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大勢所趨?燃油車到底還能不能買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井噴式的發展,讓國內外的車企都如同吃了X藥一般,不遺餘力開發相關產品和項目,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要數美國的“特斯拉”,當然汽車界的扛把子--豐田汽車 也宣佈了將在2025年之前,為旗下所有產品都打造混動版本車型,並且在2050年全面淘汰純燃油車。國外品牌尚且如此,國內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就更加洶湧了,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車的鼻祖尚且不說,北汽、上汽、廣汽、一汽、東風、吉利、奇瑞、長城、江淮、長安等等只要叫得出名字來的自主車企,統統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車型。這種遍地開花的現象,除了國家政策上的扶持之外,是不是也透露了一種大勢所趨的感覺?所以讓很多老百姓們產生了一種:燃油車命不久矣的感覺。那麼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


電動車是大勢所趨?燃油車到底還能不能買

首先,這個問題要成立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其一:燃油車是不是真的沒人買了?

其二:電動車能達到燃油車的使用標準嗎?

以上兩個條件只有同時並且充分的滿足時,燃油車才可能真正被PASS掉。

現役的汽車基本上都搭載的是往復式活塞內燃機,時至今日,發動機的熱效率平均都在34%左右,加上駕駛時不同地轉速、載重的不同、驅動形式的不同、車身重量、輪胎摩擦係數、變速箱齒比等等一大堆的因素影響下,能量轉化效率就更低了。說白了就是現在科技條件下,燃燒汽油(柴油車另說)產生能量並轉化為動能的,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燃燒利用率確實太低。而純電動車使用的電機,額定功率下其效率都在80-90%左右,更別說高級的直流永磁同步電機能達到92%了,由此可見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轉化率確實極度。

但看能量轉化率,電動車是完勝汽油車的,但是前不久豐田發佈的2.5L自吸發動機,其熱效率已經達到了40%!而且在混動系統的幫助下更是達到了41%,非常了不起的一個數字,所以混動車無疑是未來最好的選擇,起碼在電動車和混動車之間,我是一定會選擇混動車的,因為本身依舊以加油為主,在節約了大量燃油的同時,還依舊可以跑得歡,不用擔心天氣對電池續航的影響,不用擔心充電站的覆蓋度不如加油站等等。

電動車是大勢所趨?燃油車到底還能不能買

再來說說純電動車,雖然電動機的轉化效率極高,但是各位不要忘了,電能這個東西是人類發明的,本質上還是由大家常聽說的火力發電站和水電站而來的,在我國目前火力發電的比例高達70%,這代表了什麼?你為了環保買的電動車裡充的電依然是燒煤換來的,所以純電動車看起來確實很高效,但是!目前用的電力,其本身就是“不乾淨”的,所以現階段何來電動車環保這一說呢?

純電動車想要成為不折不扣的“清潔產品”,還是先要從能源入手,因為只有電能本身乾淨了,純電動車才能真正的乾淨!

電動車是大勢所趨?燃油車到底還能不能買

其實大家一直覺得燃油車會被淘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總聽到關於石油的儲量問題,“全球石油在XX年後必定枯竭!”這種話想必大家都聽過無數次了,可為什麼現在關於石油枯竭的聲音越來越小了呢?原因是當年開採技術落後,探明石油儲量低,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不但每年都有探出新的油田,讓全球石油儲量逐年上升,而且隨著太陽能、頁岩氣、液態冰等新興能源的發現和利用,讓石油枯竭論不在喧囂塵上。

最後來說說電動車想要徹底取代燃油車,其實最大的障礙還是“電池”。

電動車是大勢所趨?燃油車到底還能不能買

首先,因為現在技術條件下的電池,能量密度都太小,電池的能量密度要達到甚至超越石油,保證充足、穩定的續航里程才行,但是伴隨著高能量密度的是極大的安全隱患,除非能達到經過人工處理的石油一樣穩定,那麼首先在安全性上就排除了取代燃油車的可能。其次,充電還要能像加油一樣快捷方便,放電也要有穩定的爆發能力,

此外,即使電池的技術在科學家的努力下真的達到了全新的高度,能夠滿足以上得兩個要求,那麼以目前電網條件也無法滿足這種“超級電池”的充電需求。因為,國內的家用電網是220V,而工業用電也才380V三相交而已。而如果純電動車充電要如同加油一般快捷(3-5分鐘),其充電功率是相當驚人的,有人說這能有多驚人?經科學家計算,這種情況下充一次電的功率約等於一個小區一天的滿載功率,那麼以現在的電網來言顯然支撐不了這個苛刻地要求,必須得是專用的超高壓充電設備,並且要像加油站一樣密度,建立一整套全新的超級充電系統,這難度大家自己腦補一下吧。

說白了,目前的技術,電能作為一種電勢能,本身是無法被直接存儲的,就像是一條大河裡洶湧的河水,你只能用鍋碗瓢盆去裝一點,根本無法直接引到你自己家的水龍頭後面直接用,現在的電池只是電能的轉換裝置,變成了化學能再釋放出來。所以當什麼時候電池能夠直接存儲電能了,電動車的春天才算是真正來臨。完全不誇張的講,這項技術屬於“有生之年”系列,如果真的能實現,那麼還需要電動車這幾乎是“石器時代”的東西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