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主持人語:非遺是我們世代傳承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是我們情感表達和自我認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首童謠,是春節的鞭炮聲,是端午的龍舟賽,是母親的思念,是故鄉的月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遺的踐行者和傳承者,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當觀眾坐在課桌後,當專家和傳承人走到鏡頭前,當綿延千年的中華瑰寶串聯起文化記憶,聚光燈亮,冰屏升起,一堂根植文脈、立足生活的《非遺公開課》精彩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非遺公開課》錄製現場 陳曦 攝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非遺公開課》錄製現場(左起:趙豐、劉魁立、董卿、田青、巴莫曲布嫫) 陳曦 攝

為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文化之根,引領大眾做更好的非遺傳承者和踐行者,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一檔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國家圖書館聯合打造的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6月8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首播。節目由央視主持人董卿擔任“課代表”,以專家授課、傳承人展示等多種形式,引領觀眾走進寓教於樂的文化課堂。

什麼是非遺?為什麼要保護非遺?非遺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在這堂別開生面的公開課中,關於非遺的多個熱點問題得到了生動講解,帶領觀眾追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根與源,品味中國非遺在當代生活中的傳與承。

走進課堂

《非遺公開課》開啟非遺之旅

擲燭騰空穩,推球滾地輕。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文化課堂,《非遺公開課》一開課,上海市奉賢區居民就將在江南地區流傳近800年的民間表演藝術滾燈搬上了授課現場。活靈活現的演繹配以準確的文字解說,在一片紅火中,觀眾的文化之旅精彩啟程。

“《非遺公開課》是對非遺傳播里程碑式的實踐。”節目主創人員之一、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表示,由於首次策劃此類大型節目,主辦方在策劃時充分考慮科普性和趣味性,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對大眾進行非遺知識講解。為確保所傳授知識點的準確性,主講嘉賓和非遺傳承人授課所用的“教案”都是經過多方商討後最終確定。主持人與嘉賓的對答之間,傳道授業鞭辟入裡,答疑解惑深入淺出。

演示:展現它的美輪美奐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 左右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1.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周雙喜現場展示南京雲錦博物館收藏的清代龍袍複製品 陳曦 攝

2.少林寺武僧團表演象形拳

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項目的第四代傳承人方浩然用口技表演配合農曆二十四節氣項目展示 陳曦 攝

4.京劇餘派第四代傳人、上海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佩瑜表演京劇《三家店》。 陳曦 攝

作為古老智慧的結晶,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容易被現代觀眾理解,為此,導演組運用電視語言在項目呈現中做了特殊處理。據節目導演邵天堯介紹,為避免知識講解時的枯燥乏味,正式錄製前幾天,導演組還對錄製方案進行調整,在“非遺點亮智慧”板塊特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口技項目的第四代傳承人方浩然參演,配合劉魁立作出關於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現場授課。春雷、夏雨、秋風、冬雪,一段段口技表演配以大屏幕上的四季流轉,中國人因時制宜的勞作智慧躍然紙上。

公開課是先生們的傳授地,更是學生們的實踐場。京劇餘派第四代傳人、上海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珮瑜現場傳授京劇唸白和“表情包”,少林功夫傳承人則現場演示“無語言教學”版象形拳,這堂“實踐課”也成為整場節目中互動最為熱烈的環節,來自不同國家年輕人的參與也讓這堂公開課展現出寬廣的國際視野。

融入生活

文化瑰寶喚醒五千年文明記憶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非物質文化遺產熠熠生輝。重49.5克的東漢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素紗襌衣”複製品、乾隆皇帝的明黃色地織五彩八寶金龍紋妝花緞吉服袍複製品、1262歲的唐代古琴“九霄環佩”……走進精華薈萃的文化課堂,觀眾品嚐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覺盛宴。

精品呈現只是一方面,在《非遺公開課》裡,延續至今的傳統技藝同樣得到了鮮活演繹。“公開課要把文化瑰寶最生動地展現給觀眾,一展非遺活態傳承的無窮魅力。”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周雙喜說。除了素紗襌衣、清代龍袍等雲錦服飾的工藝講解,周雙喜還將4米高、5米多長、重350公斤的雲錦大花樓織機帶到錄製現場。織機匠人和著南京白局,一人織錦,絲絲入扣,一人捋線,一絲不苟,1.1萬根經線在匠人手中交錯成異彩紛呈的紛繁圖樣,還原了織錦匠人的勞作場景。

演示:展現它的美輪美奐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 左右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1.侗族大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潘薩銀花及歌班與歌手雷佳同臺演唱

