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不到300萬人口的西夏,如何對抗宋朝長達100餘年?

李憨


西夏以武立國,從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党項人就開始在黃土高原一帶生活,到了黃巢起義之後,由於勤王有功,党項首領拓拔思恭被唐熹宗封為節度使,統領黃土高原上的夏州等四州,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党項人也由比正式登上中國歷史舞臺。



後來,唐朝滅亡,宋朝建立,為了實際控制党項人手中的四州之地,宋王朝要求党項貴族遷往卞梁,李繼遷不願意就這樣將祖輩生活的土地拱手相讓,便喬裝出城,開始逃亡。

李繼遷逃到鄂爾多斯一帶一個叫做地斤澤的地方,招募舊部,聯合各地的党項人,很快就有了不小的實力。

經過李繼遷,李德明和李元昊三代人的努力,西夏國正式建立,李元昊稱帝。西夏國全民皆兵,農事耕種,戰時征戰。


西夏之所以能跟強大的宋朝對抗100多年,最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党項人本就是一個能征善戰的民族,而且党項人具有亮劍精神,不論敵人多麼強大,他們都敢於亮劍。且党項人十分有血性,寧可戰死,也不投降的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在後來抵抗蒙古入侵的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精緻。

第二個:党項人的軍事將領有著十分出色的軍隊指揮才能,李元昊就不用說了,那是天才一般的指揮人才,到了後來,西夏國陷入女人當權的時候,西夏的各位太后,也大多都曾親自領兵作戰,指揮才能不可小覷。

小梁太后更是親率30萬大軍攻破大宋費時費力修築的永樂城,使得宋帝國損失慘重,宋神宗想要有所作為的夢想也被小梁太后這一戰所破滅。

而宋朝多文人,卻沒有傑出的軍事將領,這是宋朝多次失敗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第三個:党項人有地理優勢,他們長期生活在黃土高原一帶,對地形和環境十分了解,因此他們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埋伏或者誘敵深入,這在好水川之戰和三川口之戰中都有體現。


第四個:西夏能夠舉國一戰,而不會出現國內的分裂和阻力,而北宋就不行,北宋內部一直都是存在主和派和主戰派,國家不能全力以赴。

第五:西夏沒有退路,西夏國家根基淺,沒有深厚的底蘊,如果失敗,必定滅國,所以西夏只能全力一戰,而北宋不一樣,相比西夏而言,北宋還有退路,後來的南宋就是這樣,是北宋的退路,所以北宋不會像西夏一樣拼命!
這就是為什麼,西夏能抵抗大宋100多年的原因。對比,你還有什麼看法呢?


蜀北一


其實,西夏的勢力在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沒有厚積哪有薄發?

如果有人問你:西夏曆史總共多少年,你一定會脫口而出:李元昊於1038年建立,1227年被蒙古滅掉。

沒錯,李元昊1032年開始統治西夏, 1038年稱帝。一般情況下,以李元昊稱帝為標誌,作為西夏起始點沒啥問題。畢竟這算是個正式的儀式,讓別的大佬承認。

實際上,在李元昊稱帝之前,西夏的歷史已經持續了157年了。也就是說,西夏真正的歷史要從公元881年算起。

西夏皇帝本來不姓李,而是姓拓跋,也就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後代。唐朝末年有個叫拓跋思恭的將軍,他在公元873年佔據陝北宥州,現在的內蒙古西部鄂托克旗南邊。

