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老子——上善若水

老子思想對我國及世界文化影響深遠,其中《道德經》中主張以水喻道,提出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的理念,從水之德中窺見處世之道。本文從“上善若水,為而不爭”角度對《道德經》進行解讀,旨在學習老子的處世哲學,充分發揮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

《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老子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主要論述“道”與“德”之義。因其內容覆蓋範圍較廣、文本內涵較為深奧,所以有著萬經之王的美稱,在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多個領域影響深遠。“道”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核心,而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的主題思想,講究復歸自然的生命樂趣,這與水的品格與特徵有著眾多共通之處,所以老子則用水來喻道,闡解為人處世的生命智慧。

老子——上善若水

1 老子以水喻道的處世哲學

在老子的思想哲學體系中,將“道”放在萬物之前,認為萬物皆因道而生。“道”不會干涉萬物,讓其以自然狀態發展,可以說存於萬物之外,但是萬物生生不息也是“道”之義的具體表現,所以說道又是內化於萬物之中。水作為生命萬物之本源,有著仁、義、善、勇、法等良好品行,與老子所提出的“道”有著較高的契合度,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所提出的處世哲學,則是以水喻道,彰顯了道家所認為的生命智慧。首先,水具有謙遜的品行。

與其他自然萬物爭相向上不同,水會自高遠流向低窪之處,謙讓且孕育萬物。其次,水具有頑強毅力的特性。水雖然柔弱,卻可“滴水穿石”。另外,水具有不爭的美德,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的孕育和滋潤,但是水卻不圖回報,廣泛施恩、造福眾生。最後,水具有空明清澈的特點,對應老子哲學思想中的致虛守靜。水以清澈透明的狀態堅守本心,前進時毫無阻礙,靜止時平和安靜,始終保持客觀態度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剛好印證了道教理念中所主張的復歸自然。

老子——上善若水

這些都是老子以水喻道所體現出的處世哲學,可以規範人的行為,促進其良好品行的養成,對構建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老子——上善若水

2 上善若水,為而不爭的人生意蘊

老子在《道德經》中所提出的“上善若水”,是從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等幾方面,來闡述水的至善品行。所謂居善地,是指水的謙遜,做其他萬物不願意做之事;所謂心善淵,是指水的大度,海納百川,容納萬物;所謂與善仁,是指水的無私,淡泊明志,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所謂言善信,是指水的守信,遵循自然規律,汛期往往如期而至;所謂政善治,是指水的公正,保持客觀,維護萬物之間的平衡;所謂事善能,是指水的靈動,在萬物之間起到調和作用,能夠促使萬物和諧共處;所謂動善時,是指水的平和,順時而動、應時而至,知道何時奔騰向前或者保持平靜。為人處世時,只有從多個方面學習水的至善品行,不論居處、心思、待人、為政、處事,都可以保持一種心無雜念、復歸自然的狀態,放下心中的執念和負擔,才能達到一種淡泊明志、與世無爭的境界,在順其自然中實現循環往復,進而才能真正體會到《道德經》的深奧內涵,感悟真正的“道”。

老子——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自高處流下最終匯聚大海,所過之處育萬物卻從不索取,與世無爭。作為萬物之源,任何生命的生長都需要水的恩惠,而水卻始終保持無心,不爭名逐利。同時,水無特定形狀,完全由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形狀所決定,遇到阻塞便停止、盛裝起來可匯聚,也是水“無爭”的具體體現。並且水雖然柔弱,但卻有“滴水穿石”的自強不息精神,可以說剛柔並濟,柔能包容萬物,剛能衝破險阻,有著“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評價。而這也是為人處世應當懂得的道理和智慧,不僅要像水一樣平緩時利萬物,做到無私奉獻、樂於施恩,而且還需要以“不爭”品行包容萬物,遇到阻礙時不氣餒、不放棄,能夠順時而動衝破阻礙。

老子——上善若水

“處眾人之所惡”,則是指水順勢而下、流向地處的特性所體現出的謙卑態度。任何人都想向上發展,自然萬物也不例外,參天的樹木、巍峨的高山等,雖然是自然規律,但都不願處於下流之地。而水卻甘於向下,願意處在萬物皆厭惡的低下卑微之地。

