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昆仑山

近日,耄耋老人王耀先生历时5年创作的4卷《丝路游记 天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在天水地方文史上是一件大喜事。在我的记忆中,天水以草根视觉记文史,出版2百万字左右长篇文著者,他是第一人。

读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陋室铭中的精典句用在今年81岁高龄的天水王耀先生的居室兼书房,再恰当不过。老人在这间不足20平米的房子内埋头创作5年,终于把自己眼中,天水半个多世纪的人文历史,归纳成4本、193万多字的游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前,他已经在这间斗室内创作了10部、500多万字的作品, 2016年4月,他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书香之家”荣誉称号,这个陋室是目前天水创作和出版新书产量最高的陋室之一,也是以平民视点,浓墨重彩书写地方文史的“布衣、草根”之家。

今年81岁的王耀先生,地地道道的秦州区李子园人,早年在省、地、县政府机关工作,后在电大、农大从事教育工作,从企业机关退休后陆续编著出版了《南郭寺艺文录》、《飞将李广》、《才女苏蕙》、《华夏赵氏》、《陇上巾帼春秋》、《秦州春秋》、《天水人文》等10部总字数近500万字的历史文学著作,并撰写了700多篇秦州乡土文化的文章,先后在报刊杂志情发表。

读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一、丝路游记耀龙城

近日,王耀先生耗时5年编著的《丝路游记天水》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为《丝绸之路》、《羲里娲乡》、《龙源筑梦》、《民国埜史》4卷,总共193余万字。书中收录人文史地资料374篇,诗词歌赋对联576篇(首),珍贵老照片200余幅,照片160多幅,彩页50多张,是一本反映天水地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文史资料价值。已故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博导雷达先生,在生前阅读该书样稿后,以“状绘龙城沧桑,探究精神生态”为标题,写下1600多字的序言。著名军旅作家杨闻宇以“寥廓天幕上不会轻易熄灭的星辰”为标题作序。

该书第一卷从从天水是华夏第一个建县的历史谈起,写到了天水城古地名、城堡和历史文化古镇街亭,从秦人西垂到陇山,略述了秦州行政建制的历史和五大文化。然后,笔锋一转把天水放在丝绸之路的长河考察,扫描了天水自秦至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茶马古道上的商业史和集市,这样大跨度的地方商业史研究不但视角新颖,更主要的是补添了正史所没有的部分。天水在丝绸之路历史长河中有两个独立的特点:首先,天水是丝绸之路出长安,由东向西进入甘肃的第一个重镇;其次,天水是丝绸之路向西南,经汉中抵达成都、云南方向的节点城市。后一点很重要,许多人在研究地方史时只注重了天水丝绸之路东西主道上的作用,也就是承接东西方向,联通兰州和西安的文化商业信息功能,忽视了南北方向,特别是天水向西南茶马古道上的商业繁荣。许多生在晚清的父辈们,解放之前多以跑西安和汉中的马帮为生,这种职业在天水称为“脚户”,是承担以骡马队为运输工具的专业户,他们的职业就是将丝绸之路西来的马匹、丝绸和美玉等西域特有的商品运至西安,或向西南运至汉中,再把汉中从云南和成都一带汇集的茶叶等南方商品运到兰州等地,其中最多的从云南一带运来的砖茶,这种茶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天水人至今还保留着的喝的罐罐风俗,就是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马帮人的生活风俗,是重要的非遗文化;天水作为丝绸之路节点城市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商务活动,就是把天水茂密的森林资源,烧成木炭,运送到西安和汉中去,让当地冬天取暖或在没有电的时代做为火锅燃料。

过去,许多人在研究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时只看到东西方向的承担商运任务,较少谈及天水是丝绸之路通向西南的重要起点城市和节点城市,把本地以木炭为主的商品运送到东方,西南方向的情况。王老在该书中,从天水古代的商业行规、经营秘笈等谈的很多,这是研究天水在 “一带一路”上古代商业文化的特色作品,值得关注和研究,是天水在丝绸之路上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天水丝绸之路东去西安的路线,比去汉中还曲折些,主要是秦州和麦积通向三岔镇的公路并不是现在的线路,沿着渭河到三岔后直达宝鸡境内,而是从麦积到利桥,经党川以后,绕一个大圈子才到三岔镇后进入陕西宝鸡。元龙镇至三岔镇现在的直达公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修成的元东公路后,才成为沿着渭河的直达西安的直行通道。在党川、利桥和三岔镇的森林中,今天,我们还能见到部分用小石子铺成的古代茶马古道,这样的路在李子园森林里也有,这才是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遗址、“活化石”。王老曾在文章中多次撰写。

该书第一卷还概述了天水民宅、石窟、文物景点等。至于三至四卷的内容更加丰富,不再展开讨论。

读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二、耄耋丹心照汗青

王耀先生介绍,《丝绸之路天水》是自己多年来对天水历史文化观察、思考、记录的总结性成果,有六个鲜明特点:一是用文物展现八千年的历史文化;二是用天水古称上卦的县治等史料,阐明天水为中国最早县治的组织史;三是为天水的历史英雄人物和名人树碑立传;四是把自己经历,将要消失的天水老行业、老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五是把天水人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商业道德总结出来,以繁荣地方商贸文化;六是以天水五大文化线索,把50多个主要旅游景点贯穿其中,让旅游景点多了文化故事。

值得感谢的王老,在该书中把一位军旅作者,在我获得全国地市报赵超构新闻一等奖后采访我,准备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收录在第三卷天水《现代人物简介》中让我诚恐诚惶,深感不足。我虽然采编过大量新闻作品,在网络公益上宣传天水伏羲文化、龙文化,已经近20年,但要入书还差的很远。先生在本书中收录了54位现代天水人物,加上他在《天水人文》一书介绍的164位和其它丛书中介绍的天水人物,大约有300位左右的天水人在他的书中向外推广。当然,任何一本书数量有限,肯定还有许多人物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收录其中,请大家理解。

读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他说,为响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我以“乡老布衣,草根平民”的视觉研究天水文史,为天水民间文化立说、为本土“士农工商”各个行业的优秀人物立传,就是为繁荣天水地方文化添砖加瓦。

“国昌修文史,玉美传后人”这些文化“珠玑”能够记录出版,是他讴歌新时代,回报桑梓的最大心愿,也是天水地方文史上的一件喜事。借用已故文坛泰斗霍松林先生,在1999年为王耀著《南郭寺艺文录》一书的评语“一卷艺文录,明珠耀陇头”作为总结,让出自王老之手的十多卷艺文录和明珠,照亮龙城民间文学创作,在繁荣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读王耀新书《丝路游记·天水》

该书一套4卷本共计人民币356元,由天之水网独家发售。

购书热线:0938--8365577 137393843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