唐末黃巢起義,夏綏銀節度使諸葛爽投降黃巢,夏綏無人管。唐僖宗就讓臨近的拓跋思恭權知夏綏銀的留後。党項拓跋家族開始控制這一戰略要塞,這一年是公元881年。

唐僖宗為何不直接封拓跋思恭為夏州節度使呢?因為你還沒給朕立功呢,先派兵剿滅黃巢再給你轉正。

公元881年的七月,拓跋思恭派弟弟拓跋思忠在長安東渭橋,和黃巢大將朱溫(梁太祖)作戰,結果拓跋思忠戰死。

拓跋思恭不服氣,厲兵再戰,唐僖宗當然感動的鼻涕一把淚一把,賜夏綏銀節度使為定難軍。

你看五代十國的彩色地圖,左上角有個粉紅色的小方塊,那就是定難軍。等拓跋思恭幫助唐朝剿滅黃巢起義後,公元883年,唐朝正式給他轉成正式工,五險一金啥都有。

拓跋思恭被封夏國公,賜國姓李,不要再姓什麼拓跋,幾百年的老黃曆了。當時能被賜國姓,那可是莫大的榮譽,朱溫也不過只是被僖宗賜名“全忠”。

李思恭於895年死後,孫子李彝昌年齡太小,就由弟弟李思諫代理節度使職務。李思諫等侄孫李彝昌長大後,又把職務還給哥哥這一脈。

定難軍遠處西北,土地荒涼,人口稀少,怎麼存活下來呢?一個獨家秘方就是:向中原王朝稱臣當孫子。梁唐晉漢周,你們互相砍,誰砍贏了,通知孫子我一聲(哪敢稱老子?),我給你們磕頭,你賞我口飯吃。五代都忙著造反,也沒工夫管定難軍,所以就一直存活下來。

到了北宋趙匡胤對定難軍的態度和五代一樣,你不造反,老子不管你。直到宋太宗趙光義,要統一天下,時任定難軍節度使的李繼捧決定主動降宋,以免宋兵殺過來,雞犬不留。

公元982年,李繼捧正式降宋,遷居汴州。

本來,西夏的故事還沒開始就應該結束了,但有個人不服,他就是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李繼遷的高祖父,是上面提到被朱溫幹掉的拓跋思忠。從血緣上講,李繼遷是定難軍旁支的旁支,李繼捧降宋和李繼遷本沒有任何關係。可李繼遷狼子野心,李繼捧不降宋,李繼遷也不會老實。

李繼遷帶定難軍殘部逃入地斤澤,使盡吃奶的勁,讓党項各部支持自己反宋。李繼遷確實有本事,再加上軍事是趙光義的短板,北宋圍剿李繼遷越發吃力。李繼遷是本地人,騎馬亂跑,打一槍換一地,又有遼朝的支持,北宋被動挨打。公元991年,李繼遷收復夏州,雖然名義上對宋稱臣,還被賜名趙保吉,但趙光義的臉是丟盡了。

李繼遷越戰越勇,公元1002年,攻佔了宋朝在西北最大的軍事重鎮靈州(寧夏靈武西南)。李繼遷把靈州改名西平府,也就是西夏未來的國都興慶府。

李繼遷在1004年死後,兒子李德明繼位。李德明不像老爹那樣梟雄,但也不是善茬,在休養生息的同時,拿下河西走廊,正式奠定西夏的版圖。李德明其實就是西夏皇帝,只不過沒稱帝而已。而李元昊,就是李德明的兒子,於1032年繼位,這才有了北宋王朝近百年的西北噩夢。

嚴格來說,西夏真正的起點是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割據定難軍。這麼算起來,西夏曆史長達346年,比宋朝還長。即使不算定難軍,西夏從李繼遷反宋的982年算起,也長達245年。

看看西夏皇帝的廟號就明白了,開國皇帝一般都是太祖太宗,而李繼遷的廟號就是夏太祖,李德明的廟號就是夏太宗。李元昊是西夏開國皇帝,他的廟號卻只是景宗。


地圖帝


古代條件下的戰爭,尤其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戰爭,人口並不是決定戰爭結果的唯一因素。

比如說匈奴,巔峰時期的人口大約在200萬到300萬之間,面積非常大,對中原地區的威脅也非常大,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經過了五十年的積累,才有了進行大規模主動出擊戰爭的能力。通過持續的主動打擊,迫使匈奴分裂並導致一部分匈奴向西遷徙,才減輕了這個壓力。

