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高考的時候,我們在談些什麼?

當我們談高考的時候,我們在談些什麼?

2018年的高考就要落下帷幕了,每年這個時候高考都會成為全民的熱點話題,不論自己家裡有沒有參加考試的學生。高考的魅力為什麼會這麼大,能讓全民參與這個話題?當我們在談論高考的時候我們又在談論些什麼?

因為高考總有一個點是與你相關的,總有一個點能觸動到你。本身參與這場考試盛宴的考生自然不用多說,寒窗苦讀十二年就是在為這兩天做鋪墊,不論結果怎麼樣總歸是可以鬆一口氣了。而我們作為旁觀的人也有不少可以參與的話題,比如討論高考新政、分享目前的生活展現高考帶來的影響、回憶曾經的高考奮鬥時光,再不濟你家也總有參加過高考的人或者你因為沒有參加高考而錯過或收穫了什麼……所以高考就變成了一個全民參與的話題,我們回憶的不是高考,而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事關太多美好。

上面這些只是表象,事實上當我們談論高考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更多的是大學、專業與工作。我們總是給高考賦予太多的意義,我們的一生不光由高考來決定,它帶來的影響沒有你想的那麼大。什麼時候戀愛,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結婚等等這些事都會為我們的一生帶來巨大的影響,只是我們把目光都聚焦在了高考上面。

我們總是認為念個好大學或者讀個好專業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份好工作人生就一切圓滿。然後被好多人簡化為:高考考好=有個好工作。

當我們談高考的時候,我們在談些什麼?

事實上呢?越落後的城市、越落後的家庭觀念,因為信息渠道的不對等甚至信息閉塞,越有很大的概率會選擇不適合自己、“就業難”的專業,很多時候選擇都大於努力,而他們選擇朝著一個錯誤的方向努力。

越是有條件的家庭,越能讓孩子瞭解到各個專業的職業發展軌跡,只有讓他們都清楚大概率的未來,才能更好的做出選擇。

所以,我在這裡奉勸各位考生,報考的時候一定要看準專業,不要只按著自己興趣來,我們應該綜合考慮家庭因素、本專業找工作的難易程度、然後才是自己的興趣來考慮。不懂的問題可以問問自己的老師或者在上大學的親戚朋友,總比你一個人在那裡瞎選好的多。即使調劑到了一個不怎麼樣的專業,也不要覺得有壓力,還是會有迴旋的餘地,關於這個問題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分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況且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可迴旋的餘地超乎你想象的多。但是我們總要在能力範圍裡選最好的!

當我們談高考的時候,我們在談些什麼?

不管怎麼樣,還是祝各位高考完的同學們畢業快樂!也不管自己考好沒考好,這段征程已結束,趁著這個超長假期好好放鬆一下自己,畢竟大學不像高中老師說的那麼輕鬆。

本文系51進修學院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