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才华的董小宛,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孤山回首已无家,

不作人间解语花。

处士美人同一哭,

悔将水雪误生涯。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明清交替之际,闻名金陵的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她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

颇有才华的董小宛,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董小宛自幼聪明,七八岁就通晓书翰,及长,织绣缝纫,弹琴唱曲,烹调茶道,样样精通,用现在的说法真得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小宛不仅具倾国倾城之貌,又兼备所有女人的优点与美德,更可贵的是喜静不喜闹,虽处身风月场,依旧独标清韵,超凡脱俗,是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可人儿。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道:小宛“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这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青睐”与“深爱”小宛的原因。

这个美丽的女子,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姑娘。现在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劝人在父母健在时多尽孝,以免将来留遗憾。对小宛来说,本来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乖乖女的她享尽了父母的宠爱。怎奈家道中落,父亲去世,母亲重病缠身,这巨大的变故让小宛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她是个孝女,为给母亲治病,无奈之下堕入青楼,依靠从小琴棋书画的熏陶,加之小宛温婉秀雅,天生一种惹人怜爱的气质,令她很快就脱颖而出、声名远播,多少男人如狂蜂浪蝶趋之若鹜,可小宛洁身自爱,对那种利用自己的美色从男人身上赚取金钱的行为嗤之以鼻。陪客吃饭、聊天、游玩是她的底线,其他免谈。这份孤傲令她得罪了一些风流浪子,却赢得了有才华的名士的喜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有缘结识了后来的丈夫冒辟疆。小宛早就听闻冒公子的文采,一直期待有朝一日和他相见,而小宛“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也让冒辟疆充满了好奇,想一睹美人的风采。

说起来她和小冒的相识一波三折,公子几次拜访都吃了闭门羹,最后一次去,正赶上小宛陪客人喝酒刚回家,虽然醉酒浑身绵软,可她还是和心仪的帅哥侃侃而谈,谈他的理想,谈他的事业,也谈自己的处境,言语中流露出深深地无奈。虽然只是短暂的相处,可小宛的淡妆素衣和独到的见解,给小冒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她为母治病、卖笑不卖身的经历,令他非常疼惜。

几天之后,他再来看望小宛,仿佛心有灵犀,美女已在门口笑盈盈的等他,并拉着他的手来到屋里并倾诉衷情。小冒答应她,再回来一定为她赎身,两个人依依惜别。

小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心上人,虽然赎身的过程不太顺利,但是她最终嫁给了心爱的人,让她感叹上天的厚爱。

颇有才华的董小宛,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婚后,董小婉更是处处体现出一种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良好风范。董小宛并未因地位偏低而抱怨什么,而是把日常琐碎的生活过得很有情致。冒辟疆的原配妻子苏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悉心照料苏氏所生二男一女。在以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而闻名于乡里的同时,她对丈夫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小宛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冒辟疆的爱恋。他们二人有许多共同的嗜好,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平时,小宛也喜欢练字,每天写几千字,还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后来逃难途中,小宛宁肯丢弃胭脂水粉,也要把书画藏品捆扎起来,随身带走。

小宛不仅是一个才色双绝的美人,同时还是一个贤惠的好妻子。小宛经常研究一些食谱,烧得一手好菜,其名列于“历代十大名厨”之列。小宛自己生性淡泊,每次吃饭只要一小壶茶泡饭,加上几根青菜几粒豆豉就行了。但是当她听说哪里有奇珍异味时,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据说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发明的。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除此之外,她还能把甘甜的食物酿成香露,中间加上盐和酸梅,将色香俱全的花朵采下来腌渍。一年后颜色、香味不变,入口香味扑鼻,奇香异艳,不是寻常食品可比。

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之余,小宛更喜爱夏夜纳凉,闻香赏月。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这种夫唱妇随的日子,也是董小宛一生梦想的生活。

可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小宛在过了数年安乐日子后,国破家亡、战乱流离的苦难接连落到这个弱女子身上。战乱再起,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瞬间时局动荡,兵荒马乱。冒辟疆举家逃避战乱,辗转深林僻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在他们途经安徽马鞍山时,行李和财物遭乱兵抢劫,家丁奴仆二十余人被杀,董小宛回到水绘园时,冒家已一落千丈。经不起逃难艰辛的生活,冒辟疆终于病倒了,下痢兼疟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样。疟疾发作寒热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几乎没有一刻能得安宁。为了方便照顾他,董小宛不离不弃,与丈夫同睡一张破草席。只要丈夫半夜一有动静,她便马上起来察看,为他清洗污物,毫无怨言。恶寒发颤时,她把丈夫紧紧抱在怀里;发热烦躁时,她又为他揭被擦澡;腹痛则为他揉摩;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从没有厌倦神色。经过五个多月的折腾,在小宛的悉心照料下,冒辟疆的病情终于好转。然而,日子刚刚安稳不久,冒辟疆又病了两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进,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时时守在他的身边,整整伺候了六十个日日夜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而她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冒辟疆病愈后,小宛却已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由此可见,董小宛对冒辟疆的爱真是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颇有才华的董小宛,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逃难艰辛的生活下,小宛经常食不果腹。本来虚弱的身体,再加上对冒辟疆的悉心照顾、操劳过度,使得小宛的身体垮了下来。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七岁。四十一岁的冒辟疆痛不欲生,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辞》和《影梅庵忆语》,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董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

一个女子一生的痴爱以及伴随而来的苦难,换来的不过是一些微薄的记忆。她为自己的爱而付出了自己一生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