突厥也一樣。隋唐時期突厥處於巔峰期的時候,人口大約在200多萬,統治的面積也非常大,西到中亞,東到今天的海參崴,北到西伯利亞,南到長城,都是匈奴的地盤,對中原地區的威脅也非常大。貞觀二年,突厥南下進攻唐朝,直達長安外圍,最後達成了便橋之盟。之後,唐朝開始逐步進行反擊,到貞觀九年,才打垮了突厥,並迫使其臣服。

漢朝時期,中原地區巔峰期在漢武帝到漢宣帝時期,人口大約在六千多萬。隋唐時期,中原地區的人口大約七八千萬。如果只是從人口數量看,當然漢朝和隋唐都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但在戰爭過程中,中原地區的這種人口數量上的優勢並沒有完全決定戰爭的結果,無論匈奴還是突厥,都能夠通過揚長避短,與中原地區進行長期的拉鋸戰。

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對遊牧民族來說,主動進攻中原農耕地區,只要攻破任何一個地區的防線,深入腹地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搶掠,都足夠維持遊牧民族好多年的基本生活。而農耕民族如果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主動出擊,以犁庭掃穴的方式進行摧毀式打擊,就只能分兵把守,在每個地方都駐紮一部分軍隊來進行防禦,也就是被動防禦。

西夏的地盤並不大,主要是今天的內蒙西部和寧夏,以及賀蘭山以西的河西走廊,全盛期的人口大約200萬到300萬之間,其中是包含大量定居農耕人口的。如果只是遊牧民族,這個地區是很難有這麼多人口的。其中的農耕人口基本上是在安史之亂後,河西走廊失陷後,當地的漢人經過長期與吐蕃等少數民族雜居,逐步被同化的漢族。

但作為西夏統治主體的仍然是党項,党項早先是鮮卑人,後來在吐蕃統治時期,逐步被吐蕃同化,所以很多習俗都是吐蕃化的。到吐蕃帝國解體之後,党項才開始逐步崛起,佔據了西北地區,成為當地的半獨立勢力。比如今天的天水地區,原本是農耕地區,在被党項佔領之後,就逐步變成了遊牧地區。

這個情況是從晚唐時期就已經開始的,持續了整個五代時期。宋朝初期,党項部落還是比較恭順的,並沒有公然挑戰宋朝。從宋真宗到宋仁宗時期,党項的勢力日漸強大,對宋朝的態度也變來變去,叛服無常,最後就發展成了乾脆自己獨立建國,公然與宋朝分庭抗禮,要求平起平坐。

西夏與宋朝的戰爭爆發之前,宋朝的禁軍數量已經達到四十多萬人,但其中的重點還是在河北地區佈防,以防禦遼國的進攻。在西北方向雖然也囤積了一些軍隊,但一開始數量並不多,是在戰爭規模越來越大之後,宋朝在西北方向的軍隊才越來越多。到北宋滅亡時,在西北方向與西夏對峙的宋軍規模已經達到三四十萬人,數量相當龐大,而且戰鬥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強的。

西夏雖然也統治著一部分農耕人口,但是在對宋朝作戰的時候,還是以遊牧的党項人為主,以騎兵為主。這對機動性相對來說比較差的宋軍而言,就是很難對付的。而且,因為宋軍是分區域防守,很難集中兵力主動出擊,只能被動防禦,西夏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報選擇宋軍防禦比較弱的區域進行突破,宋軍防不勝防。

但經過韓琦和范仲淹對秦州、慶州和延州這幾個對西夏作戰的前線地區的防線的重新整理之後,宋軍基本上穩住了防線,並通過堡壘戰,不斷向西夏境內進行滲透,壓迫西夏。最後則是西夏與宋軍達成了協議,經歷了一段時期的和平時期。到王安石變法時期,宋軍又在西線主動出擊,收復河湟地區,對西夏的打擊是比較大的。

《大路朝天:中國道路與中國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蕭武


公元12世紀時,我國正處於北宋時期,當時與北宋國土接壤的國家,除了西夏之外,還有大理,遼國,吐藩諸部。

這一時期,北宋的人口是1億左右,遼國人口為900萬左右,西夏人口為300萬左右,大理國,300萬左右;吐蕃諸部人口不足300萬。

人口總數遠遠超過秦,漢,晉,唐四朝的北宋,為何沒有碾壓西夏,大理這樣的小國,平掉遼國,吐蕃諸部,統一中國呢?

