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將領——趙登禹

抗戰將領——趙登禹

趙登禹(1898—1937年),字舜城,山東菏澤縣杜莊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中國國民黨黨員。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任馮的隨身護兵,跟隨參加北伐戰爭,後國民黨軍改編,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長。[1] 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7年7月28日,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時年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2]

為了紀念趙登禹,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府將崇元觀南至太平橋的馬路命名為“趙登禹路”;北平通縣古運河西岸一條大街,被命名為“趙登禹大街”。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確任趙登禹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趙登禹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本 名 趙登禹

字 號 字舜臣

所處時代 中華民國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山東菏澤城西趙樓村

出生時間 1898年

去世時間 1937年

主要成就 喜峰口戰役取勝

職 業 軍人

軍 銜 陸軍上將(追贈)

人物生平

孩童時代

趙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7歲進私塾讀書,因家庭生活困難,兩年後輟學。13歲時拜名師習武,打下了武工的功底,對太極、八卦、少林等拳術及刀、槍、劍、戟諸班兵器都有功夫,尤善徒手奪刀、赤手奪槍。16歲時,與其兄趙登堯及友人多名爬山涉水,步行1800多里,到達陝西潼關投奔馮玉祥將軍領導的16混成旅當兵。[3]

革命歲月

1914年春,剛滿16歲的趙登禹,同二哥趙登堯及同村好友趙學禮、趙全勝,離開家鄉,踏上了千里投軍的征途。經歷千辛萬苦,在馮玉祥的16旅第1團第3營當了副兵。[4]

1916年,馮玉祥的部隊調到通州、廊坊、天津3處駐防;在一次閱兵中,趙登禹以武藝出眾被馮玉祥看中,當了隨身護兵。[5]

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趙登禹在孫良誠團任尖兵排長,攻打奉軍炮兵陣地;攻下奉軍陣地,繳獲大炮百餘門,全勝而歸,遂升任第一連連長。同年11月,開始了著名的“南苑練兵”。[4]

1930年,趙登禹跟隨馮玉祥參加了“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6]

1933年初,日軍發動侵略東北的九一八事變後,又將戰火引到了長城一線,趙登禹奉命率領109旅從薊縣出發,把守喜峰口陣地;擊退了日軍的攻擊,堅守住了長城陣地。

喜峰口戰砍殺日軍5000餘名,炸燬大炮18門,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勝,史稱“喜峰口大捷”。長城抗戰後,第29軍被調回察哈爾省駐防,趙登禹因戰功卓著被擢升為132師師長,並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7]

1933年秋,29軍入察,趙登禹率領132師駐防張北縣,期間日本駐屯軍為了吞併察省,經常派特工人員竄擾獨石口等地進行挑釁。同年9月,趙登禹率部進駐察哈爾省張北縣後,“製造”了兩次轟動一時的“張北事件”。[8]

1934年10月27日,8名日本人途經張北不僅不按規定接受趙登禹部隊的檢查要求,還有意進行挑釁,為了維護民族尊嚴,趙登禹下令挑選100名身強力壯的士兵,緊握帶著明晃晃刺刀的步槍,一邊高喊口號,一邊在這8名日本人面前走正步。[9]

1935年8月,趙登禹及所部隨第二十九軍移駐北平附近。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29軍軍長宋哲元任命趙登禹為南苑指揮官,坐鎮南苑,與副軍長佟麟閣一起負責指揮南苑的所有軍事力量。

英勇犧牲

1937年7月26日,趙登禹奉軍長宋哲元之命,趕赴南苑負責北平防務;與日軍血戰六小時,在集結途中,不幸被日軍的伏兵擊中胸部,壯烈殉國,年僅3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