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下跌25%的房子 剛需該不該出手?

遇到下跌25%的房子 剛需該不該出手?

剛需買房,到底該如何取捨呢?房價真降了,要不要等著抄底呢?

2017年12月,石家莊二手房市場出現了這樣一套房源,引起了多家中介的關注。市場上比前期高點下跌了25%的房源並不多見,特別是熱點小區。

這套房源為裕華區的卓達書香園一樓,81.17㎡偏門兩室,滿5年無稅。

遇到下跌25%的房子 剛需該不該出手?

據瞭解,房東急於出手,12月4日意向售價141萬元,單價17370元/㎡;3天后售價降到135萬元,單價16631元/㎡;7天后再次下調售價到128萬元,單價合到了15770元/㎡。

短短10天時間,這套一樓兩室房源總價下降了13萬元,單價直降1600元/㎡。

而這個小區自2017年初至今成交均價不低於18000元/㎡,二季度高點甚至達到了21000元/㎡左右。與高點時相比,這套房源單價降幅約25%,基本到了2016年四季度的成交價,性價比很高。要知道,卓達書香園在東南二環以內,房齡15年左右,小區物業不錯,周邊配套成熟,又緊鄰地鐵3號線。

即便如此,客戶仍是看的多,決定出手的少。又過了2天時間,經歷了多批客戶看房、講價,最後被一位看房半年的剛需果斷拿下。

聽中介公司的朋友介紹,去看房的客戶多達四十來批,多為剛需,也不乏投資客。

剛需客戶看房後有兩種反應,佔主流的是,覺得房價降了這麼多,後期肯定還有下降空間,再等等去抄個底;還有一類是對於戶型不太滿意,甚至有認為風水不佳者。而投資客相對簡單,他們有明確的心理價位,像這套房子總價120萬元即可拿下。

房東急售房子,無外乎搬到外地、著急用錢、置換新房等因素,而這位房東則不同,因為看跌後市而拋售。讓人好奇的是,在這位房東心中,石家莊房價的底在哪裡呢?感覺是要崩盤的節奏嗎?

是的,每一次調控到來時,都有無數剛需相信樓市會崩盤,結果呢?

當然,不是勸剛需不要等,而是等到合適的要出手。剛需什麼時候買房都合適,這句話是個偽命題,誰願意高位買房做接盤俠呢?

2017年3月調控出臺後,筆者態度很明確,剛需也不必急於出手,等到四季度房價跌了再買也不遲。現在,聽筆者的網友至少省下了二三十萬。可惜,更多人選擇性失憶,認為房價永遠不會下降。

還是拿這套房子來說事兒。它的成交價與高點相比跌了約25%,未來還有多大下跌空間呢?真的會腰斬嗎?況且,目前整個小區的成交均價還在18000元/㎡以上呢。

對於糾結戶型的剛需,比盲目等待抄底的理性些。但是,

還是要強調:剛需買房要會做減法。

對於首付有限的購房小白而言,以追求均好為目標並不實際。而應在接受總價的前提下,對購房需求做減法。

比如,你的孩子有面臨入學,那麼重點要考慮的是教育配套資源;如果家裡老人年紀較大,就要考慮醫療配套問題;如果都是上班族,就要考慮交通是否便利;如果追求舒適度,可以考慮戶型的優劣,等等。

價格便宜的房子,往往不足點較多,但只要能解決最大的痛點,就是適合你的菜。人生首套房,首要解決的是住的問題。

四季度,有位粉絲看中了華興小區某房源,房東急於給孩子在外地買房而拋售房源,單價1.6萬多一平,諮詢筆者是否可以出手。筆者告訴他,如果遇到房東拋盤價格大幅低於近期小區平均成交價格,或者與高點相比下降了2成以上的,都可以出手。現在,這位粉絲早已高高興興住進了婚房。

Q & A

Q首付40-60萬,有哪些可以考慮的樓盤?

A:如果按首套房首付3成計算,房子總價在120-200萬區間。掌握三點原則:

1、能買市區成熟二手,不買遠郊新房,不要嫌棄老破小

能買得起品質小區不買老破小,能買優質好戶型不選便宜差戶型。有學區+地鐵最好,其次選擇學區、地鐵等,不用擔心接盤者,只要城市新居民仍在湧入。

2、能買品牌房企項目,不買不靠譜項目,只要月供能負擔

目前來看,三環內品牌房企項目選擇餘地不大,有保利茉莉公館、富力城等,預計今年還有品牌房企項目陸續上市,如果限價鬆綁選擇餘地將更大。

3、能買新上市項目,不買已售老項目,除非大力度優惠

今年新上市項目的價格預期將不斷降低,特別是新三區中的鹿泉區和欒城區,一線房企的跑量盤以及本地剛需盤都可選擇。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