排除西夏,大理所處地域影響之外,關鍵在於北宋皇室手裡拿了一副好牌,偏偏給打爛了。北宋趙匡胤因為是黃袍加身,武人奪權的緣故,所以北宋皇室的政策在文武臣子之間,一直是打壓武將,扶持文臣,這也就是為何宋代多儒將的原因。

為了杜絕武將之間的小山頭,降低將軍對軍隊的影響力。北宋的邊軍實行輪崗制度,士兵與士兵之間輪崗調度,將軍與將軍之間也需要輪崗調度,導致北宋軍隊出現兵不認將,將不識兵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都知道,一個團隊的戰鬥力如何,首先體現是團隊默契與信任度,彼此之間的熟悉程度上,而人員流動頻繁的北宋邊軍,很難實現團隊之間的磨合。

為了消除武將的權利,北宋在邊境線長採取防守策略,減少戰事,降低武將掌握軍權的機會。國家一方面提拔文人,壓制武將,一方面又不能讓武將與軍人卸甲歸田,國家只能掏錢養著這些武將和軍人。雖然北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也不錯,但是由於國家政策的緣故,大量的財富消耗在閒養文人武將方面,而具有開疆拓土能力的武將和軍人又被閒置,成為無用兵。

此外,在古代,對外征戰,戰馬是不可缺少的軍事資源。在我國,只有兩個地方能夠大量生產優質戰馬,一個是薊北之野,既是現在的東北地區,一個是甘涼河套一帶,既現在的西北地區。這兩個地方,一個被遼國佔據,一個被西夏佔據,都不在北宋手裡。且與馬匹,軍隊武器有關的鐵礦,也大多在東北塞外,不被北宋掌握。

試看西夏與北宋西夏雖然人口少,但西北之地,民風彪悍,擅長遊獵,馬術精湛,且有優良戰馬與鐵騎,成年男子上馬即可征戰,雖然人口為300萬,但是可全民皆兵。

北宋雖然人戶眾多,但是政府採取防守政策,軍隊整體爭鬥力偏低,且有遼國牽制,戰馬鐵騎不足。

北宋若舉國之力攻打西夏,西夏必不能存。但北方的遼國,虎視眈眈,一旦北宋在西北與西夏牽扯不清,遼國就會趁機南下。

這就像三國時期,魏蜀吳一般,雖然彼此為敵,但總是會有一方進攻,兩方聯盟的情況。


應作如是觀


主要從西夏軍事部署、兵制、人才政制三方面對宋朝的優勢進行分析。


西夏的獨特軍事制度

西夏的兵制最初是党項族部落兵制,整個党項族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一下男性全部當兵。這也是少數民族部落的傳統兵制,突厥、回紇、吐谷渾皆是如此。此後西夏逐漸吸收宋制演變為類似中原王朝的三軍體制,分別是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中央侍衛軍又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五千人的質子軍、三千人的宮廷衛隊和兩萬五千人的京畿衛戍部隊。


擒生軍是西夏軍隊的主力部隊,成軍時約為十萬,後來隨著戰事有所擴張,擒生軍一名取生擒敵軍之意。地方軍由西夏各地監軍司管轄,總數在五十萬左右。在與宋朝接壤的宥州路和鹽州路,西夏平時部署的總兵力在十萬左右。此外,西夏軍隊的重裝騎兵被稱為鐵鷂子,是西夏軍隊中的王牌,也是衝鋒的主力,該騎兵重甲,鉤鎖鉸鏈,士兵即使死在馬上也不會墜落下來。

