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已有聯金滅遼的前車之鑑,爲何還會選擇聯蒙滅金?

談文論史


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無論是否結盟,都改變不了遼國、金國滅亡的命運。

首先,北宋選擇聯金滅遼是當時情境下的正確選擇。

遼人曾經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能敵”,在長達11年的遼金戰爭中,早已腐朽墮落的契丹人,喪失了早期遊牧民族的旺盛戰鬥力和進取精神,不停地打敗仗,不停地丟失土地。

而女真人,就在一次又一次地勝利後,不斷壯大實力,直到取代曾經無比強大的遼國,成為北方的新主宰。

可以說,無論北宋是否和金國結盟,遼國的滅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北宋來講,如果選擇支持遼國,頂多也就是延緩其滅亡的時間而已;在這之後,女真人必然直接將北宋當成敵國。

而如果北宋選擇結盟金國,就跟賭錢一樣:選對了莊家。還有機會收回丟失上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從而可以在根本上改變北方的國防態勢。

必須看到,北宋最後滅亡是因為自己的實力太弱,和宋徽宗宋欽宗兩個活寶皇帝花樣作死放棄抵抗導致的。

所以,不能因為後來北宋被金國所滅,而反過來認為當初的戰略選擇錯誤。

其次,南宋選擇聯蒙滅金同樣是當時情境下的正確選擇。

蒙古人從1211年到1234年,前後花了23年,吞下了無比強大的金國。

滿萬不能敵的女真人,在漢化上百年之後,面對新興的蒙古人,同樣束手無策。

在戰爭中,一敗再敗,戰爭主動權始終為蒙古所掌握。

1211年的野狐嶺之戰,金國十萬精銳被蒙軍殲滅,1232年的三峰山之戰,金國最後十萬精銳野戰力量被蒙軍全殲。

1215年,金國皇帝放棄中都,南逃汴京,1232年,金國皇帝放棄汴京,逃亡蔡州。

可以說,金國完全被蒙古人打的丟盔棄甲,毫無還手之力。

到最後,只剩下河南蔡州一塊巴掌大的地方。

這個時候,金國皇帝和南宋談什麼唇亡齒寒的道理,都已經為時過晚。

對南宋來說,和上百年前的北宋一樣,無論是否出兵,金國都一定會滅亡。

所以,與其坐視金國被滅亡,還不如出兵協助蒙軍,瓜分一些勝利果實,儘量改變南北對峙的戰略態勢,才是最好的選擇。

再次,只有接受蒙古人的要求出兵才能被其視為盟友。

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在意。

當初,西夏就是因為拒絕出兵西征花剌子模,才被成吉思汗作為藉口加以征伐。

所以,蒙古要求南宋一起出兵進攻金國最後的首都:蔡州的時候,朝廷當中有人支持,認為是一雪前恥的好機會;也有人憂心忡忡地反對,認為蒙古人貪得無厭,應當預防後患。

當時,擔任京湖安撫制置使的史嵩之去請教孟珙,後者回答道:如果國家的力量足夠,就不要派遣軍隊和運送糧食去支援蒙古;否則就要權宜行事,要不然金國滅亡了,蒙古貪得無厭,就要輪到宋朝了。

所以,南宋不是不知道聯金滅遼的前車之鑑,而是在當時的情境之下,只能選擇聯蒙滅金這個迫不得已的選項而已。

謝謝閱讀,歡迎文末點贊並分享您的寶貴觀點。


朱世巍


南宋聯蒙滅金是當時不得已的選擇!蒙古人剛崛起開始擴張的時候,當時南宋確實在戰略考量上希望能聯金抗蒙!無奈金朝目光短淺,居然想以南侵來補北損,結果是兩線作戰賠了夫人又折兵!就這樣,南宋都沒落井下石,拒絕蒙古假道伐金!後來局面已無法挽回,金才想起來聯宋,但此時金的敗亡已近在咫尺,南宋不得已才無奈選擇聯蒙滅金,為自己儘量爭取戰略空間和時間!南宋抗蒙是最持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