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四小海鲜之一,没吃过不算岛城人!——末货

棘洪滩地处胶州湾北岸,这里海产品丰富,其中一种浮游于近海的微虾,学名“白磷虾”,俗称“末货”。末货其实是一种很小的虾仔,多见于青岛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一带,青岛的其他地方则少见,加上个头极小,在市面上销售时,多被人误认为虾酱。

青岛四小海鲜之一,没吃过不算岛城人!——末货

提起吃末货,自然少不了城阳棘洪滩的前海西人。“海西的末货,越小的越贵。”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句口头语就在胶州湾地区流传开来,以后竟成了调侃心眼多的孩子的一句歇后语,大人常摸着孩子的头说:“你真是海西的末货,越小的越鬼(贵)。”足见前海西人对末货的感情。

青岛四小海鲜之一,没吃过不算岛城人!——末货

末货中最富盛名的是海西末货,除了口感,更多则是当地人的末货文化。在海西,家家户户吃末货,说来也奇怪,本是一种小虾仔,却缘何称之为“末货”?原来从海里捕捞的海产品,当地渔民俗称海货。以前,前海西一带小红尾虾居多,所以一网捕上来的海货中小红尾虾就是大流货,而其他大一些的鱼虾蟹和八带蛸叫做大货。起网后拣出大货后剩下的全是小红尾虾,用箩在盛有干净海水的容器中漂洗,由于小虾仔比红尾虾轻,便漂浮于上层,最后用捞篱捞出数量较少的虾仔,这就是末货。所以说,末货是从大流货中提取的精品。

青岛四小海鲜之一,没吃过不算岛城人!——末货

从分布上讲,城阳一带的棘洪滩、上马、流亭以及河套、红岛都有,即墨、原胶南沿海也时常可见。末货之所以在城阳周边如此出名,除了当地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外,与红岛蛤蜊节的举办也密不可分。蛤蜊节举办期间,末货与泥蚂、海沙子、蚝艮并列为青岛四小海鲜,使得它的名气大增。

青岛四小海鲜之一,没吃过不算岛城人!——末货

说海西人懂得吃末货一点不为过,生食、熟食、腌制,海西人总能吃出花样来。新鲜的末货略发白,如果颜色发黑,有可能掺有杂质或不新鲜了。当地人吃末货对鲜度要求很高,新鲜末货最好不要洗,否则鲜度就减了,但若遇到颜色发暗的,只能多洗几遍。

青岛四小海鲜之一,没吃过不算岛城人!——末货

在当地,新鲜末货吃起来很有讲究,一般不下锅,最好趁鲜生吃,吃的时候用筷子蘸上一些就可以了,足见它的珍贵。还有一种吃法,把刚出笼的馒头掰开,抹上生鲜末货后再合上馒头,鲜味很快被馒头吸收,再打开馒头竟找不到末货了。当然,这要求末货极其鲜嫩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