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一个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

环境、出身、性格、教育、后天努力……

出身占成功多大比例?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出身精英家庭意味着:

眼界开阔、教育资源广阔、社交圈子含金量高……

出身普通或平庸意味着:

要么顺从命运,因为出身或教育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局限,就像一座围墙,已经挡住很多人;

要么就是极少数人,通过高考就学顶尖院校,沿着人生关键的转折点慢慢往上一阶层坚毅爬行。

英国曾经拍了一部火爆的记录片《UP》。从1964年开始,选取了14个7岁的孩子,每7年对他们跟踪拍摄7天。这事情进行到第49年,这群少年已经56岁。

7岁本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上流社会:John和Andrew从小就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中产阶层:男孩会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底层社会: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而贫民窟出生的Paul,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历经岁月的洗礼,各自的人生都发生了变化。有人沿着既定的轨道,有人突破了阶层的局限。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记录片似乎在默默告诉大家:穷生穷,富生富,七岁定终身。

虽然,大部分人只知道这是一部叙述“阶层固化”的记录片,但却并不知道它背后的其他故事。

这部片子的导演迈克.艾伯特曾经坦言:

“我尽最大努力去做到客观,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屏幕上的镜头,多多少少在表达我的判断、观点。”

原来,他在拍底层出身的Tony的例子的时候,7岁时就想引导大家联想他要进监狱,并且加了大量伦敦犯罪率高的地区的镜头。

事实上,Tony并没有走向这条道路。导演伯伯感到非常尴尬。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Tony虽然最后还是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但是人生并不平庸——他学表演课,学养马,学打高尔夫,在西班牙买了自己的休闲房。有深爱的妻子,有孩子两女一男。这样的人生不可以说是达到了世俗的“高级”,但是,丝毫不失美满。

这部纪录片似乎到最后只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如果出身普通,大多数时候,那只能靠自己坚毅地直面并不顺遂的人生。

此外,这部纪录片还有以下值得思考的地方: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7%的人可能打破阶层壁垒

这个社会还有打破阶层的可能吗?有,当然有!

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UP》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

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无独有偶,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却改变了世界。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

自律与社会阶级有对应

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和饮食控制等方面的努力,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自律和毅力,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

片中的精英阶级Andrew和John 56岁时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晋升为精英阶级的美国教授Nick夫妻,中层佼佼者——公务员Peter夫妻,体型明显较好;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但最终几乎都成了胖子或秃子,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

人人都只看到了精英人士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这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连早晨起床都控制不了,如何有毅力去控制人生?

婚姻可拯救一个人,也可以拖垮一个人

中产阶级里面有2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

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

英国导演Michael Apted最早决定拍这个纪录片时,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凝固化的阶级: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但这个纪录片看下来,带给我们的冲击缺绝不止这一个。片中的每一个人年少时,无论贫富,都意气风发充满幻想 但是,随着时光流逝,憧憬和幻想慢慢消失,扑面而来的是冷冷的现实。

现在,我们打破阶层,让子女受良好教育,开拓眼界的办法就有——移居海外!

BBC跟拍49年的火爆记录片:阶层若固化,“起跑线焦虑”如何破

英国投资移民

移民优势

无语言、学历和经商经验要求;

申请简单快捷;

主申请人满足居住要求即可;

可投资国债、股票或债券(不低于200万英镑,投资期5年),自由买卖转换;

自由选择居住地,投资、工作或读书不限;

可随行人员——配偶以及未满18岁的未婚子女;

随行子女可享受公立中小学免费英式教育,大学按照英国当地人标准录取;

全家人享受英国免费医疗福利和社会其他福利。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

却可以用自己的努力,

决定下一代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