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在政府備了案就一定靠譜?

根據8·24新規,今後想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的P2P必須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負責為P2P辦理備案登記,並應當在P2P提交的備案登記材料齊備時予以受理,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備案登記手續。需要特別鄭重強調的是,備案登記不構成對P2P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

P2P平臺在政府備了案就一定靠譜?

對於備案,P2P平臺們想必日思夜想,連做夢都想,然並卵,各地方金融辦卻對於備案工作按兵不動,想想就揪心。之所以大家趨之若鶩地想去金融辦備案,其實心裡是有苦水的。在嚴監管的趨勢下,P2P一廂情願地認為,去金融辦備案相當於得到了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可和背書,有護身符在手,一生無憂,平臺就可以大施拳腳了。

備案制的定義

P2P平臺在政府備了案就一定靠譜?

備案制的目的

不同於審批許可制,備案制通過放寬事前准入,強調信息收集與存檔方面的功能,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的手段,逐步構建和完善市場主導、政府監管的局面,保護各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備案制的推出,給了P2P合法身份,為整個網貸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大眾對P2P形象也會重新有個更清晰和理性的認知。備案製表明政府鼓勵P2P網貸規範創新發展,但並不意味著對網貸風險控制的放鬆。

備案制的意義

鑑於P2P備案事項關乎廣大互金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更為重要。備案制的意義在於:一方面就一定的具體行為告知行政機關,以便行政機關進行事中事後的監管,核查行政相對人(P2P平臺)是否履行了備案文件中所作的承諾;另一方面就一定的具體行為提供相應的信息,以備第三人從行政機關查詢。金融辦通過備案資料與信息對P2P平臺所從事的網貸信息中介業務進行必要的監督管理,排除其可能對社會、個人帶來的風險和隱憂,或者對P2P平臺違法違規經營所產生的不利後果進行補救。

P2P平臺在政府備了案就一定靠譜?

備案制的程序

備案作為一種重要的行政管理手段,通過查詢大量資料對比發現,在不同部門不同事項上的操作程序上存有一定差異。備案制的一個前提條件是相應的事後監管體制的完善,其基本程序具有以下共同點:首先行政主管部門需要明晰備案範圍和備案條件;行政相對人提交書面備案申請並提交行政機關指定的全套文件資料;行政主管部門有必要對備案事由、材料、內容等實質要件是否真實、合法有效予以審查並在一定時間內對於符合以上標準的,依法予以備案併發放書面文件;對於不符合以上標準的,不予備案,並說明理由。備案制對P2P的發展寬進嚴出,重視與強調的是備案後對P2P平臺的事中事後監管,只有那些遵紀守法的才能繼續開展經營。

備案制的權責

備案行為以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作為基本出發點,是具有信息收集、信息披露、存檔備查等功能的行政行為,但並不具有創設權利的審批或許可性質,並不會產生特定的法律效果,更不會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備案制在於充分調動行政相對人積極性、主動性前提下的依法事中事後監管。無論是信息收集、信息披露,還是存檔備查,行政備案都不以產生特定法律效果為目的。而這對於行政相對人而言,這種行政備案只是一種程序性行為。

P2P平臺在政府備了案就一定靠譜?

查看更多諮詢

每天一篇行業文章提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