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數次北伐,大敗北方遊牧民族,但是爲何明朝還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源稚生

“土木堡之變”的主觀原因雖然是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大太監王振,但客觀原因卻是瓦剌的崛起、朱棣五徵漠北,除了第二次的目標是瓦剌外,其餘四次的目標都是韃靼,導致韃靼實力大損、迅速衰敗,而明朝又無法對草原實施直接的有效控制,因此反而促使了瓦剌的崛起。

韃靼和瓦剌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韃靼和瓦剌吧。

韃靼:洪武元年(1368)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放棄大都,率領殘餘蒙元勢力返回草原,雖然在之後多年間持續遭到明廷的打擊,但依舊堅強的生存了下來。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汗權逐漸衰落,雖然黃金家族後裔仍然被奉為正統,但大權實際已經掌握到了權臣手中。所以,韃靼算是正宗的黃金後裔,實力較為強大。

瓦剌:瓦剌在元朝時期被稱為斡亦刺,成吉思汗的後代子孫長期與斡亦刺保持著通婚的傳統,也算是元朝的堅定支持者。不過在元末王廷北遷後,瓦剌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因此和韃靼矛盾逐漸加劇,但由於力量較為分散,所以實力上並不如韃靼。

五徵漠北,韃靼遭到毀滅性打擊

瓦剌和韃靼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經常發生衝突,但瓦剌敗多勝少,於是在永樂六年(1408年)嚮明朝稱臣,朱棣則分別分封哇啦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對其表示支持,並慫恿其和韃靼征戰,促使使其內鬥消耗實力。

永樂七年(1409年)七月,因韃靼可汗本雅失裡殺死明朝使臣郭驥,朱棣令丘福統率十萬精兵北征韃靼,但由於丘福輕敵冒進,導致全軍覆沒、損失慘重。朱棣大怒,為了徹底解決北部邊患,於是決定御駕親征。

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親自率軍北伐,先後在斡難河畔和貝爾湖東擊潰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和太師阿魯臺兩部。本雅失裡倉皇逃至瓦剌後被殺,阿魯臺則遣使朝貢。

第一次北征後,韃靼實力大損,瓦剌馬哈木則趁勢崛起,繼而開始不斷騷擾明朝北部邊境。於是在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再次率軍親征,與瓦剌展開決戰,在烏蘭巴托附近擊潰瓦剌軍。打敗之後的瓦剌立即認慫,次年嚮明朝進貢馬匹謝罪。

此後,明朝邊境無事,瓦剌和韃靼繼續內鬥,由於瓦剌遭到明軍的嚴重打擊,阿魯臺開始佔據上風,並逐漸控制了兀良哈三衛。再度崛起的阿魯臺又膨脹了,從1421年開始又不斷騷擾明朝邊境。

朱棣徹底被阿魯臺激怒了,於是又在晚年發動了三次北伐,阿魯臺一次逃跑,兩次大敗,韃靼就此徹底一蹶不振。

仁宗宣宗時期,瓦剌趁勢崛起

朱棣去世之後,宣德、正統年間,為了彌補朱棣連年征戰造成的虧空,加上瓦剌和韃靼都損失慘重,邊境久無戰事,明朝沒有繼續發動大規模北伐,因而明廷開始從戰略進攻開始轉為戰略防禦,恢復自身實力。

明宣德八年(1433年),當時作為瓦剌首領的也先的父親脫歡迎立韃靼的君主脫脫不花為大汗。之後,瓦剌大肆進攻東蒙古的阿魯臺,不斷擴張領地,東蒙古的阿臺汗則不斷收縮,東逃至科爾沁。

明正統三年(1438年),阿臺汗被脫歡俘殺,蒙古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瓦剌徹底崛起。


