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马语将不定期的推出独食系列,所谓的独食是指马语一人觅食,觅的食都是马友在账号里推荐的,可能是炖罐,可能是盖浇饭,可能是捞化也可能是牛滑等等,总之,是适合一个人去吃,且还想回头吃的。

众人众口味,每位马友精心推荐的独食可能不适合你也不适合我,马语也仅从个人喜好做个介绍,权作参考。

客家特色小吃

马友推荐

又是一家憋了很久的小店,每次我在马友吃货群咨询大家这家能不能写的时候,总有人说“马哥,等等啊,我还没有吃”,为了不被众马友责怪,这家是藏着掖着一直不写,但“福州马语美食账号”也断粮已久,值得我下笔的店少之又少,终于忍不住了,写。

在群里我没有明说要写,只是让大家尽快去吃,谁料都听得出言下之意,于是有在大群呼喊的;

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也有私聊的;

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把它写出来,我仿佛也撂下一块石头,要不然心里总惦记还有一家好吃的店还没把它写出来呢。

地址&指引

这家店就是位于龙岩上杭驻榕办的客家特色小吃,名字这么正规大气,却是一家小摊,一家很有意思的小摊。

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先说位置,斗门,水头路往火车站方向,有个小区,里面是上杭连城建瓯等驻榕办,注意门口,这个小摊可没有指示牌。

从这条小巷走进去,过铁门,左转既可以看见小摊。

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说这家有意思,是因为:

一、营业时间短。

只有早晨,我不知道最早是什么时候,反正有次我早上七点到,粉已经卖完了,一般来说,八点半东西就卖光收摊了;

二、顾客老。

这里的老不是指年龄而是指老顾客,来的都是熟客,最常见的招呼语就是“老样子”这三字,我觉得,可以用这三个字来招呼主顾之间,绝对值得尊敬和学习;

三、东西少。

只有拌面、粉、瘦肉汤、猪肝汤、小肠汤,三合一(猪肝瘦肉小肠)汤,要问有稀饭吗,会引来所有顾客诧异鄙视的目光;

四、老板娘记性好。

我见过不止一个顾客说老样子,老样子其实很复杂,有的人不要葱,有的人不要味精,有的人只要瘦肉汤,但老板娘却可以一一记住,顾客也不用重复内容防止搞错,这种默契需要的是用心和时间的积累。

我去吃,一般选择早上七点半到,吃完正好上班。每次点的都是拌面和三合一汤,一共13元。

一、葱油拌面。

没有花生酱,只有自家熬的葱油,有点类似上海风格,但面更细更软,加了两片生菜,我不能说非常好吃,但如果你吃厌了千篇一律花生酱,这种口味会让你口感更清新更舒服,没有花生酱那种过几小时打嗝还有味道的不舒服感觉。

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二、三合一汤

这家小摊会收到大家追捧就是因为食材好,绝对早市刚刚购买回来的最新鲜瘦肉、猪肝和小肠,就用地瓜粉抓一抓,滚水现汆,美味的秘密在于胡椒粉,不是超市普通货,而是自己调制的,吃完头皮冒汗。

马语独食记(三十七)龙岩上杭客家特色小吃

见过很多光鲜的餐饮投资者,开宝马坐奔驰言谈都是砸个几百万,实际上每晚都在因为亏本而心焦,这样的小摊是我所羡慕的,夫妻两个就花个早起时间,一天营业个三小时,快快乐乐养活一家人。

千万不要一看文章就专门去凑挤,有空顺路即可,当然,估计文章发完你要早上八点去应该只剩下煮面的汤了,没有电话预定,来了就吃,没有就走,更不要象马友五朵金花那样,一下子把剩下汤全买了,让后面的人干瞪眼。

马语独食记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