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最近,中国红牛不太太平!前段时间华彬被实名举报涉嫌诈骗8000多万元后,近日,泰国天丝通过香港媒体放出法律文件直指华彬!

天丝称中国红牛已易主,华彬被罢免

在进入中国大陆23年后,中国红牛和泰国天丝方面产生诉讼23起,近日,天丝方面通过香港前沿时报报告称:中国红牛股权将面临易主,原董事长严彬未公开董事罢免信息,仍以中国红牛公司董事长名义自居,参与重大事项的管理职权,已涉嫌违规及无权代理行为,并贴出了委派和罢免书!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根据前沿时报报道称,“泰国红牛早已对严彬及原委派到红牛公司的董事产生“信任危机”。故泰国红牛已于2018年初,出具了《委派及罢免函》。将原委派的严彬(董事长)、张立刚、严丹骅、费晓暄董事予以免职;重新委派了蔡业生(董事长)、许雅洁、许明、卓俐芬作为红牛公司现任董事,并委派蔡业生为新任董事长。

但目前,此次报道只是天丝单方面发声,严彬方面并未将上述董事罢免信息作出回应!

红牛的恩怨情仇

在全球消费市场,红牛可谓独树一帜,这个小小的罐装饮料,一举缔造了三位全球级别的超级富豪,而三方之间的争斗、摩擦与利益纠葛,更是”超乎你的想象"。

红牛创始人

红牛的创始人是许书标。这位泰籍华人白手起家,在40岁那年创立了一家制药厂。药厂并没有给许书标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次无心插柳的举动却令其成了首富级的人物。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管理药厂期间,许书标发现倒班工人、卡车司机等蓝领经常出现疲惫状况,于是,他命令药厂尽快研制一款"保健品",帮助他们恢复体力。

1966年,一款内含水、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新品被研制出来,许书标其定位为"滋补性饮料",取名Krating Daeng,这便是红牛的前身。

此后的十几年里,红牛经过了一段平稳的发展期,直到迎来其全球化最关键的人物--奥地利人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马特希茨原本是一位销售,1982年,他在曼谷喝了一罐Krating Daeng,"顿感所有疲惫一扫而空"。

几经思考,马特希茨决定放弃工作,投入全部身家做大这款饮料。他想方设法联系上了许书标,提出了全球推广的计划,两人一拍即合。

合资的几十年里,许书标和马特希茨始终"分区而治",前者执掌东南亚市场,后者大举进攻全球市场,双方均依靠红牛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在全球呼风唤雨的马特希茨,仍有一块挥之不去的”伤心地"--他从未能有效染指庞大的中国市场,这片市场属于另一位百亿美元富豪,严彬。

坐拥中国市场的严彬

严彬1954年出生于山东一个贫苦家庭,17岁那年,因为实在"饿怕了",他远赴泰国寻找出路。

在异国他乡,他从语言不通、卖血度日,到依靠勤奋肯干脱颖而出,再到有所积累,1984年,严彬创办了华彬国际集团,主营地产项目。

1991年11月,许书标携全家回故土海南,做出了投资了决定,2年后,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正式创立。

1995年12月,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北京怀柔正式成立,这家公司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红牛"的主体。

红牛维他命的董事长是严彬,大股东则是许氏家族,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的信息显示,直到今天,许氏依旧占据着红牛维他命88%的股权。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红牛刚到中国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功能饮料的概念,初期走得异常艰难。为了迎合中国本土消费者的口味,严彬还进行了多次改良,大大减少了牛磺酸的含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中国,红牛成了综合性的代名词:它是运动饮料、是高档饮料、也是多功能性的饮料。从赛场、宴席,到网吧、驾驶室,红牛俘获众多群体,一度占据功能饮料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但有利益,便有了纷争,何况是这么大的利益。严彬和许氏家族的纠葛,在十几年前便已初现端倪。

分歧终现

许氏对于中国红牛的态度是,不管经营,但要求绝对的控股权和商标所有权,其根本目的在于将利润和未来发展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但严彬不是易予之辈,怎么甘心白白为他人打江山?于是,在红牛的发展过程中,他特意留了一手。

红牛维他命官方的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为了扩大产能,红牛先后成立了湖北公司、广东公司和江苏公司。这3家公司,兼具生产与销售业务,但却独立于原先的红牛主体(海南、北京公司),均归属华彬集团,由后者100%控股。

从那时候起,中国红牛的利益关系,就相当错综复杂了。

红牛在中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最早的海南基地一直是许氏家族的资产,由许书标的儿子许馨雄担任董事长。第二个建立的北京基地,从股权结构上看也是许家的资产,但实际控制人是严彬,而后创立的三个规模更大的基地,均姓"严"而非"许"。

对于如此巨大的变动,许氏家族即便极为不爽,也很难有所作为,因为严彬不仅掌控了生产,也牢牢把握住了整个品牌与销售体系。

同时掌握生产和渠道,几乎等同于掌控话语权。不过,即便是"算无遗策"的严彬,也吃了一个天然的大亏,那就是品牌归属权。严彬虽然从1998年起就积极抢注商标,但他终究争不过"本家"。

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这些长年累月的纠纷与摩擦,造就了红牛如今鹿死谁手的难题。功能饮料又出事~中国红牛“易主”,华彬被“罢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