綜上所述,朱棣五徵漠北雖然一定程度上嚴重打擊了韃靼和瓦剌,卻也間接的促成了蒙古部落的再度統一。而在經歷了明仁宗、明宣宗十多年的恢復後,瓦剌已經徹底崛起。


香茗史館

永樂皇帝的戰略

因為大漠南北環境的特殊性,導致即使中原王朝的軍隊打了勝仗,完全殲滅了蒙古一方的有生力量,但這並不代表中原王朝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完全控制這一地區。由於這裡的環境不適於中原人的農耕生活,導致中原王朝的中央政府不可能對其進行有效管理。等到大軍退走,這裡就會出現一個政權真空地帶,然後就會迅速被另一個遊牧部落佔據,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再次威脅中原王朝的北部邊疆。

經過幾次征伐,永樂皇帝也認識到,與其投入大量的人力兵力和財力來鞏固邊防,還不如最大限度地對蒙古進行分化和削弱。實際上,明代後來的北邊防禦體系,也基本是按照朱棣的這一構想構築起來的,也就是屯重兵於北邊的幾大要衝,進行有針對性的防禦,而非全面向北推進。

上圖永樂十一年至宣德五年(1413~1430)的蒙古

宣德年間的局勢變化

宣德六年(1431),韃靼阿魯臺被脫歡的瓦剌軍擊敗。3年後的宣德九年(1434),阿魯臺戰死,此時韃靼已經無力再與瓦剌抗衡。如果是永樂皇帝還在世,我認為他一定會轉而支持阿魯臺,聯手韃靼壓制瓦剌。然而宣德皇帝在“三楊”的輔佐之下,不願再向北邊投入無數錢糧和士兵,只是坐視韃靼大敗而已。

上圖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的也先

正統十四年(1449),瓦剌南下進攻明朝。

對於瓦剌這一軍事舉動的原因,一般都認為是由於王振侮辱了瓦剌貢使,削減馬價,也先被激,從而發動了戰爭。

“十四年,其太師也先貢馬,振減其直,使者恚而去。秋七月,也先大舉入寇,振挾帝親征。”(以上《明史.王振傳》)

“十四年春二月,也先遣使二千餘人進馬,詐稱三千人。王振怒其詐,減去馬價,使回報,遂失和好。先是,也先遣人入貢,通事輩利其賄,告以中國虛實。也先求結婚,通事私許之,朝廷不知也。至是,貢馬,曰‘此聘禮也。’答詔無許姻意,也先益愧忿,謀寇大同。”(以上《明史紀事本末.土木之變》)


土木堡之變原因之我見

從地緣政治格局角度看,這一時期,瓦剌勢力迅速壯大,對明朝的索求與企圖也相應增加。正統時期,瓦剌也先已征服韃靼、兀良哈、女真、哈密等內亞勢力,統一了內陸亞洲東部。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瓦剌也不想再臣服於明朝,想和明朝分庭抗禮、平起平坐的心思隨之彰顯。也先按照內亞政治交往的通婚形式,請求明朝將公主嫁與自己,已經充分顯示出這一情況。

故而,對於土木之變的承擔者,不能完全歸咎於王振一人,而應從15世紀中期整個亞洲東部地緣政治格局的大變化著眼。


鄧海春

“土木堡之變”明軍慘敗,20萬精銳中央軍戰死三分之一,傷亡過半。朝中大將大臣66人戰死,馬匹損失20萬頭。而當時瓦剌軍只有5萬多人。

如果咱們只看這一組數字對比,肯定會得出一個結論:明軍實在是弱爆了!

(明英宗劇照)

但明軍真的有那麼弱嗎?要知道,二三十年前,朱棣曾率軍多次深入蒙古腹地,像獵狗攆兔子一樣,打得蒙古人無處可逃,只得規規矩矩臣服歸順。難道僅僅過了二三十年,雙方的軍事力量就發生了這麼大的逆變?

逆變確實是有的。由於瓦剌強勢崛起,打敗韃靼,統一了漠北草原,也是在整個明朝時期,蒙古人地盤最大的時候。明軍雖然修築了長城,設置了九邊軍鎮,但是軍隊防備有所鬆懈,軍隊守將忙著和蒙古人做生意。宣府、大同兩個軍鎮,初期在與瓦剌軍作戰中,在兵力及防禦工事不弱的情況下,依然損兵折將丟城失地。

但是,這個逆變絕對沒有那麼大!很簡單,當瓦剌也先挾裹“土木堡之變”戰勝明軍之雄威,手握明朝皇帝明英宗的氣勢,前往圍攻北京。北京僅僅不到10萬人的二線隊伍,竟然就打得也先落荒而逃。能說瓦剌軍比明軍厲害嗎?

