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如何理解「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

靳源春

面對討厭的人,我們會評判他,去職責他,會站在一個制高點去對待他。如果有朋友瞭解,我在《愛情保衛戰》中說過這樣的點評:容不下別人,其實是容不下自己所謂的高標準。

怎麼理解這句話?

你對於某個方面,在價值觀上有很高的標準,但你自身是無法達到的,你就會理所應當的認為,其他人也需要達到這樣的標準才可以,一旦對方達不到,你便會對他產生攻擊,以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

其實這是一種認知上的障礙,是你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別人身上,你按照自己的認知來覺知他人,而不是按照對方真實的情況進行知覺,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投射效應”。

當你能夠意識到無緣無故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就要反過來覺察自己,想一想為什麼討厭對方?反觀自己是否有同樣的缺點,正面的去面對那些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緒,才能夠成長。



於際敬,《身心正念療法》創始人,《易思維問題解決》創始人,知名心理專家,《愛情保衛戰》等多家電視節目邀請嘉賓,從業20餘年,上千小時諮詢個案,擅長領域:身心健康、婚姻家庭、親子教育、職業發展等。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一定”的事情,那麼它一定是要小心論斷中的“一定”。

這雖然聽起來像一句玩笑,但其內核是嚴肅的。很多言之鑿鑿的道理其實都有它的相對性,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

如果我們盲目地相信那些“一定”而不去理解其背後的本質,並將它們套用到生活裡,就有可能給生活帶來混亂與麻煩。

比如題目中的這個論斷: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這個“一定”就不一定能成立。

要剖析這一點,我們就要先了解其背後的原因和邏輯:我討厭的事物與我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的愛與恨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因著我們遇見的那些人,因著我們經歷的那些事,我們漸漸形成了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我的愛,源於我對生活的某種期待,而我的恨,則根植於曾經的那些痛苦與失望。

愛與恨會改變人們的行為表現。

當我愛一個人,我會想要向他趨同,愛著他的愛,夢著他的夢。當我恨一個人,我會想要表現得和他相反,絕不做和他類似的人。

最深的愛與恨,一般會產生在與我們利害關係最密切,或者相處時間最長久的人身上,比如我們的父母。我在諮詢中經常聽到來訪者說:“我發誓,自己絕不能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然而,雖然我們的理性和感性都強烈地希望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但長久以來的相處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們。

絕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的行為模式有著過往經歷的深深烙印。就像騎自行車的動作一樣,有些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下意識反應,這不是意識能夠嚴格控制的。

所以,很多人往往會在情緒失控,本能發作的那一瞬間,發現自己的神態、動作、想法都與那個曾經與自身有著深深連結的人有著驚心動魄的相似。

也許這些人正如上文所說的,是他們非常想要逃離的存在,因此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內心也就格外地絕望,所以才會產生這個說法: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

但其實,理解了上述本質後,我們還能夠發展出其他的說法:“你最喜歡的人,一定最像你心中的夢想。”“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曾經那個傷你至深的人。”也許這樣的說法,會讓我們更接近事實,更接近自己。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而換種看法,他身上的缺點,亦是你所擁有的!
為什麼你最討厭的人,一定最像你自己呢?

這是因為人們心理本質是排斥負面情緒的!人們對自己的瞭解知之甚少,很少有人能夠看清自己。而對於他人,我們就很容易發現他們的缺點和短處,更會將它們放大,從而導致我們討厭這些!


為什麼討厭呢?

因為我們內心深處不承認自己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而對於別人映射出來我們所存在的毛病,我們本能的會排斥它,以致我們排斥映射出我們缺點的人,討厭他!

所以說,當你發現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仔細的分析下他為什麼讓自己覺得討厭?從而參照自身,加以改正!一步步的,成為最好的自己!

喜歡請關注我!更多答案與你一起分享!


總是以為我可以



相信大家都熟悉巴普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吧?它是指一個刺激和另一個帶有獎賞或懲罰的無條件刺激多次聯結,可使個體學會在單獨呈現該一刺激時,也能引發類似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反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長期以來吃慣了一味非常好吃美食,儘管我們僅僅看到了有關這道美食的圖片,或聽到有關美食談論,沒有直接接觸到美食,我們也會有所反應,會流口水,有要吃它的衝動和食慾。巴普洛夫就是在狗的面前,把鈴聲和食物兩個完全沒有關聯的東西,經過不斷的重複,而把兩者聯繫起來。成功的使狗聽到鈴聲就會想到吃東西。這就是條件反射。這就是長期形成的一種誘惑。一個人如果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種或幾種惡習,如賭博,酗酒,懶惰,,,,。自己也覺得不好,也千方百計要改,可是總是經不住誘惑,這些惡習早已在大腦回路中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只要遇到任何與惡習有關的丁點事情,就忍不住故技重施,不斷重複犯錯。深感自己缺乏自控力而後悔和痛恨自己。如果讓他遇到染有同樣惡習的人,是不是就會感受對方非常像自己,不喜歡他,甚至有意識的避開遠離他?!也就是說討厭自己的同時,也討厭犯有同樣惡習的其他人。這種惡習的形成也應該與長期形成的心理學上的條件反射有關聯吧?


二哥無天敵

學心理可不能嚇我們普通人啊,,我們最討厭的人如果真的像我們自己,,那我們是得有多和自己過不去。。

我覺得問題的前提是,我們要知道討厭一個人是怎麼來的?

我們之所以討厭一個人,是因為這個人在我們毫無防備、毫不知情的時候,,做出了一些對我們不痛不癢卻又很不舒服的小舉動……

討厭不是一種針對、一種心胸狹窄,而是一種容忍不了、卻又發洩不出的內心體現!

可當這種討厭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們眼前晃悠時,,討厭就會升級成一種矛盾、一種針對、一種正當防衛!!!

選擇討厭你是我的權利、我的任性,但你總讓我討厭來討厭去的,,對不起,我的眼裡容不得沙子,也做不到和你一樣的討厭。


我們儘量去做一個不討厭任何人的人,因為我們的心胸可以很大。

但我們更要去做一個很少惹人討厭的人,,因為別人的心胸不一定大……



情感溫暖小分析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投射效應,即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更傾向於按照“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來判斷他人。當自己與對方在某方面十分相似時,便能很準確地判斷出“對方是個怎樣的人”。然而,這種“判斷”並非來自於認知的準確,而是因為對方在某方面與自己存在相似之處。


也就是說,如果你討厭一個人,那是因為你的身上有和ta一樣的特質。而在潛意識中,你認為這種特質是“不好的”。但讓自己承認這種“不好”實在太不舒服,所以,你會選擇自我壓抑,既而將這種“不好”投射到對方身上,以緩解自身的焦慮情緒。

通過這種方式,人們暫時扔掉了“自己存在缺點”的事實,一邊享受著“抨擊他人”帶來的優越感,一邊維持著“自我感覺良好”帶來的虛幻感。


諮詢師艾軒

謝邀。

通俗的講,相似的人容易針鋒相對,互補的人才能共存。


你能容忍自己的放肆,而你的內心卻容不得別人對自己的放肆。

對懦弱的人來說,能接受別人的憐憫,卻從不主動去憐憫別人,因為認為自己才是弱者,一但習慣了被憐憫,就容不下另一個被憐憫的人。

當然,凡事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什麼都有例外,無須較真!

改變看法、改變心態才會更加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