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解讀宋式美學 傳承建盞文化

導語

建窯的之所以迷人,主要是因為結晶釉的窯變花紋。此篇,就讓武夷建盞為藏友們帶來建盞的五種釉色圖鑑。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的釉,屬於古代結晶釉範疇,含鐵量較高。

在1300多度的高溫燒製過程中,由於窯內溫度的高低和氣氛的變化,釉水會變化出各種自然奇特的花紋。

這種由於釉水本身的變化,而不是人工通過色釉控制產生的花紋,稱之為“窯變”,古人也將其視為窯神賜於的禮物。

建窯的之所以迷人,主要是因為結晶釉的窯變花紋。

目前建盞的釉色分類並沒有公認的權威觀點,本文在尊重歷史文獻記載的同時,也採用部份約定俗成的稱呼。

建盞的釉色大致可分為五類:

黑釉、兔毫釉、油滴釉、曜變釉和雜色釉。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裾絳雲落九天:黑釉

黑釉,即是純黑釉,表面無斑紋,是建窯較經典的釉色。有的表面烏黑如漆,有的則是黑中泛青,也稱為“紺gàn黑釉”或“烏金釉”

“紺黑”一詞在蔡襄所著《茶錄》已有記載:“建安所造著,紺黑,紋如兔毫”。

建窯早期階段燒製的一些黑釉盞,又稱醬黑釉盞,釉料配方與成熟時期的黑釉配方有不同,且普遍上釉偏薄,釉面呆板,或不夠黑,或偏滯澀。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北宋早期醬黑釉建盞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供御銘烏金釉建盞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開片老盞

金彩銀絲隱約現:兔毫釉

兔毫是建窯最為典型且產量最大的產品,以致人們常將“兔毫盞”作為建盞的代名詞。

兔毫盞的析晶斑紋為黑色釉層中透出均勻細密的絲狀筋脈條紋,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宋代與飲茶有關的詩詞常常稱頌歌詠兔毫盞,宋代多本茶書亦以建窯兔毫盞為茶盞之尊,《茶具圖贊》甚至將十二種茶具之一的茶盞直接畫成兔毫盞,其標誌性地位毋庸置疑。

兔毫紋的形態有長短、粗細、彎直等分別;色澤有金、銀、褐等顏色,分佈狀況有疏密、覆蓋範圍之別。

不同色澤的兔毫,其結晶結構、主要成分都有所區別。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金兔毫、銀兔毫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金、銀兔毫紋細節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各類兔毫紋標本

雖然兔毫盞產量比油滴、曜變更高,但燒出結晶的形態、色澤、清晰度、分佈狀況變化多端,想燒出好的兔毫,也是要費很大力氣的。

建盞大師葉禮忠可謂兔毫盞的代表。葉師傅用五十多年的時間研製開發兔毫盞,名副其實的“玉毫條達者為上”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大師葉禮忠 窯變兔毫

大珠小珠落玉盤:油滴釉

以“油滴”形容建盞斑紋的說法來自日本,目前最早記載可追溯到日本應永年間(1394~1427年)成書的《禪林小歌》。

其他日本古籍《滿濟準後日記》、《蔭涼軒日錄》等亦有記錄。

在我國古籍中,尚未發現以“油滴”描述建盞的文獻,因此“油滴”是一個並無爭議的外來詞彙。

現在,“油滴盞”已經成為建盞市場和學術圈中,比較普遍使用的說法,在多年前已有約定俗成併成為專有名詞的趨勢。

用“油滴”一詞來區分與“兔毫”的區別,有如沸騰的油滴一般、呈點狀分佈的結晶斑紋,確實也直觀便捷。

油滴盞的燒成條件,比兔毫盞更為苛刻,窯溫偏低, 難以形成點狀斑紋, 窯溫偏高, 斑點又容易流成條形。

宋代油滴盞的傳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鮮見。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宋代油滴盞—大板市立東洋陶瓷館藏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宋代油滴盞—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藏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各類油滴斑標本

李達老師作為目前建盞界公認的泰山北斗,其油滴盞不管是作為把玩使用或者收藏,其提升空間,是值得令人期望的。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大師李達,鷓鴣斑茶盞

小點猩毫出碧鮮:曜變釉

與“油滴”一樣,“曜變”一詞亦來自日本。

曜變建盞完整品,全世界共三隻,均藏在日本,以靜嘉堂所藏的曜變盞最為出名,被稱為“碗中宇宙”。

此外,日本大佛次郎的建盞也被認為具有近似的曜變釉色,稱為“準曜變”。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曜變建盞—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曜變盞內外,黑色釉面上呈現大小不等的圓形或近似圓形的斑點,斑點的分佈並不均勻,幾個或幾十個聚在一起,經光線照耀,斑點的周圍有眩目的暈彩變幻,呈現藍、紫紅、金黃等色,璀璨相映,珠光閃爍,屬建窯絕品。

2009年,我國首次發現了“曜變天目”,是為杭州城建中偶然出土的殘件,約為整盞的三分之一。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杭州出土的曜變建盞殘次品

目前,在建窯窯址上尚未發現“曜變”殘件,但目前陸金喜研發復原的曜變建盞,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接近宋代曜變建盞特徵的,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包括日本古瓷專家小林仁博士、福建博物院林忠淦研究員在內的業界方家的一致認定。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大師陸金喜 曜變高足盞

四海之內皆兄弟:雜色釉

多數雜色釉雖然不是窯工有意去燒製,而是意外所得,但也分好壞,有包含一些燒壞的次品,也有美觀、量少的佳品,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柿紅釉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茶葉末釉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龜裂釉

龜裂紋見於多種釉色的建盞,尤其以生燒品最為明顯。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灰被釉

灰被釉,因為燃燒溫度、擺放位置的不同等原因,會出現多種多樣的漸變顏色。

關於建盞釉色知識,武夷建盞只是做了一番簡單的梳理,如果藏友們對於建盞哪方面的知識有想了解,可以留言,武夷建盞會陸續把資料都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本期武夷建盞便向您推薦:

建盞大師陳大鵬,撇口黃鷓鴣大盞

此盞口徑為18.8cm,做過功課的盞友都知道:建盞的口徑越大其燒製難度越大,但是也更具收藏價值。且陳大鵬這款鷓鴣盞瓷器質樸大方,神形兼備,鷓鴣紋路層次分明,實屬珍品。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建盞窯變——圖解建盞5大釉色

如有意與此盞結緣的盞友,可私信或評論武夷建盞進行詳細的瞭解。

武夷建盞,開啟你的建盞收藏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