顯然,“土木堡之變”明軍的失敗,不是雙方真正軍事實力比拼的結果,僅僅是一場戰術指揮的失敗。

明軍有哪些戰術指揮的失敗呢?

第一,準備不足。宦官王振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朝臣很多不同意,聯名反對,但是明英宗一意孤行。明軍並沒有統一思想,又在做出決定後兩天就出兵,不僅僅將士的思想沒有得到動員,糧草、輜重各方面準備都不充分。

第二,冒險出擊。明軍到達大同時,也先看見明軍來了,立刻主動撤退。稍微有一點軍事知識的人都明白,瓦剌這樣做,顯然是誘敵深入,設伏打擊。但是明英宗與王振卻認為,這是因為他們中央皇家軍隊到來,赫赫君威,嚇得也先屁滾尿流,立刻就提兵追擊。結果明軍先頭部隊果然中計,很快進入了瓦剌的埋伏圈被打敗。

(王振劇照)

第三,慌張撤退。先頭部隊一打敗,明英宗與王振知道後,趕緊就撤退。同樣的,稍微有一點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穩住陣腳,穩住軍心。又不是主力部隊打敗了,而且你有20萬人,瓦剌只有5萬多人,你慌張撤退什麼?一撤退,士氣就洩了一半。

第四,退防拖延。打敗了,要撤退也可以,最重要的就是趕緊退到位,做好佈防,迎接敵人的進攻。結果在撤退過程中,王振為了在家鄉人面前炫耀自己有多受寵,讓明英宗帶著軍隊繞一個大彎去他的家鄉,讓家鄉人民見識見識他的威風。在臨近他家鄉的時候,他又覺得大軍會踩踏他家鄉的莊稼,第二次改變行軍路線,又再繞一個大彎,回到土木堡。這樣繞來繞去,不但拖延了時機,同時還把士兵們搞得疲累不堪。

第五,錯誤佈防。退回來在哪裡佈防?本來兵書尚書鄺埜一再要求退到居庸關,那裡地勢險峻,最重要的是後勤一應設施齊備。就算一時半會兒打不贏,住在那裡和瓦剌打持久戰,瓦剌也耗不起。但是王振就是不同意,讓軍隊撤退到土木堡。土木堡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地勢高,缺水。軍隊到土木堡後,士兵挖井兩丈,仍然沒找到水。這不就是當年馬謖守街亭的做法嗎?王振一個宦官,從來沒有打仗經驗,他居然要外行指揮內行!

第六,再次上當。也先追到土木堡,把土木堡圍起來。這時候他又故技重施,一面寫信求和,一面假意撤退。這和也先第一次做的有什麼區別?可是明英宗和王振竟然信了,認為也先又是攝於“赫赫君威”,居然毫不提防,撤退下山找水源找食物。結果軍隊完全沒有組織紀律,一窩蜂就朝有水的地方跑,混亂不堪。也先轉回來,逮著這亂成一團的明軍就殺。那傢伙,簡直殺得太痛快了!

(也先劇照)

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指揮不當!這場仗,從頭至尾都是王振在指揮,在安排,在調度。王振害怕大家反對,也不召開軍事會議,一拍腦袋,他想怎樣就怎樣。明軍是20萬精銳,卻交給一個外行(而且僅僅一個人)來指揮,這場仗怎麼可能打得贏呢?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

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起點,對明朝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這距離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也不過20多年的時間,當時的明軍基本都是吊打蒙古各部,是名副其實的獨孤求敗。而僅僅過了20多年,明軍就成了蒙古人的手下敗將,連大明皇帝都成了瓦剌的階下之囚。

這興衰,變得太快!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變”的慘劇?“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衛所制度糜爛,明朝北方疆域縮水