宋夏邊界地形地貌

宋夏交接地帶位於六盤山和橫山一線,皆是山地地形,期間夾雜部分河谷。這種地形非常不適合步兵作戰,必須有騎兵進行輔助和衝鋒,宋軍只有突破六盤山天塹,才能進入寧夏平原,攻入西夏腹地,但是貫穿整個宋朝的一點,大宋缺馬。沒有馬,就無法組成騎兵。宋太宗時期,宋軍本來有一支騎兵——靜塞軍。但是隻有三千人,並且後來因為缺馬和戰事,就沒了。

宋朝缺馬,那中國的戰馬產自哪裡呢?祁連山北麓的山丹軍馬場是知名產馬地。但是河西走廊被牢牢控制在西夏手中,因此西夏不缺戰馬,那麼宋朝在山地一線只能處於守勢。宋仁宗收復河湟,向西邊的青海進軍的根本也是從西部包抄西夏,同時獲得青海的馬匹。



所以宋朝朝臣中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對西夏只能守不能攻。章惇為相之後,採取在邊界廣修碉堡,堅壁清野的防禦舉措,在平夏城之戰中一舉擊敗西夏,讓西夏割地稱臣。

西夏人才政制

西夏朝廷內有大量從北宋西北各府投奔西夏的士子,這些人才清楚北宋的軍事建制,對西北地形熟悉,同時對宋朝的各項政治制度也都清楚,為西夏出謀劃策,這等於宋西北門戶洞開。漢人甚至能在西夏為相,比如任得敬甚至能夠在西夏分國,勢力不可謂不大。這些宋人在西夏國內主導對宋政策,同時利用關係離間宋朝君臣,起到了很大效果。



這些宋人叛逃到西夏主要是因為西北士子科舉失意,生活不順,從而到西夏謀取官位。到了真宗年間,赦免叛逃的宋人,並授予官職之後,西夏朝廷中大量宋人回國,對西夏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廣諫院


樓主所說的西夏300萬人口,是嚴重的誤解。西夏王朝的統治民族是党項族,人口大約300萬。而西夏管轄的總人口超過1000萬,具體數目不詳。

由於西夏王朝自己不修史,因為成吉思汗死在徵西夏的戰爭中,蒙古對西夏王朝和党項族恨之入骨。蒙古在1227年滅西夏後,將300萬党項人屠殺乾淨。蒙元時期,大都(北京)翰林院編修了《宋史》、《遼史》、《金史》,唯獨沒有編修《西夏史》。而要研究西夏必須從《宋史》、《遼史》、《金史》中瞭解,要不是上世紀發現了“西夏王陵”和“西夏文”,人們都以為“西夏”不是真實的存在。

《宋史》記載:北宋總兵力曾經達到127萬,《遼史》記載遼的總兵力曾經也達到100萬。而宋、遼總兵力超過100萬的時期,恰好是宋、遼、西夏對峙最嚴重的時期。而西夏若要和宋、遼對抗,西夏的總兵力必須介於50萬到100萬之間,西夏沒有七八十萬總兵力,是不可能和宋遼對抗的。而要保持這麼龐大的兵力,必須要有一千萬以上的人口做保證。

西夏佔有的地區,相當於今天的:寧夏的全部、陝西北部、內蒙古西部、甘肅蘭州以西、青海的東部,總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西夏王朝軍隊的主體是党項族的騎兵,党項族騎兵不會超過30萬。另外的50萬步兵,只能由西夏管轄的漢族和其他民族來組建。西夏騎兵作為主力機動兵團使用,而漫長的邊境線,則由漢族步兵來擔任。作戰時,以党項騎兵為主力,以漢族步兵為補充兵力。

人們總是誤認為西夏、遼、金的人口組成只有党項、契丹、女真,其實,西夏、遼、金不過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而已,統治轄區內有大量的漢族人口,還有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粗略估計,西夏總人口1000多萬,遼的總人口接近2000萬,金的總人口3000多萬。而北宋的總人口7000多萬,靖康之亂時戰死餓死上千萬人,南宋的總人口僅有5000多萬。

