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一時間外界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是騰訊系與頭條系戰火的升級,有人說這是騰訊在為微視崛起清障。那麼背後原因是何?這事到底該不該怪騰訊?總結騰訊近些年來的“封殺”運動後,或許我們就能夠尋得答案。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從“封殺”到妥協

升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特殊識別碼、口令類信息的規範,二是對視聽內容的傳播,平臺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等法定證照,三是禁止強制更改用戶的返回路徑,四是禁止外鏈內容中出現用戶頭像暱稱等信息浮層,五則是對違規行為採取階梯式的處理機制。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此公告如一顆深水炸彈,引爆網絡的同時落得“史上最嚴封殺令”這一稱號。根據公告內容,網上更是流傳出了一份被“封殺”的App名單。能夠看到,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眾多短視頻平臺,虎牙、全民、鬥魚、花椒、映客等眾多直播平臺都包括在內。

細讀公告,有網友發現了其中可疑之處。第二條對於視聽平臺的禁令,明確提到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關於這一證照,監管部門自2016年底基本就處於停批狀態。並且繁榮發展的短視頻市場,監管部門近兩年並未在此層面上做出過多限制,騰訊此番明令禁止是否欠妥?

事件持續發酵,輿論重壓之下,騰訊做出了妥協。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公告已改,官方人士也已表態,但此事卻未能就此平息。依舊有部分網友在為已被封殺的抖音鳴不平,稱騰訊一系列舉措往小了說是對頭條系的狙擊,往大了說是針對整個短視頻領域的玩家。

本質還是流量之爭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很明顯,騰訊用實力詮釋了“我的地盤聽我的”這句話,遭“封殺”之後,抖音除了申訴外,別無他法。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封殺”或屬在所難免

對於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的行為,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因為這正是其多年以來的傳統,有業內人士向熊出墨請注意如此說道。縱觀騰訊近幾年歷史,確實能夠映證這一點。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騰訊:一言不合就“封殺”

這就不得不讓人重新打量網易雲音樂提到的一個詞“開放互聯網精神”。騰訊、阿里等一直在強調開放是互聯網精神的核心之一,但對競爭對手一系列的“封殺”舉動卻又顯得與這一核心精神格格不入。

而在此前提下,像抖音、網易雲音樂這類站在對立面,又對其流量有著依賴性的玩家也就不得不低頭了。畢竟,人家的地盤人家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