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历史沿革和分布情况

徐州琴书又叫“苏北扬琴”,起源并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的徐州及其周边地区。徐州琴书历史悠久,最初起源于明代小曲,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发展史。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清康熙时期,有《丝弦小曲》 《百戏竹枝词》等小曲刊本问世。这些小曲很快在徐州地区的民间艺人中流行开来,后又有育婴堂收容之盲童习唱,学成后或沿街卖唱,或为商贾等唱堂会,观众称之为“瞎腔”。晚清时期出现了双人档、单人档演出故事的形式,观众称之为“丝弦”。在此后的发展中,演出形式从一人坐唱、 二人坐唱发展到多人联唱,从单曲发展成为联曲体。扬琴成为主奏乐器后,观众便称之为“唱扬琴”或“打扬琴”。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琴书作为这一曲艺形式名称的出现,最早见于民国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徐州市先后多次举办了戏曲学习班,部分琴书艺人参加了学习。“改戏、改人、改制”工作开展后,徐州市实验曲艺队及其周边地区各琴书演出团队的建立,使徐州琴书这一曲艺形式得到了真正的确立。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徐州琴书演唱形式多样,有单人档、双人档、三人档和群口之分。单口唱者由演员自奏坠琴,脚踩木梆子坐唱。对口唱者为一立一坐演唱。三人演唱则一人居中立唱,二人分坐左右。群口联唱编创、排演难度较大,故比较少见。演唱长篇大书时多为双人档和单人档,演唱短篇曲目或小段时,常以多人演唱,或分角拆唱。演唱时,多以第三人称为主的客观叙述方式作审美表达。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琴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艺人积极的艺术实践和众多文人的参与润饰,涌现了大批书(曲)目和唱段,这些书(曲)目和唱段以表现人情伦理、社会公德、惩恶扬善的题材见长,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好恶爱憎,寄托了他们的希望和理想。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传统书目的名篇有《王天保下苏州》《九姐出嫁》《李双喜借年》《小姑贤》《张廷秀赶考》《水漫金山》《猪八戒拱地》等,现代优秀曲目有《刘二姐算卦》《十女夸夫》《悦来饭店》《王二还家》 《刘邦还乡》《西瓜情》《霸王渡》《一个女人三个娘》《文明村的风波》等,其中,2007年, 《一个女人三个娘》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 2010年,《少帅的天空》获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表演二等奖;2013年,《文明村的风波》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同年,《虞姬赋》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并在第四届江苏曲艺“芦花奖”中获文学奖;2013年,《刘邦还乡》被评定为国家文化部曲艺优秀节目。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琴书的声腔分为“板腔体”、 “联曲体”两大体系。板腔体唱腔结构以[凤阳歌](俗称[四句腔])和[ 二板](也称[跺子板])两种板式为主体;“联曲体”曲调更为丰富。徐州琴书两种声腔体系并用,既有南方曲艺的优美、秀丽,又具北方曲艺的粗犷、激昂。曲词格律严谨,有“三字紧”“四字跺”“五字蹦”“七字十字韵”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唱腔不断创新改革,九字、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或更多字的句式也都时有出现。

徐州琴书的演唱语言是徐州的方言土语,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主要价值

徐州琴书是当地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演变轨迹、社会生活发展和特有的民风民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研究具有很好的辅助价值。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琴书曲调丰富、优美,曲词生动、形象,音乐伴奏独特、流畅,风格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特别是许多经典书目的曲本,内涵深邃,形式精美,融叙事、描写、说理和抒情于一炉,文学性和艺术性很高,具备特有的审美价值。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传统曲艺: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琴书形式简便,演出不受场地限制,观众覆盖面广,是全国三大琴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之一,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徐州琴书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 徐州非遗保护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