西夏之所以能和宋、遼、金、蒙古對抗近兩百年,一個主要原因是總人口超過1000萬,可以提供近百萬軍隊,前期可以同時和宋、遼對抗;後期則可以和宋、金對抗。即便強大的蒙古成吉思汗,也死在徵西夏的戰爭中,蒙古滅西夏用了28年,蒙古最終滅西夏的原因,是一項針對西夏的“漢族瓦解政策”。

蒙古針對西夏的“瓦解政策”,大致的內容是:“西夏殺死我祖鐵木真大汗,党項族十惡不赦,其他人等只要不抵抗,蒙古則不殺害。”這個政策,直接導致西夏境內的漢族人,不再支持西夏王朝,不再為西夏王朝賣命。1227年,蒙古攻破興慶府後,對党項族實施了長時間滅族屠殺和追殺。党項族從此就徹底消失了。

近年來,有專家發現四川某地,聚居有疑似党項族的後裔,但是,還需進一步考證論證。


冷清先生


宋夏戰爭,自從公元982年李繼遷豎起反宋大旗直到北宋滅亡與西夏脫離實際接觸為止,長達150多年的時間裡,雙方處在敵對狀態的時間佔了四分之三!

對於西夏人口,因為缺少西夏直接的史料證明,推測西夏大概人口在上線200萬,下線100萬之間。按照西夏大約66萬平方公里的疆土來說,其面積比今天的青海省少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取一個西夏大概人口的中值150萬,一算西夏人口密度大約為2.27,遠遠低於同時期北宋各路!

雖然西夏國小民少,卻是實行的全名皆兵的制度。史載其民“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備甲冑弓矢以行”。雖然如此,到了西夏中後期兵員也只是達到了60萬左右。而北宋正規軍——禁軍,加上輔助的廂軍,兩者最高時的兵力據南宋陳傅良《歷代兵制》記載“皇佑之初(公元1049年,宋仁宗年號),兵以一百四十一萬”。

但是就是如此小國,竟然直接對抗宋朝長達100餘年。對於北宋始終無法打服西夏,有一史料可直接證明。公元1072年,北宋君臣討論處理西夏的政策時,王安石說,“今陝西一路即戶口可敵一夏國,以四夏國之眾當一夏國,又以天下財力助之,其勢欲掃除亦宜甚易,然終不能使夏國畏服!”

西夏的疆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臨蕭關,北抵大漠。雖然西夏疆土面積66萬平方公里,但是荒漠與半荒漠化就佔了西夏全境五分之四左右。無論是騰格里還是毛烏素沙漠,數百里乃至上千裡“既無水草,又無人煙”之地比比皆是。唯一對西夏建國有利就是河西走廊與河套之地。當然西夏與北宋邊界的陝西高原一帶也是西夏賴以立國的根本之一。

河套地區為西夏重要農牧與政治軍事中心所在,黃河又今寧夏中衛進入河套平原,水勢開始平緩,支流蜿蜒分散,為西夏灌溉農業與畜牧業提供了天然的場所,依靠此等得天獨厚的條件,西夏在此地屯集了大量的國民人口。

河西走廊之地的甘、涼、瓜、沙、肅諸州,水草豐美,依靠祁連山雨水的滋潤,水利灌溉發達,加之此地優良的牧場,實在又是西夏屯集國民人口又以天然好地!

