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簡《老子》中的太一生水

導讀:《太一生水》是於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郭店村,郭店一號楚墓M1發掘出的竹簡,屬於道家思想。抄錄於楚簡《老子》丙篇“太上,下知又之……百省曰我自然也”之前。

郭店楚簡《老子》中的太一生水

人出生三個月後,父親為其起名,為“幼名”,成年之後,舉行加冠禮並取字,為“冠字”,名字是對無名之物的指代。“指也者,天下之所無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先發現了這個有,奈何無法區分辨別,所以需得以名去指代此物。“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老聃發現道之後,不知道如何才能準確的進行命名,只能很勉強的叫“大”。

本篇的“道”也是字,“青昏其名”各學者看法不一,楚簡整理者讀為“請問其名”,李零認為“青昏”是天地原來的名。夏德安做了進一步闡述,“青”為“清”,“昏”為“濁”,清濁者,乃天地未生時的混沌狀態。天地未開或曰混沌,跟天地既開,陰陽已分之後,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沉為地,不是同一個狀態。名和字,無論取相近的意思,還是相反的意思,指代的都是同一個事物。天地未開,和天地既成顯然不是一個東西。

天地既成之後,在下面的土,名叫“地”,在上面的氣,名叫“天”。“土”和“氣”是天地的字嗎?天、地名稱是相互對等並列的。天的西北方向“氣”不足,它下面的“土”又高又強。地的東南方向“土”不足,它上面的“氣”又低又多。上面不足的,下面就有多餘的。下面不足的,上面就有多餘的。

郭店楚簡《老子》中的太一生水

天地未生之前,“太一”的作用藏在水中,行在時間中。“周而或”後缺字,有著不同的填補,有說週而復始運動,有說周密或是稀疏,這個是“萬物母”。“一缺一盈”,李零讀為“能缺能盈”,可以盈滿可以缺少,是“萬物經”。太一的作用是天不能殺,地不能改,陰陽不能成的。君子知道“太一”之後,把他叫做“道”,或者說是叫做“聖明”,缺字填補不同,此處不礙主旨。那麼太一是如何生的呢?

按成的順序:太一→水→天地→神明→陰陽→四時→倉然→溼燥→歲。太一生水,歲成之後就停止了,通過三種形式:一是生,二是反輔,三是復相輔。太一生水,是第一種生。太一生天、地,是第二種生,生天需要水“反輔”,生地需要天“反輔”。神明、陰陽、四時、倉然(李零讀“寒熱”)、溼澡、歲,是第三種生法,神明需要天地的“復相輔”,陰陽需要神明的“復相輔”,四時需要陰陽的“復相輔”,寒熱需要四時的“復相輔”,歲需要寒熱的“復相輔”。

按生的條件:太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第二種生的形式,“反輔”對象都很明確,水和天,均反輔於太一。後文第三種生的形式,“復相輔”的對象卻不是很清楚。暫時 按照天地、神明、陰陽的相互作用來理解,天地之間相互作用,生成了神明。神明之間互相作用生成陰陽。陰陽的互相作用生成四時,四時相互作用生成寒熱,寒熱之間作用生成溼澡,溼澡之間相互作用生成歲。

郭店楚簡《老子》中的太一生水

由於時隔久遠,這些名詞具體指代之物無法詳知,如果神明說不是兩個事物,而是同一個事物,那麼這種說法是無法成立的。可以按另外一種猜想理解,天以後的地、神明、陰陽乃至溼燥,的“復相輔”對象都是天,或者都是太一。暫備一說。

值得肯定的是,在生和成的過程中,都有“太一”的參與,萬物母或許說的是太一能生,萬物經或許說的是太一能成。古人在這種認知下,總結出了“天道貴弱”的道理,天道減少成者來補益生者。從強者處殺伐,往弱者處安置。按照道來做事的人,比然要依賴於它的名,沒有名何以區分辨識?按照道來處置事情的人,隨著事的完成自身也會成長。哪怕是聖人做事,為了功成之後自己不手動傷害,也不得不依賴它的名。“太一”是它的名嗎?道不過是它的字而已。

郭店楚簡《老子》中的太一生水

原文來源百度百科:太一生水。校訂參考李零。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〼1

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侌昜;侌昜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〼2

復輔也,是以成倉然;倉然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〼3

而止。故歲者,溼燥之所生也;溼燥者,寒熱之所生也;寒熱者,四時〼4

者,侌昜之所生;侌昜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〼5

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〼6

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〼7

不能釐,侌昜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〼8

天道貴弱,雀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〼9

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〼10

道從事者必託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託其〼11

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竝立,故過其方,不思相〼12

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〼13

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〼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