2.廣東湛江人龍舞藝術團、廣東湛江遂溪龍灣龍獅藝術團表演《龍舞天下》。陳曦 攝

3.模特伴隨著歌手霍尊演唱的《卷珠簾》進行服飾展演

4.上海市奉賢區文化館群賢俱樂部、奉賢區柘林鎮賢韻滾燈隊表演《滾燈人的心願》。

以侗歌傳遞情感,以針尖繪製乾坤……在節目中,穿越時光的傳統技藝琳琅滿目,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處處可尋。據節目總導演郭豔介紹,《非遺公開課》時長只有90分鐘,為呈現最好的節目效果,導演組前後共修改了10餘稿拍攝方案。經過一個月的精心打磨,主辦方精選出的口技、木活字印刷技術、蘇繡、潮繡、侗族大歌、古琴藝術、京劇、少林功夫等非遺項目最終生動得以呈現。

蓄勢待發

樹立文化自信、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一步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國精神,凝聚著中國力量。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列為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並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再次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節目播出當晚,第三方收視數據平臺“酷雲EYE”實時數據顯示,《非遺公開課》直播關注度和市場佔有率長時間位居榜首,顯示出傳統文化的巨大張力。播出次日,中文國際頻道和綜藝頻道對節目進行重播,網絡視頻播放量持續攀升。“滄海拾遺,薪火相傳;千古華彩,中華神韻!”“我是學民俗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方向,我驕傲。”“謝謝《非遺公開課》,讓我知道自己的根……”節目還引發了網友的關注與探討,在媒體聚合作用下,《非遺公開課》的影響力還在持續增強。

“‘非遺熱’正是傳統文化強勢迴歸和民族自信日益增強的一大信號。只有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對其建立理性的價值判斷,由此自然而然地生髮出深沉情感。”劉魁立表示,國家在推動文化傳承方面的責任重大,此次的公開課則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據瞭解,目前我國已有39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名錄名冊,有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了3068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而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億萬民眾都是非遺的傳承者和踐行者。2018《非遺公開課》雖然已經結束,但中華文化傳承者的實踐課堂才剛剛開始。

傳道:關於它的天地人和

● 非遺點亮智慧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和文化場所。它世代相傳,並在人民的生活實踐中不斷被再創造。它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比如二十四節氣,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因時制宜的自然觀。

● 非遺引領時尚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非遺一直活躍在生活裡。豐富的中國古代絲綢文物圖案是當時的時尚潮流先鋒,也可用在當下的設計中,創造新時尚。中國古代絲綢文物設計素材項目收集了上萬件古代絲綢文物的3000多個設計元素,整理出一套10冊的中國古代絲綢設計元素圖系,其中的刺繡、印染、編織、縫紉等依舊是當今社會傳承和創新的極好資源。非遺是傳統的,時尚是鮮活的,用時尚傳承非遺,把非遺融入時尚,甚至在某些方面,非遺可以引領時尚。

● 非遺傳遞情感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田青:非遺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民族標識,記錄了祖先的生活方式和喜怒哀樂。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體現了民族的精神、性格、氣質,孕育出中國文化藝術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在傳統社會,即使不識字,百姓也懂得是非曲直,具有家國情懷,其精神力量來源正是傳統音樂、戲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有各自不同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最直觀的情感表達,講述、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和歷史,一代代人就這樣被打動、被感染、被激勵。

● 非遺凝聚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巴莫曲布嫫:非遺既是傳統的,也是當代的,其集體化的實踐方式和動態性的參與過程,不僅把人與人連起來,還具有超越國家、民族、年齡、性別、身份等界限的整合力。西班牙的疊人塔與我國江浙地區的迎羅漢有異曲同工之妙;獵鷹訓練術是多國聯合申報項目,明確傳達出非遺保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內在關聯。

授業:探究它的前世今生

木活字印刷技術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志仁:作為我國保留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地方,浙江瑞安依然在用木活字印刷技術編印譜牒。這種被稱為“梓輯”之藝的傳統印刷技術包括刻字、檢字、排版、校對、印刷、打圈、劃支、填字、分譜、草訂、切譜、線裝等20道工序,完全是通過口傳身授的方式傳承下來的。每一個字都帶著手的溫度和刀的力度,在計算機技術普及的當下,雖然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實用價值有所削弱,但其審美價值和人文價值猶存。

蘇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現已發展至無錫、常州等地,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蘇繡表現題材廣泛,從花鳥山水到人物場景均有所涉獵;蘇繡工藝精湛,看似簡單的圖案可能是用幾十種顏色的繡線、十幾種針法繡制而成;蘇繡技藝不斷髮展,特別注重與現代時尚相融合,還可以根據不同服裝樣式進行創新。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周雙喜:現在很多織造品的技藝已經可以用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唯獨雲錦,必須還得用織機全手工完成。比如龍袍裡的金絲線,是用黃金做的,先把金條捶打成薄薄的金箔,再裁剪,最後捻成細絲。不論是製作龍袍還是其他衣飾,雲錦的織造工藝都費時費力費料,織機匠人勞作一天,只能織就幾釐米,可以說“一錦難求”,所以自古就有“寸錦寸金”之說。

