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邮轮码头项目旧码头拆除记

南沙邮轮母港项目地处虎门大桥下游,为集大型邮轮母港、航站楼、一线海景住宅、公寓、商务中心及高端免税商城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其中,邮轮码头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元素,未来将能够停靠22.5万吨的超级邮轮。

然而,在邮轮码头规划的建设位置,原来还存在着一个旧码头。“破旧”方可“立新”,拆除旧码头便成为了项目的首要任务。“水工是我们的强项,什么结构的码头都已经轻车熟路。”南沙邮轮母港项目经理范红枝说:“但是拆除码头的经验,是零。”

 稳固基础,结构安全是第一要义

所谓的旧码头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建成,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一度被人遗忘。这就导致项目部难以找全旧码头建设图纸、设计资料,拆除码头的数据资料几乎是两眼一抹黑。

不仅如此,旧码头拆除还必须首要解决一个重大安全风险。旧码头上游毗邻南沙游艇会,下游码头后方规划了航站楼和高端住宅,拆除旧码头的沉箱和圆筒,相当于撤掉了后方房建区域的“防波堤”。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拆码头,就必须保障游艇会水上结构安全和码头后方航站楼基础的稳固。

项目部决定兵分两路。在上游游艇会一侧,首先施打“环环相扣”的一排钢管桩,保证游艇码头结构不发生位移,然后才考虑拆圆筒。而在下游,因为后方航站楼基坑已经开始施工,必须采取高压旋喷桩、搅拌桩等方式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017年7月,为保证邮轮码头2019年按期运营,项目部开始进行排桩施打和地基处理。不料,排桩区域原先探测的水下环境,跟实际情况大相径庭,部分排桩无论如何都打不下去,项目总工靳克说:“当时只好先把桩拔出来,用抓斗去水下挖一下,结果发现是一块钢模板,梅花抓斗齿都断了也没抓上来。后来还得潜水员下去捆绑,才把这模板吊出来。”

与此同时,地基处理的情况也不乐观。地基处理深度达29米,尤其是基础中有振冲砂层,注入水泥砂浆后,很容易凝固,造成卡钻。为此,项目部与操作手一起开会研讨,最后决定为每个钻机增加电流控制表,根据电流情况了解钻机受力,适时拔钻。“遇地下障碍物无法下钻的情况,我们就采用潜孔钻机预引孔,然后补打高压旋喷桩处理。”靳克解释道。

此外,为了确保打桩质量,项目部便安排人员全过程监督管控,确保泥浆比重、喷浆压力达标。几个月轮班下来,优质完成了第一阶段地基处理的任务,为拆除沉箱、圆筒创造了条件。

 从零开始,摸着“石头”拆码头

“拆除旧码头的上部结构并不难,难的是拆水下的沉箱和圆筒。”靳克说。“拆除沉箱和圆筒,首先要把结构内腔的泥沙清除掉。但是原先的结构太小型,大的抓斗船进不去,只能采用可以四角定位的挖机船开挖,内外开挖完成后,才能设置吊点。”

实际操作中,小沉箱结构方正,找吊孔还相对容易。圆筒因为体积大,原先的吊孔都被水泥封堵起来,而且上面长满了海蛎子,埋深更深,潜水员基本很难找到吊孔。

“一开始没经验,潜水员采用探摸后,手持钻孔设备开孔,完成一个圆筒的开孔最少要三天时间。”靳克说,“而且开孔在陆地上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水下,人悬浮状态,使不上力,不少潜水员干了几天都不愿意干了。”

为了提高效率,靳克和工程部一起设计制造了简易的钻孔支架。“支架主要是两个作用,一个是便于钻孔定位,一个是能够固定钻机,不需要潜水员水下作业钻孔。”支架方式完成一个圆筒钻孔,只需要一天时间,而且能减少潜水员的水下工作量,提高了安全性。

此外,部分不规则的圆筒,还得采用另一种方式拆除——水下切割。同样是要先钻孔,用链锯通过钻孔切除筒壁。“最南侧两个圆筒中间缝隙,采用带状混凝土封堵,形状不规则,开孔很难,而且容易造成卡钻卡锯。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锯,分块打孔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