

齊宣王喜歡射箭,尤其喜歡別人誇他可以拉強弓,但是他不過也就能拉一般強度的弓。有一次齊宣王在大臣們面前炫耀,大臣們都去嘗試,結果都在拉到一半的時候說“拉這弓至少得要一千多斤的力氣,除了大王誰能拉開呢?”然而齊宣王用的力氣不過三百石罷了,但是終其一生都以為自己能拉九百石的弓。

對於齊宣王來說,強弓只是虛名,他喜歡被誇耀卻失去了真實。這些阿諛奉承的臣子們其實在我們身邊時常存在,記住老子的這句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看清自己,不盲目自大。

二、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意即“善良的人是不會去與人爭辯的,那些日日與人爭辯的人並不是真的好人。”善良的、有能力的人是不會每日到處吹噓自己會做什麼,自己做了什麼,而是會腳踏實地地做,他們知道“為而不爭”之“道”,是一個懂得務實的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可靠的人。

而那些總是與他人爭論的、分寸不讓的人必定是個斤斤計較、鼠目寸光之人, 通過爭論來找自己的存在感,通過辯解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反倒是不自信的表現。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不顯示自己,自顯其內涵,那是一種通過三寸不爛之舌體現不出來的氣質。

這句話還有另一個版本,是:“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善”即“良善”,“多”即是“爭辯不已”,《康熙字典》中解釋“多,勝也”,又“刻求也”,又“稱美也”,所以兩者的意思是相同的。善者是“為而不爭”,非善者是錙銖必較、事事必爭,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

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意即“有真才實學的人知道學無止境;而覺得自己很博學的人會經常賣弄自己。” 所以前者會處處虛心請教,後者則滔滔不絕。前者是有真正大智慧的人,不會因有小知就沾沾自喜,不求上進,而是從不顯露,含光內斂;不智者則處處賣弄自己,生怕別人不知自己的才華。

還有一種理解是:有智慧的人不會去追求知識的窮盡,因為他們知道“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保持淳樸的本性,減少私慾和雜念,拋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實也是在說“為而不爭”。

老子接著說道“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不會私自保留什麼,他會順其自然,盡力地幫助別人,這樣其實自己反而更充足、更豐富。

一切都是“為而不爭”,不巧言令色,對他人的話有清楚的認知,不去爭辯,順勢而為,韜光養晦,謙虛自持。所謂“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不需要去戰勝別人,克服自己的弱點才是最強的,做到真善智,也就做到了“道”的自然,“道”的利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