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仙子——碧螺春,一文为你详解碧螺春!

“吓煞人香”——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茶中仙子——碧螺春,一文为你详解碧螺春!

碧螺春茶名字由来已久,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就跟康熙帝有关。据说,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为其题名“碧螺春”。后人评说,康熙帝是因为碧螺春的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所以才钦赐其美名。而碧螺春成为了清宫的贡茶,并从此闻名于世。

茶香果香交相辉映的碧螺春

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袅袅。饮之,鲜醇爽口,回甘悠长,花果嫩香早已随着喉舌直抵心坎,如置身山林果木间,清新爽朗。鲜味悠悠扬扬,又如春雨无声润物。

茶中仙子——碧螺春,一文为你详解碧螺春!

而且最为特别的是,碧螺春干茶有浓郁的花果香。洞庭碧螺春产区里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碧螺春

想要欣赏碧螺春冲泡过程中的优美身姿,选用玻璃杯进行冲泡是一个上佳的选择。冲泡时,有上投法、中投法以及下投法三种。

茶中仙子——碧螺春,一文为你详解碧螺春!

上投法——先注水入杯七八分满,然后投茶;中投法——先注入三分水,然后投茶,最后再注水至七八分满;下投法——先投茶,后注水冲泡。一般来说,碧螺春冲泡宜采用玻璃杯上投法这有利于凉水、降低水温不致烫伤嫩芽叶。同时,上投法有利于欣赏其冲泡过程中茶叶翩然展开的模样。

夏天来临,望各位茶友在炎炎夏日依旧勤勉惜时,精进向上,把握当下,更好地生活。五月过半,龙井、碧螺春和安吉白茶等等好茶基本全都上市。

那小编就推荐一款明前特级碧螺春绿茶,静候各位爱茶之人一试,品尝一下茶中仙子的口感如何,各位茶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积极讨论发言啊,把更多的茶知识分享给爱茶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