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給Q8面子 奧迪現在差的不是旗艦車型

豪華車市場“BBA”的三足鼎立之勢已非一朝一夕,從銷量來看,寶馬長久以來穩居全球豪華車第一位,而奧迪則憑藉其在華常年優勢同樣當仁不讓。但是隨著近兩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的消費升級之勢,奔馳理順了自身問題之後顯然更快俘獲了中國消費者的心。對於現階段的奧迪而言,如何在三者競爭中尋求新的制勝點,是否固守“啟迪科技”顯得至為關鍵,尤其在當下自主品牌大肆宣傳智能配置所帶來的性價比之際,奧迪僅靠高配車型配備的尖端科技打市場,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品牌價值需求。

尷尬:Q8無法堪當旗艦大任

不是不給Q8面子 奧迪現在差的不是旗艦車型

前日奧迪Q8的正式發佈給不少人打了雞血,但是靜下來想,其實奧迪本次發佈會重點似乎並不在Q8產品本身。倒不是說發佈會辦的不夠精彩,作為奧迪的全新旗艦,我一度認為按照奧迪的造車態度,這輛車應當是以更科幻更未來的形態來展現。但事實上,如果看慣了奧迪SUV家族,Q8的確難以帶來誇張的升級觀感,除了豐富運動化的外觀設計和添加了48V輕混系統,Q8和Q7的區別似乎真的不太大。就其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言,寶馬X6也並沒有從X5手中接下SUV旗艦的名號,畢竟轎跑SUV在中國市場尚屬小眾車型,所以稱Q8為新一代旗艦略顯生硬。

優勢:良好的市場把控能力和獨特的品牌風格

奧迪在華的成功與其對市場產品需求的把控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A6的傳奇自不必說,公眾對“Quattro壁虎”的認知,以及對老牌豪華車霍希的追溯,讓奧迪把科技感和歷史傳統都營造的很全面。儘管奧迪首款SUV車型Q7在2005年才正式面世,相去1999年就已誕生的寶馬X5和出生自1997年奔馳GLE甚遠,但在搭載有Quattro四驅技術的Q5正式上市之後,其相對價廉、高科技的特色便推動奧迪坐上了豪華SUV的銷量寶座。在奧迪與奔馳、寶馬的競爭中,百萬級車型向來不是奧迪的求勝之地,其旗艦車型也不曾被施以承擔銷量的重任,所以奧迪在Q5、A4L、A6L等車型上的競爭力才為其奪得了充足的市場份額。即使在前些年A4L和A6L相繼無法獨霸天下之時,憑藉對中國市場的深入研究,奧迪搶先開創出全新豪華車品類——A3、Q3,及時的為自己在華銷量續了一命。

不是不給Q8面子 奧迪現在差的不是旗艦車型

在品牌特色上,奧迪早已形成了自身的風格。曾有人將BBA三個品牌形象的做了比較:奔馳像芭蕾舞,有高難度的跳躍和旋轉,但舉手投足都是優雅為先;寶馬好比歌劇,全憑好嗓子,不過如今歌手在表演和身材上也越來越好;奧迪則像話劇,直白真實,細緻入微,也是前衛藝術的試驗場。儘管奧迪在國內以“官車”形象示眾多年,但其骨子裡早已被刻上了“科技、豪華”的標籤。

疑問:Q8究竟對奧迪意味著什麼

時至今日,面對如今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現狀,豪華品牌不得不自降身段以獲得更多銷量,價格戰的日趨激烈致使豪華品牌難以維持品牌個性。奧迪在當下的豪華車型競爭中已經顯得後繼乏力,所以也想借Q8上市努力偏向運動化和年輕化。然而對於豪華品牌,無論是寶馬X6還是奔馳GLE Coupe,都更像是對本就不大的高端化市場所做的定製化車型,更何況X5和GLE本就擁有著遠超Q7的銷量,即使由於轎跑車型的加入導致傳統車型銷量下降,也依然在其可接受範圍之內。反觀Q8的境遇,且不說可能搶奪Q7的部分市場,從價格方面來看,目前在售的Q7 3.0T車型指導價區間為78.78-97.40萬,按照Q8的全新家族期間定位,其在華售價很有可能超過80萬元起步,即使新車從產品力上要優於X6和GLE完成所謂的後來居上,但由於產品和價格定位,未來新車上市後還將會面臨保時捷卡宴、瑪莎拉蒂Levante等車型壓迫,這對百萬級車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也將是極大考驗。如此看來,Q8的上市或許並不能代表奧迪在戰略上的轉變,而是營銷上的一步快棋。

2017年所體現的銷量壓力和在華品牌形象的變化,讓奧迪不得不先於Q2等車型推出了新旗艦Q8。但奧迪忽略的是,在轉型初期通過打旗艦車型概念獲得的關注度很可能僅僅是曇花一現,大眾意圖轉變品牌形象的旗艦轎車——輝昂的高開低走已經充分證明了這個問題。從豪華轎跑SUV的市場狀況來看,新車型的成功與否與前置車型的市場口碑有著極大的關係,對於寶馬而言,X6的成功極大層面源自於X5的市場基礎,同為轎跑SUV的X4卻由於X3保有量的尷尬難以複製X6的成功。

轉機:支柱車型換代引領銷量反彈

不是不給Q8面子 奧迪現在差的不是旗艦車型

從一汽大眾公佈的最新銷售數據顯示,奧迪品牌5月份在華終端銷量為51,500輛(包含進口車),同比增長7.7%,1-5月,奧迪品牌在華累計銷售新車257,512輛,同比大幅增長27.49%,其中不僅奧迪Q5在換代前迎來了強勢增長,A4L和A6L等產品也均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隨著全新一代奧迪Q5L的上市和全新奧迪A7L、A8L的引入,以及奧迪在旅行車市場的完善,今年上半年,奧迪在中國市場迎來了小幅的爆發期。

未來:年輕化為新基礎 堅守科技至上

不是不給Q8面子 奧迪現在差的不是旗艦車型

奧迪曾在早年多次曝光的Q6概念車

藉此契機,奧迪如果要彌補細分市場空缺,開闢更具年輕化的轎跑SUV市場,或許基於市場銷量較高的Q3或Q5打造新車,將矛頭指向市場根基薄弱的寶馬X4才更加合理。同時,從產品戰略層面年輕化的改變也有利於奧迪在中國消費者心中擺脫“官車”形象。

此外,作為奧迪的豪華之本,科技至上一直以來都是奧迪的品牌戰略之道,曾經的ultra輕量化技術和Quattro四驅技術的引入均是如此。無論是發佈會上展出的將於2019年引入中國,2020年國產的奧迪e-tron車型,還是此次Q8上48V輕混動力技術及其附加功能(發動機停機滑行、滑行與制動能量回收、加速助力和電巡航功能等)的加入,都體現了奧迪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果,如若奧迪能夠將其“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與年輕化戰略相結合,早日將全新技術應用至中端產品當中,或許能夠先於奔馳、寶馬搶得豪華品牌混戰一片的這片新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