古琴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李祥霆:古琴進入文字記載已經有3000年曆史,魏晉時期有“左琴右書”之說。古琴在中國不僅僅是樂器,也是聖人之器。在所有的中國樂器中,只有古琴和人一樣——每張琴都有自己的名字。“九霄環佩”製作於公元756年,不同於新琴,這張1200多年前的琴因為時光的積累,其聲音也具有了不可比擬的神奇效果:通透、恬靜、圓潤、雄偉、幽遠……

解惑:明晰它的內外形神

●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間的演進可能損耗、喪失,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得以很好地保護傳承,就可以無數次創造出物質文化。舉例來說,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宮殿是物質文化遺產,而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的工匠師傅掌握了這種技藝,就可以造出像故宮一樣的建築。

● 運用木活字印刷技術有何訣竅

木活字印刷技術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志仁的學生王春紅:匠人在長期修譜過程中發明了五言檢字詩,全詩一共32句,每句5個字,一共160個字:君王立殿堂, 朝輔盡純良。庶民如律禮, 平大凈封疆。折梅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 聊贈數支春……每個字代表一個偏旁,把漢字按照偏旁部首對應放到這160個字的下面,就能快速從字盤裡檢出字。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木活字印刷技術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志仁和學生展示木活字印刷技術 陳曦 攝

● 不需要語言,也能夠完成非遺的教學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巴莫曲布嫫:是的。以武僧為例,他們採用的方式就是典型的示範教學法。少林功夫的精妙之處在於禪武合一,修禪習武,習武修禪,禪為根本,功在自心。傳統的非遺傳承大都具備一個基本特徵——口傳身授和身體力行。在語言受到限制的情形下,身體實踐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對初學者而言,參與式觀察、模仿、練習再加上內心感悟,也是重要的門徑。

課外閱讀:

那些造福世界的中國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靜水流深,歷經數千年不曾中斷。中國智慧潤物無聲,給予中國人生活的養分,也在潛移默化中滋養世界各地。

回溯過往,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木活字印刷術、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等一系列發明,創造了為全世界人民共同喜愛且沿用至今的文化瑰寶,將人類的文明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立足當下,隨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正串聯起植根歷史、源於生活的文化結晶,為世界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凸顯著中華文化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39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名錄名冊,它們也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並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

作為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節氣蘊含著中國人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精華,體現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06年,農曆二十四節氣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製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手段的建築營造技術體系。營造技藝以師徒之間言傳身教的方式世代相傳,代表作有蘇州園林、北京四合院、西遞宏村、蔡氏古民居以及楊阿苗故居等。

2009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研究所負責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由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與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閩南民居營造技藝“捆綁”申報,其所構建的建築及空間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和宇宙的認識,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等級制度和人際關係,影響了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和審美意向,並傳播到日本、韓國等東亞各國,是東方古代建築技術的代表。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蘇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講授蘇繡技藝 陳曦 攝

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在中華五千年的發展史中,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對中國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並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絲綢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是中國文化遺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生產技藝,各種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織機,以及生產出的絢麗多彩的綾絹、紗羅、織錦和緙絲等絲綢產品,還包括這一生產過程中衍生的相關民俗活動。

如今,這一傳統生產手工技藝和民俗活動還保存在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興、湖州和蘇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其中涉及蜀錦織造技藝、宋錦織造技藝、蘇州緙絲織造技藝、蠶絲織造技藝(潞綢織造技藝)、蠶絲織造技藝(雙林綾絹織造技藝)、蠶絲織造技藝(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蠶絲織造技藝(輯裡湖絲手工製作技藝)、蠶絲織造技藝(杭羅織造技藝)和蠶桑習俗等。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中國絲綢博物館)、江蘇省(蘇州市)、四川省聯合申報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策劃|《非遺公開課》生動開講

古琴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李祥霆用1262歲的唐代古琴“九霄環佩”彈奏《關山月》 陳曦 攝

古琴藝術——

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最久遠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3000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古琴藝術則體現為一種平置彈絃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彈兼顧的琴歌與琴、簫合奏。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有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主要依據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的斷紋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因木質、漆底和演奏震動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更為名貴,古代名琴有綠綺、焦尾、春雷、冰清、大聖遺音和《非遺公開課》節目中出現的九霄環佩等。

古琴音色純淨、幽雅,有三種音:散音、泛音和走手音。散音如鐘鼓之聲,古樸、穩重、深遠。泛音像珍珠一樣明亮,古琴有91個泛音,數量之多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種樂器都不能相比和不能達到的。走手音是古琴藝術的一絕,如人聲在低聲細語,音韻悠長深厚,感人肺腑。

古琴藝術於2003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中國剪紙——

剪紙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一種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它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識、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今天,剪紙依然是中國百姓用以表達意願、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它介入當代民俗活動,呈現出互動的活力和再創造的面貌。目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與剪紙相關的項目有53項。2009年,中國剪紙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