以上兩地是西夏相對於雙方對立戰線,可以稱之為大後方的地方。

而以上兩地亦是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用以建立騎兵的馬場所在地,卻不在北宋王朝手中!眾所周知,古代想要攻滅以鐵騎起家的遊牧民族必須建立起一支比他還要強大的騎兵。同時,宋朝與西夏的西北邊界又有茫茫沙漠七百里,對於以步兵為主的宋軍來說實在是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遙想漢武帝當年舉全國之力,穿越大漠打擊匈奴,出征的14萬馬匹僅僅有三萬匹返回,從此漢馬亦少,無以復往!大漠之所以給步兵造成極大困擾,關鍵在於軍隊所需要的軍需給養不能及時跟送。因為沙漠沿途缺少淡水補充,所以就連人賴以生存的水分都需要從後方儲備並運送!范仲淹曾說過,“西戎居絕漠之外,長河之北,倚遠恃險,未易可圖!”

事實上這也是宋軍多次征討失敗的主要原因。雖然後期因為對西夏戰事的需要實現了將兵法,增加了騎兵編制,但是總體看來宋軍還是以步兵為主。

其次,北宋從宋太宗時期為了防止武將尾大不掉,實行“將從中御”的辦法。史載此法“手札處畫,號令諸將,丁寧詳密,授以成算。雖千里外,上自節制!”活脫脫近代史上國民黨蔣介石用電話遠程指揮前線的祖師爺!此法極大的限制了武將的臨陣發揮,雖有反攻西夏的大好時機卻往往貽誤戰機。

然後,當時除了西夏和宋之外還存在另外一個強敵——遼國。而西夏則長期尊奉遼國為宗主國,並年年維持朝貢關係。

宋朝相對居南,西夏與遼相對居北。以此比較,好似東漢末年三國的倒立翻版!宋神宗曾有一段話,“蓋北有強鄰(遼),西有黠羌(西夏)。二敵之勢所以難制者!”的確,夏、遼互為犄角,極大的增加了北宋的國防壓力!面對這兩個遊牧民族的長槍快馬,北宋軍隊完全不能專注於一方防守。這也是西夏多次憑藉遼國對宋的軍事衝突,多次化險為夷的原因之一。後來,北宋改變了方法,以步步蠶食,漸次推進而慢慢取得了對西夏的優勢地位。但是,因為遼國的干涉,北宋不得不連續兩次中止開邊活動!

最後,宋夏以及宋遼之間的對抗,極大的增加了北宋的國防開支,大大地影響了國民生計!據宋人的記載,宋朝的軍費開支常常佔到財政支出的十之七八。這十之七八的軍費用於宋遼,宋夏邊界的費用又佔到了百分之五十。而且,在大多數時候,對抗西夏的陝西戰場是佔得最多的!


大福讀史


不到300萬人口的西夏,能對抗宋朝100餘年,其原因在於: 一是西夏戰鬥力強,可以動員10餘萬軍隊參加戰鬥。宋軍自高祖杯酒釋兵權以來,儘管有100多萬宋軍,但軍隊戰鬥力不強。

二是缺乏有力的指揮人才,歷代皇帝對出色的將領防範意識很強,偶爾出個軍事人才,就被不懂軍事指揮的文官所排斥。

三是全國兵力分散,分兵作戰沒有形成合力。而西夏軍隊戰術靈活,指揮統一訓練有素。


春風得憶3


西夏,軍事實力相對於宋朝來說還是有些優勢的。西夏所在地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戰馬來源地,從這點來說,西夏對於宋朝來說有一戰之力。

宋朝一直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少了最重要的一道天然屏障。而騎兵戰馬也是宋朝軍隊一大軟肋,南方不適合養馬,馬的品種也不行。大宋曾經從西南買馬,但是西南滇馬耐力好負重好,但是作為戰馬,沒有高度沒有衝擊力和強機動性。河套地區又是西夏國。

開始宋朝也想攻取西夏,但是打了幾仗不能勝利,兩國也就和談了,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然後互市,這樣大宋和西夏和平共處了百十來年,直到蒙古滅了西夏。


對別酒怯流年用戶


因為文官的壓迫 就像東林黨一樣為了文官集團的利息 宋講究東華門外唱名 當兵的沒地位 武將越厲害打壓越嚴重 這樣的部隊怎麼會厲害呢 至於打仗不行 大不了賠款、宋別的不多 就是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