明朝的疆域縮水,是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

一般而言,王朝初建,國力處於上升期,王朝的疆域都會大大擴展。而盛極而衰後,國力衰退,疆域也會隨之縮水。

但是明朝是在國力正強盛的時期開始縮水的。

1402年靖難之役勝利後,朱棣在南京登基,這意味著北方邊境從此徹底空虛。朱元璋時代,為鞏固邊防,朱元璋將兒子們分到邊疆鎮守,其中朱棣守衛的是北平附近地區。而靖難之役的成功標誌著這裡出現了空虛。

不僅如此,朱棣在靖難之役中還綁架了寧王朱權,借走了寧王手下的朵顏三衛,這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組成的,為了讓其死心塌地賣命,朱棣許諾,靖難成功後,將蒙古高原東部地區封給朵顏三衛。

而此時,朱棣不得不兌現諾言。

而兌現諾言的後果就是朱元璋苦心經營的北方防禦線出現了缺口。朱元璋時期,明朝疆域自長城向北深入蒙古數百里。因為開平衛深入朵顏三衛屬地,所以明朝在宣德年間內遷開平衛,因為開平衛的內遷,東西方向上的東勝衛、大寧衛等無法自成體系,所以紛紛內遷。

到仁宣時期,明朝的北部邊境已經向南退至長城一線。

而此時,自朱元璋時期推行的“衛所制度”也已經難以維持,因此長城以北的土地被明朝紛紛放棄。

疆域南縮的後果是遊牧民族比如瓦剌的南進。說直白些,因為明朝北部疆域的調整,瓦剌和明英宗,中間基本只隔了一個長城!

所謂“天子守國門”即是如此。明軍出了長城,就是國外,這讓明朝軍隊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明英宗根本就沒有時間適應和反應,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2、明朝對蒙政策的失敗

明朝初期的朱元璋和朱棣,對蒙古實行的政策比較簡單,就是打,打到他們跪地上叫爸爸為止。

但是叫完爸爸之後呢?明軍心滿意足地回家了,蒙古人該幹嘛幹嘛!

這是明朝始終無法徹底搞定蒙古的原因!

1388年,明朝消滅北元后,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個集團,後來又增加了兀良哈三衛(朵顏三衛),這三者在草原上的存在,是明朝北方安全的重要保證。

在朱棣時期,明朝相當於三者的裁判,誰厲害了就削誰一頓,保持韃靼、瓦剌和兀良哈的勢力均衡,在朱棣一朝,這一趨勢保持得很好。

但是到了仁宣時期,這種均勢就被打破了,原因是明朝不再進行大規模北伐,從裁判成為一個觀眾,對於蒙古內部的爭鬥也無暇參與,這是瓦剌能夠坐大的外在因素。

由於明朝過早地開始了休養生息,因此蒙古內部的傾軋明朝無力干涉。等到瓦剌氣勢洶洶地南下而來時,明朝想要組織兵力進行對抗,也已經來不及了。

土木堡之變中,明朝20萬大軍使用了40多天就集結完成,這是相當倉促的,所以失敗也是必然的。

3、領導不靠譜,眼高手低

自從《明朝那些事兒》大火以來,很多人對明英宗開始了新的解讀,認為其不是一個忠奸不分的昏君,而是一個宅心仁厚,懂得體會別人痛苦的好人。

也許是,但是在軍事才能上,明英宗是真的不行!

不行到什麼程度了呢?曾祖父朱棣時期留下的老將們,都在這次事變中被報銷了,武將階層損失巨大,間接加速了明朝文官勢力的坐大。

而軍事實力不濟還硬要指揮20萬大軍,最後導致大軍全軍覆沒,這本身就很殘忍。

所以說,明英宗是導致“土木堡悲劇”的直接負責人。第二負責人,就是宦官王振。

俗話說:一隻狼領導的一群羊能打敗一隻羊領導的一群狼”,明英宗更像是一隻羊。所以,敗是必然事件!