老子——上善若水

水始終保持著謙卑態度,復歸自然而無心,所以既與世無爭,又不會抗議不公,雖身處最卑微之地,但是卻做著高貴的奉獻,促進萬物生長。老子在《道德經》中所闡述的“道”,主張為萬物提供自由生長的空間,以無心無慾順其自然,同樣,水也沒有自己,無論是外在形式還是內在心境,都講究復歸自然,符合道家理念。並且,水“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從“處眾人之所惡”角度來看,可以說是水是無的,存於外物之外,而就“滋潤生成萬物”方面而言,又可以說水是有的,內化於萬物之中,進而才能以循環往復達到生生不息的境界。

老子——上善若水

“幾於道”是指水所體現出的良好品行及高尚美德,雖然與老子的哲學思想有著較多共通之處,但是並不完全等同於“道”,僅僅是符合道的玄德,兩者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一方面,在《道德經》中說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早於萬物,萬物皆由道而創生,水也不例外,雖然水始終以謙卑態度潤澤萬物,不爭名逐利,闡釋了道的本質,但是水也是道所生,並不是道,而是“道”深奧內涵的具象化呈現,所以不可完全將水等同於道。

老子——上善若水

另一方面,水並非任何時候都是善的,本身也有惡的一面,也會對萬物造成破壞或者災難,如常見的洪水,便是水向世人所呈現出的惡的本性。由此可見,水並非絕對完善,並不符合“道”的完善性,所以從這方面來講,也不可將水等同於道,故此老子才在《道德經》中以“幾於道”對水做出評價。

老子——上善若水

上善者為而不爭。老子以水喻道,水潤澤萬物而視為“上善者”,流向低下之處而謂之“不爭者”。對於“不爭者”的理解,世人存在一定的偏見,往往將“不爭”等同於“無能”,但是不爭並不表示因柔弱而沒有能力,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或者品行,是剛強意志內斂的表現。在《道德經》第78章中,老子以水為例對此進行論證,即“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老子——上善若水

水可以說是世間最為柔弱的事物,表現形態由盛裝的器皿而定,就好像沒有任何脾氣任人拿捏一樣,但是在力量方面天下間卻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超過它,即便是石頭和鋼鐵等最為堅硬的東西,也會被穿透、被腐蝕,所以在攻克堅強東西方面不可比擬。

老子——上善若水

同時,《道德經》第8章內容說到“夫唯不爭,故無尤”,為人處世只有學習水的良好品行,做到與世無爭才能沒有怨尤,解釋了為何效仿水的“為而不爭”。並且,關於“無爭”的理想結果,老子在《道德經》第66章中也做出了概括,即“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雖然“至善者”不刻意爭強好勝,但是全天下也沒有人與其相爭,從辯證角度分析了“不爭”所能達到的最為理想境界。

老子——上善若水

老子在倡導人們效仿水的“不爭”良好品行時,其目的是以最為自然狀態而有所作為,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無動於衷,“不爭”並不意味著毫無作為。這從第8章所提倡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七善不難看出。《道德經》結尾處老子寫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將水所體現出的“不爭”視為人的最為高尚的品行,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才能達到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實現與“道”的合一。除此之外,《道德經》所提到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知足”、“知止”等,都是“不爭”的具體體現,這都是老子從水身上得到的啟示,同時也是對“道”本質內涵的具體闡解。

古往今來,自是者必敗,自矜者必亡,這幾乎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所以就個人而言,更應寬厚待人,與他人和諧融洽相處。只有做到無私無慾,與世無爭,才能彰顯出高貴品質,不能出於求名圖利的目的而做某些事,這是老子《道德經》關於“上善若水,為而不爭”中所蘊含的生命智慧,同時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以“上善者”身份達到“不爭”的人生境界。

老子——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為而不爭”,水利萬物而避高趨下,雖然對萬物有著潤澤的巨大恩惠,但是卻不求名利、不居功自傲,默默奉獻,並且還願意做萬物不願做之事,甘於身處最卑微之地,彰顯出與世無爭、淡泊明志的謙遜品質。這是《道德經》中所體現出的道家智慧,也是老子所提出的為人處世的哲學思想,只有像水一樣處下不爭,保持一顆無私無慾之心,為萬物眾生默默奉獻,才能成為一名擁有高尚平行的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