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皮卡丘 車壹條 昨天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一首《涼涼》送給菲亞特的同時,Jeep的未來或許並不會變得更好。

文|皮卡丘

圖|來源網絡

馬爾喬內退休之前交出了一份好看的『答卷』,掌舵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14年之後,截止2018年6月的一個完整財年內,FCA集團終於將實現淨現金流增長。至此,馬爾喬內完成了2019年卸任前幫FCA集團清除債務的承諾。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可惜,即將被放棄的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品牌恐怕笑不出來。意大利當地時間6月1日,FCA集團宣佈新的五年發展規劃,而在規劃中Jeep、Ram、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等品牌均有涉及,但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品牌卻不見蹤影。

因此,此時傳出的菲亞特品牌要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顯得合理了很多,如果菲亞特退出中國市場,那麼廣汽菲克公司或許可以改名成『廣汽Jeep』。不過從廣汽菲克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這個名字確實早已『名不符實』。

但一首《涼涼》送給菲亞特的同時,Jeep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未來會更好嗎?恐怕未必。

菲亞特是誰的『鍋』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坦白說,壹姐早知道菲亞特在中國市場已經沒什麼存在感,但查詢到廣汽菲亞特今年前四個月銷量僅90輛時還是被震驚了。這樣的狀況,菲亞特在中國市場存在的意義確實不大。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反觀Jeep品牌,2017年其銷量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57%;而在Jeep品牌的帶動下,廣汽菲克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連續25個月銷量實現同比增長,形成令人矚目的『廣汽菲克速度』。

不得不說,對於廣汽菲克來說,菲亞特早就是個包袱了,如今能甩掉這個包袱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何況菲亞特也並非沒有退出過中國市場。而對於FCA集團來說,穩住Jeep等利潤奶牛更重要,『斷舍離』才能維持FCA集團更好的業績表現。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於是菲亞特退出中國市場後,廣汽菲克產品結構失衡的問題被忽略不計了,可這一問題的影響並不是輕描淡寫的。中國市場SUV增長的速度不斷放緩,而在60多個月之後轎車市場增速也再次超過SUV市場,不少車企正在尋找轎車市場的新機遇,廣汽菲克卻正在為甩掉包袱開心不已。

另一個被忽略的問題是菲亞特退出中國市場背後反映出來的深層次原因。菲亞特品牌進入中國時間並不算晚,但『兩進』最終的結果是『兩出』,那麼這背後FCA集團的經營策略問題值得深思。如果說,第一次是因為選錯了合作伙伴,那麼2010年菲亞特與廣汽集團的合資還是慘淡收場,FCA或許需要反思。

Jeep:情懷耗盡之後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過去五年,Jeep品牌在中國市場從年銷5萬輛到年銷量突破20萬輛,年複合增長速度超過40%,但FCA的期望或許更高。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四年前,馬爾喬內曾為Jeep品牌定下了2018年度在中國銷售50萬輛的目標。如今看來,即使Jeep品牌延續去年的高增速也無法實現這一目標,而實際上Jeep品牌今年能否保持增長都尚存疑慮。

今年前四個月,廣汽菲克月銷量連續下滑,最大月銷量同比跌幅接近45%,而其前四個月累計銷量也下滑超過3成。除了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俠的銷量都出現大幅下滑,Jeep似乎正在經歷同樣的循環,每款國產車型上市之初都表現不錯,但很難持續並打開局面,自由光、自由俠都是如此,指南者能否走出這個循環還不好說。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究其原因,Jeep國產之後的成功,『情懷落地』和『新車效應』是不能忽視的關鍵因素。正如Jeep在營銷中不斷強化的品牌歷史,國人對於Jeep是有情懷和嚮往的,但情懷之下消費者需要的仍是一款好的SUV。

Jeep夠好嗎?很難下定論,但從Jeep不斷曝出的質量問題和消費者投訴來看,恐怕很難拿到高分。所以情懷和新鮮感逐漸耗盡之後,消費者開始用更挑剔的眼光來審視Jeep,此時Jeep出現的下滑就是一個信號。就連馬爾喬內自己也承認高估了Jeep品牌在中國的價值。

Jeep面臨的問題還不止於此。Jeep的快速發展給廣汽菲克帶來的不只是利潤,還有巨大的雙積分負擔,在前不久的雙積分公告中,廣汽菲克產品積分為負14萬分。

菲亞特「涼」了,Jeep會更「熱」嗎?|車壹條

雖然在FCA下一個五年計劃中,Jeep品牌將推出多款新能源車,但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國內的新能源車銷量大部分集中在微/小型車,想要升級至SUV需要不短的時間,Jeep等得了嗎?

對Jeep來說,菲亞特離開與否只是個小插曲,如何在情懷耗盡之後說服市場,Jeep仍是一個值得選擇的品牌才是當務之急。情懷如果不能安然落地,那麼失望足以摧毀一個品牌,何況中國消費者向來善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