攤上這樣的領導,能在朱棣之後20多年才慘敗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明英宗和明仁宗互換,這樣的悲劇可能就提前20年上演了。

領導人個人問題造成的災難,最讓人嘆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靜夜史

發生”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自然是因為明英宗朱祁鎮經不住宦官王振的慫恿而御駕親征而且還放任對軍事一竅不通的王振對軍事指揮指手畫腳有關,事實上,就當時的形勢和力量對比來看,大明經過幾代皇帝的勵精圖治正處於王朝輝煌的巔峰,面對也先的瓦剌部族在軍事和經濟力量上都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我們說“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本身應該是一個偶然事件,是一場人禍。

當然,從長期來看雖然明成祖的北伐大大打擊了蒙古各部的勢力,但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對立和交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誰也無法徹底的消滅對方而一勞永逸的結束這場交鋒,而由於遊牧民族的機動性以及遠征的巨大消耗,中原王朝更是很難把他們一網打盡,即使一段時間內取得了比較重大的勝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王朝也很難有效的阻止草原各部恢復元氣,那麼其實從長遠來看,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對中原王朝構成較大的威脅是必然的,而“土木堡之變”這一突然事件一方面助長了瓦剌的氣焰,另一方面使得駐朱棣留下的幾十萬精銳部隊毀於一旦,終於使得遊牧民族形成巨大的威脅提前了很多年。


英勇的少年大俠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的目的,的確是想一勞永逸,一次性肅清蒙古的勢力,以免生後患。然而,明成祖的戰略目的,卻並沒有達到,五次北伐,所取得的戰果非常有限。不妨在此列舉《明史》對於明成祖北伐的記載:

 秋七月癸酉,淇國公丘福為徵虜大將軍,武成侯王聰、同安侯火真副之,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討本雅失裡。八月甲寅,丘福敗績於臚朐河,福及聰、真、忠、遠皆戰死。

此為明成祖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派遣丘福為大將軍,征討本雅失裡,但最終丘福兵敗身死(本次軍事行動不算在明成祖五徵蒙古的系列軍事行動中)

五月丁卯,更名臚朐河曰飲馬。甲戌,聞本雅失裡西奔,遂渡飲馬河追之。己卯,及於斡難河,大敗之,本雅失裡以七騎遁。丙戌,還次飲馬河,詔移師徵阿魯臺。
六月甲辰,阿魯臺偽降,命諸將嚴陣以待,果悉眾來犯。帝自將精騎迎擊。大敗之,追北百餘里。丁未,又敗之。己酉,班師。

這是明成祖第一次北征的成果,可以說此次的征討效果不錯,遭遇到了韃靼的主力部隊,並且將之擊潰。

夏四月甲辰朔,次興和,太閱。己酉,頒軍中賞罰號令。庚戌,設傳令紀功官。丁卯,次屯雲谷,孛羅不花等來降。五月丁丑,命尚書、光祿卿、給事中為督陣官,察將士用命不用命者。六月甲辰,劉江遇瓦剌兵,戰於康哈里孩,敗之。戊申,次忽蘭忽失溫,馬哈木帥眾來犯,大敗之,追至土剌河,馬哈木宵遁。庚戌,班師,宣捷於阿魯臺。戊午,次三峰山,阿魯臺遣使來朝。己巳,以敗瓦剌詔天下。

第二次是針對瓦剌的軍事行動。因為當時蒙古的主要勢力為瓦剌和韃靼,其中瓦剌為黃金家族。明成祖第一次征討的目標為韃靼,而韃靼也被明成祖打得一蹶不振,所以瓦剌趁機崛起。

