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1891年李鸿章第三次巡阅北洋海军来到威海时,威海卫海军基地已规模初具,此时刘公岛已有完整的炮台群和一些临时性堡垒防御工事。至今存有东泓、南嘴、迎门洞、旗顶山、公所后、黄岛6座炮台。

东泓炮台位于刘公岛最东端,又称东风梢、东口炮台。炮台设24厘米口径要塞炮和12厘米口径速射炮各2门,7.5厘米口径行营炮6门,小口径速射炮4门。炮火火力可及刘公岛东部海面与南北两海口,主要与日岛、南帮炮台一起封锁南口。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甲午战争时期东泓炮台地图。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甲午战争时期东泓炮台24厘米口径克虏伯要塞炮。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甲午战后,英国租借威海卫,东泓炮台又被英军使用,图为此时期的兵舍。

炮台凿山建有互相贯通的半地下兵舍11间,每间约22平方米,位于坑道出口,并与之连接,兵舍互相贯通,进出方便,守军可从兵舍经坑道直达炮位。坑道为拱圈顶,用花岗岩砌成,最高处4米,宽3.2米,内有完好的通气设备。东泓炮台建成后,由护军统领张文宣率领的兵勇驻守。

东泓炮台在甲午威海卫战役中,发挥其优势,协同日岛、南帮炮台,曾重创日军的进攻,击中日舰多艘,后被南岸日军的炮火摧毁而弃守。日本的《日清战争纪实》中记载,二月十一日上午九时,第三游击舰队十余艘开进威海湾东口,多炮轰击东泓,东泓炮台亦发火炮,火势颇猛烈,清军不屈,虽然连日连夜被困,疲惫不堪,但依然奋力抗击,并且连续击中日舰天龙、葛城、磐城三舰,天龙舰副舰长中野大尉血肉横飞,死伤14人,日舰退去。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兵舍位于炮台地道出口,依山而建,隐蔽坚固,屋内兵舍、弹药库相互贯通,有7个大门,每间兵舍约22平方米。图为东泓炮台兵舍现状。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炮台坑道内的弹药库。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坑道内设有炮弹以及发射药包提升井、灯龛、弹药吊装挂勾等设施,方便运输、操作弹药等活动。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弹药库入口,东泓炮台兵舍与弹药库、炮位相连,该入口是由兵舍进入弹药库的通道。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灯龛,在灯龛放置煤油灯提供室内照明,灯龛顶部设有通气孔,分流灯火的热量和烟气。

站在东泓炮台朝东南方位极目远眺便是韩国、朝鲜、日本,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甲午战后,英国强租威海卫,该炮台也得到了英军重视和利用,曾将部分北洋时期的坑道和炮位改造利用,以适应当时的形式。

东泓炮台,是威海地区28处甲午战争遗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与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有关的文物遗址,早已作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展示部分向游人开放,这些场所将给人留下无穷无尽的历史反思,成为人们牢记国耻、以史为鉴的鲜活历史教材。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炮台兵舍顶部南眺周边。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东泓炮台24厘米口径克虏伯炮炮位。

「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东泓炮台12厘米口径炮弹壳(刘毅收藏),该炮弹壳为江南制造局生产制造,可反复装药使用。

文/图 刘巍峰 (图二引自网络)「刘公岛记忆」刘公岛护军前哨——东泓炮台

网上购票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可网上购票哦~

刘公岛客运中心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刘公岛客运中心服务电话:

0631-5287807

爱来刘公岛:wh-lgdgwh

热门活动

1、回复“游船”查看游船时刻表。

2、回复“票价”查看刘公岛常规票价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