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的病與心理狀況有關係嗎?爲什麼?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童麗老師回答。

所謂的積水成淵,用來形容心身疾病最貼切不過了。

熟悉中醫的人會常常聽到“情志病”這個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致病”。《素問·舉痛論》曰:“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等。中醫的觀點認為90%的疾病都是“情志病”,是由我們的心理狀態引發。

西醫中關於心身疾病的描述也提到,心身疾病(比如支氣管哮喘、原發性高血壓病、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糖尿病、失眠、肥胖等)是指既有臟器疾病特徵,又有精神心理障礙,兩者共同引起疾病發作的一組疾病,沒有心理因素的心身疾病在臨床上是不存在的。可見,身心健康中的身體和心理是交互影響,密不可分的。

首先從心理活動來看,人有心理活動就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各種情緒,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的表達和疏導情緒,久而久之這些積存的情緒能量就會以疾病的形式“自我表達”。尤其是比如委屈、羞恥、內疚這些不太容易被辨識和表達的深層情緒帶來的負性能量,積壓的久了,就可能會逐漸導致一些軀體症狀的出現。

其次我們從生物規律來看,長期的心理障礙導致的情緒低落和心理壓抑,會對我們的內分泌系統產生影響,如多巴胺、去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內分泌激素的紊亂,進而使得我們人體免疫網狀調節系統功能紊亂,引起一系列的心身疾病。

知道了為什麼,我們更需要知道怎麼辦。既然心身病的焦點是心理活動中的情緒,我們看過的管理情緒的方法已經夠多了,我在這裡提幾個不一樣的建議:

1、有情緒和表達情緒本身是沒有錯的,壓抑情緒並不科學。

2、情緒的表達只有針對引起情緒的對象才是有效的。對跟情緒不相關的人(尤其是願意包容和理解我們的親友)亂髮一通情緒,不但傷害他人,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3、情緒是需要辨識和釐清的,不是“生氣”、“難過”、“開心”就能描述的。情緒可以有憤怒、委屈、不安、悲傷、羞恥、內疚、喜悅、幸福等等,只有知道自己真正的情緒是什麼,才能夠正確的表達。

4、情緒背後隱藏著我們的心理需求。所以我們在表達情緒之前先喊停,起碼先弄清楚我們情緒的產生是因為什麼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它可能是認可,理解,接納,尊重,愛。只有在表達情緒的同時向對方表達了自己的心理需求,情緒的表達才是真正有效的。

讓我們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也做我們身體的醫生。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