征討瓦剌的軍事行動也取得了成功。瓦剌從此臣服,值得注意的是,瓦剌並沒有韃靼那麼慘,瓦剌首領馬哈木之是看清了形勢,認為不可能戰勝明朝,所以一時臣服。

三月丙寅,詔有司遇災先振後聞。乙亥,阿魯臺犯興和,都指揮王喚戰死。丁丑,親征阿魯臺,皇太子監國。戊寅,發京師。辛巳,次雞鳴山,阿魯臺遁。
秋七月己未,阿魯臺棄輜重於闊欒海側北遁,發兵焚之,收其牲畜,遂旋師。謂諸將曰:「阿魯臺敢悖逆,恃兀良哈為羽翼也。當還師翦之。」簡步騎二萬,分五道並進。庚午,遇於屈裂兒河,帝親擊敗之,追奔三十里,斬部長數十人。
夏四月戊申,皇太子監國。己酉,發京師。庚午,次隰寧,諜報阿魯臺走答蘭納木兒河,遂趨進師。五月己卯,次開平,使使招諭阿魯臺諸部。乙酉,瘞道中遺骸。丁酉,宴群臣於應昌,命中官歌太祖御製詞五章,曰:「此先帝所以戒後嗣也,雖在軍旅何敢忘。」己亥,次威遠州。復宴群臣,自制詞五章,命中官歌之。皇太子令兔廣平、順德、揚州及湖廣、河南郡縣水災田租。六月庚申,前鋒至答蘭納木兒河,不見敵,命張輔等窮搜山谷三百里無所得,進駐河上。

最後三次的征討,都是針對韃靼的阿魯臺。通過記載可以發現,最後三次的戰果並不是很明顯,尤其是最後一次,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總結朱棣的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把韃靼打得元氣大傷之外,其餘的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是並沒有達到戰略目標。瓦剌的馬哈木勢力依然強大,韃靼的阿魯臺雖然被打成了殘血,然而卻依舊不停滴地騷擾明朝邊境。而朱棣連年大規模征討,則導致了軍費開支龐大,勞民傷財。

因此,朱棣的北伐是沒有太大效果的。作為明朝的史官,可以記載阿魯臺不敢與王師作戰,聞風而逃,但是實際而言,耗費鉅額軍費出征,卻沒有見到敵人,何談肅清?此可謂無功而返。

另外,在朱棣北伐後,自己也感到蒙古的問題已經無法解決,而明朝的財政也不再允許出現這種大規模的對外作戰活動,所以,他將長城以外的衛所全部都撤回,自此,明朝的防禦便收縮到長城一線,再也沒有能夠將勢力深入蒙古境內。可以說,自此以後,明朝由之前對蒙古的攻勢轉為了保守的防禦。

所以,綜上,明成祖雖然多次遠征,但是實際效果並不怎麼好。而且,由於明成祖每次針對的對象都是韃靼部,這也給了瓦剌喘息,發展的機會。最終,二十餘年後,馬哈木的孫子也先統一了蒙古諸多部落,實力大增,在土木堡擊敗了準備不足的明軍,俘虜了明朝皇帝朱祁鎮。


庭州行者

明成祖什麼人?一代雄主!土木堡之變是什麼人~明英宗~紈絝子弟一個~不是敵人很強大~而是領導太辣雞~

明成祖時期蒙古實力還比較強~但明軍戰鬥力也不弱~明成祖打仗也靠譜~

土木堡時期蒙古已分裂~實際變弱~可是明軍戰力也同時下降~對手弱了自己也懶了~但是更主要問題是領導不行~戰略錯誤~土木堡時~戰前準備不足~戰略目的模糊~根本就是武裝旅遊~而是還沒有一個靠譜的導遊~吃喝拉撒都毫無保障~別說打仗~就是去旅遊都會渴死累死~

簡單總結就是兵熊熊一個~王熊熊一國~


純屬路過123456

你問這種話,你不如這樣問,清朝不也入主中原了麼?為什麼清朝末期沙俄無聲無息的就佔領了東三省,清朝到底有沒有統治東三省,有沒有統治新疆蒙古西藏,為什麼會有葛爾丹,廓爾喀,察哈爾,所謂的反叛,為什麼會有三藩之亂,為什麼會有白蓮教,為什麼會有捻軍,為什麼會有少數民族七大起義,為什麼會有小刀會,為什麼會有大小金川,為什麼會有廣州起義,起義也可以說是反叛


樂樂3262417834829

土木堡之變時,已距離永樂時期20多年,明軍沒有大的戰爭,武備鬆弛,戰鬥力下降,而蒙古自北元滅亡後,又分裂為瓦剌和韃靼,而瓦剌實力蒸蒸日上,和明軍實力不相上下,而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實屬偶然,明英宗並非想親征蒙古,知難而退又被瓦剌以逸待勞,切斷水源和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