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助力醫療如何實際操作?

【熱點背景】

【命題預測】

“互聯網+”助力醫療有諸多優點,但因不規範看病引發的不良現象,比如線上信息與線下不符,檢查結果不互認;“飛刀”手術不擔責;有些“慢性病”初診並不適合在網上進行;類似腫瘤、兒童疾病等也不宜在線上複診等等。所以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讓“互聯網+”在醫療行業向縱深發展呢?

【中公解析】

“互聯網+”的發展旨歸,就是讓百姓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路。要善用“互聯網+”疏解人們看病就醫的“痛點”、“堵點”,嚴格監管保障其走穩走好。具體來講,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1、明確規定“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不能逾越的醫療行業底線。比如初診不適合上網進行的,醫生需與患者面對面接觸,還要收集患者檢查化驗的臨床數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2、規定監管“紅線”。規定互聯網診療行為規範,建立權威統一的信息平臺,實現權威發佈、信息共享、檢查結果互認。

3、建立合適的支付制度及醫療服務、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基礎標準。

“互聯網+”助力醫療如何實際操作?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