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執行人有還款誠意獲諒解 被撤銷失信人

廈門晚報訊(記者 陳軍 通訊員集法宣)被執行人東躲西藏逃避債務,申請人四處尋覓無果,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不過在集美區法院,有一起案例很特別:家庭拮据的被執行人黃某積極籌借錢款,還預支了一年半的打工薪水,想盡一切辦法給受到傷害的申請人還錢。申請人得知後,報以理解和原諒,並請求法院將黃某從失信人名單中撤銷。

昨天上午,集美區法院舉行新聞通報會,這起案例被特別提及。

被執行人無力還款,執行陷入僵局

2014年9月,黃某駕駛一輛大貨車與騎摩托車的小柯(化名)發生碰撞,小柯顱腦急性特重型損傷,從此變成了“植物人”。經交警認定,黃某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

當時的小柯大學剛畢業,未來一片光明,沒想到竟遭此橫禍。其家人向集美區法院提出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法院經審理判決,黃某應向小柯家人賠償損失共計98萬元。但履行期限已過,黃某卻遲遲沒還款,小柯家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人員調查發現,黃某一家的生活不寬裕,其名下沒有任何財產可供執行。98萬元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無異於一個天文數字。

想方設法籌錢還,申請人幫他說話

執行陷入僵局,下一步該怎麼辦呢?集美區法院執行人員決定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是對黃某此前的逃避行為進行懲治;二是與黃某深入溝通,詳細告知小柯家裡的情況,督促其主動履行還款義務。

在執法人員的說服下,黃某決定履行還款義務。不久,黃某被凍結的銀行賬戶裡突然多出一筆5萬元的款項。原來,黃某和一位朋友商量好,他為朋友打工一年半,前提是提前預支5萬元薪水。加上東拼西湊借來的3萬元,黃某一共向柯家還了8萬元。黃某同時承諾,之後每個月,他都會至少還款800元。

儘管這筆錢並不多,但柯家人從中看到了黃某盡全力還款的誠意,同意了黃某提出的方案,並選擇對其表示諒解。他們還向法院提出申請,將黃某從失信人名單中撤銷。

為了緩解柯家的經濟壓力,執行人員鼓勵和幫助小柯的家人在網上發起公益眾籌。在執行局幹警們的積極轉發下,共獲得762人次的捐助,籌款2.4萬餘元。

數據

自2016年以來,集美區法院

共受理執行案件7821件

執結6695件

案件執結率達85.6%

共執行到位3.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