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3大重點知識詳細解析,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初中數學對於有的孩子來說,輕輕鬆鬆就能考高分,只需要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下來再認真做題,把整個知識體系融會貫通,再加上做題的時候稍微仔細點,拿到高分不是難事。

但是,對於有的孩子來說,卻不見得那麼容易,哪怕這些孩子課堂上聽得比誰都要認真,下課的時間也沒閒著,終日埋在題海中,最終結果也只是事倍功半。家長見狀也是頗為苦惱,想來自己的孩子也不笨,可是為什麼就是學不好呢。

焦灼之餘,又把孩子送去輔導班補習功課。每天放學以後,孩子還要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孩子的休息時間也被各種各樣的補習計劃安排得滿滿的,原本以為付出這樣多的時間和精力,孩子的學習也該進步了,誰曾想,成績還是不見多大的起色。

在孩子的成長和成績上,家長一定要多點耐心。沒要總是想著效果就是立竿見影的,耐心陪伴著孩子慢慢成長。再者,學習是需要方法的,沒有學習方法,孩子就像沒頭蒼蠅,付出再多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家長也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

初一是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數學,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要重視。以下是初一數學的重點知識,幫助孩子理清思路。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3大重點知識詳細解析,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一、數與式

1.有理數:凡能寫成形式的數,都是有理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分數;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注意:0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數軸:數軸是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一條直線。

3.相反數:

(1)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我們說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相反數;0的相反數還是0;

(2)相反數的和為0; a+b=0那麼 a、b互為相反數。

4.絕對值:正數的絕對值是其本身,0的絕對值是0,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

5.有理數比大小:(1)正數的絕對值越大,這個數越大;(2)正數永遠比0大,負數永遠比0小;(3)正數大於一切負數;(4)兩個負數比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5)數軸上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6.互為倒數: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注意:0沒有倒數;若 a≠0,那麼的倒數是1/a;若ab=

1,那麼 a、b互為倒數;若ab=-1,那麼 a、b互為負倒數。

7.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一個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

8.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

(1)加法的交換律:a+b=b+a ;

(2)加法的結合律:(a+b)+c=a+(b+c)

9.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即a-b=a+(-b) 。

10.有理數乘法法則:

(1)兩數相乘,同號為正,異號為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2)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零;

(3)幾個數相乘,有一個因式為零,積為零;各個因式都不為零,積的符號由負因式的個數決定.

11.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

(1)乘法的交換律:ab=ba;

(2)乘法的結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2.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注意:零不能做除數。

13.有理數乘方的法則:

(1)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

(2)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14.乘方的定義:

(1)求相同因式積的運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數,相同因式的個數叫做指數,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15.科學記數法:把一個大於10的數記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這種記數法叫科學記數法。

16.近似數的精確位: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那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的精確到那一位。

17.有效數字:從左邊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起,到精確的位數止,所有數字,都叫這個近似數的有效數字。

18.混合運算法則:先乘方,後乘除,最後加減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3大重點知識詳細解析,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二、整式的加減

1.單項式:在代數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運算。或雖含有除法運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類代數式叫單項式。

2.單項式的係數與次數:單項式中不為零的數字因數,叫單項式的數字係數,簡稱單項式的係數;係數不為零時,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3.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

4.多項式的項數與次數: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就是多項式的項數,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裡,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多項式的次數。

5.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係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6.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係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後,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裡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7.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三、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並且含未知數項的係數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標準形式: ax+b=0(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整理方程, 去分母 ,去括號, 移項 ,合併同類項,係數化為1 (檢驗方程的解)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3大重點知識詳細解析,輕鬆應對期末考試!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1)讀題分析法 : 多用於“和,差,倍,分問題”

仔細讀題,找出表示相等關係的關鍵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為,完成,增加,減少”,利用這些關鍵字列出文字等式,並且據題意設出未知數,最後利用題目中的量與量的關係填入代數式,得到方程 。

(2)畫圖分析法 : 多用於“行程問題”

利用圖形分析數學問題是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中的體現,仔細讀題,依照題意畫出有關圖形,使圖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義,通過圖形找相等關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取得佈列方程的依據,最後利用量與量之間的關係(可把未知數看做已知量),填入有關的代數式是獲得方程的基礎 。

5.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常用公式:

(1)行程問題: 距離=速度×時間 ;

(2)工程問題: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

(3)比率問題: 部分=全體×比率 ;

(4)順逆流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價格問題: 售價=定價×折· ,利潤=售價-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