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大勢已去,網際網路電視爆發下半場主角爭奪戰

2017年,互聯網電視幾乎一夜之間由酷暑變為寒冬,其中尤以樂視、微鯨為主;意外的是,這一年,小米、暴風出現逆勢增長,這其中的奧秘是什麼?

樂視大勢已去,互聯網電視爆發下半場主角爭奪戰

4月11日,暴風TV在北京召開發佈會,宣佈“全球第一臺幹掉遙控器的AI電視”問世,並同時在暴風TV官方網站、京東旗艦店、天貓旗艦店、蘇寧旗艦店接受預約訂購,售價分別是55吋2999元,65吋3999元

。可謂價格力度空前。

會上,暴風TV還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發佈了“暴風AI電視產品企業標準”,稱一臺標準的AI人工智能電視必須同時滿足三大條件:

1、服務能力:喚醒率5米內大於90%,誤喚醒率24小時內小於1次,喚醒響應時間小於200毫秒,服務響應時間小於1秒,熱門意圖命中準確率(Accuracy)90%,隨機意圖命中準確率80%。

2、機器學習:ASR識別率需達到96%,查準率precision在95%,查全率recall98%,推薦(信息流)的展現點擊比CTR15%,使用比70%。

3、硬件形態:需配備遠講麥克風陣列,全高清單目攝像頭,人工智能芯片,2G DDR,16EMMC。

顯然,暴風此舉意在為後來者設置一個較高的進入門檻。

就在10天前,暴風剛剛在北京召開一場名為“玫瑰風暴”的發佈會,宣佈將旗下一款40吋AI電視猛降至999元,矛頭直指小米30吋電視,挑釁意味明顯。

據小米稱,其30吋的4A電視僅用8個月時間銷量即突破100萬臺,這對雄心勃勃的暴風無疑是一個巨大刺激。

4月2日的“玫瑰風暴”,被部分媒體戲稱為“碰瓷”營銷。不過,公眾並未看到小米對此作出反應。

2018年以來,暴風明顯加大了產品推廣力度,如此密集的動作背後折射出怎樣的戰略意圖?暴風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劉耀平:“未來的互聯網電視,就看暴風和小米這兩家了”

暴風TV 4月11日的發佈會,看起來更像4月2日發佈會的延續,只不過一個說的是價格,一個說的是產品。

事實上,4月2日的“玫瑰風暴”也有兩個主角,一個是看得見的主角——暴風TV,一個是未現身於現場的主角——小米電視。在這場發佈會上,小米是唯一被多次提及的競品名字。

“玫瑰風暴”直指小米銷冠產品,顯然是有意和小米爭奪千元級電視主導權,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跟還是不跟?這對其他互聯網品牌是個問題。

暴風TV CEO劉耀平的表達更直接,他說:“未來的互聯網電視就是暴風和小米的競爭,其他品牌機會不多了。”

實事求是講,我大致認同劉耀平的說法。

著名財經自媒體“懂懂筆記”主筆董軍說:“師從雷軍,今天馮鑫也要用老師的戰術來挑戰老師。其實做互聯網電視走到今天,暴風與小米已經是不得不戰:以前互聯網電視還是一片混戰,而今天幾乎只剩下小米和暴風。”

樂視大勢已去,互聯網電視爆發下半場主角爭奪戰

我們回頭看,2017年中國互聯網電視究竟發生了什麼。

2017年,堪稱中國互聯網電視的“本命年”,整個行業幾乎一夜之間由酷暑變為寒冬,其中最受傷的當屬樂視。2016年,樂視電視銷量一度衝高至550萬臺;2017年,銷量急轉直下跌至不足百萬臺,被小米反超。更為嚴峻的是,正個樂視體系遭遇巨大危機,止於目前樂視電視仍舊處於半休克狀態,看不到東山再起的跡象。

想當年,樂視電視嘲笑傳統彩電企業“死到臨頭還在笑”,絕不會想到自己率先倒下。

其他互聯網品牌如微鯨、風行、看尚等,亦在這一年遭遇不小的麻煩,微鯨甚至被曝出因欠款而被客戶起訴的消息。

但是我們發現,有兩個互聯網品牌是例外,在整個彩電行業負增長的時候逆勢增長,它倆是小米和暴風。

數據顯示,2017年1-9月小米電視銷量增長99%;2017全年,暴風TV營業收入逆勢上漲40%+。

於是問題來了:為何樂視“斷崖式”危機未發生在小米和暴風兩個互聯網品牌身上?

一般認為,小米是互聯網品牌中最重視硬件建設的品牌,而發生危機的品牌恰恰是一味強調互聯網屬性的企業。

還有,小米的高調是適度的,風險一直在可控範圍內;而樂視、微鯨的高調,幾乎是不計後果的高調,沒有“護城河”。

樂視大勢已去,互聯網電視爆發下半場主角爭奪戰

再就是,小米的風險承受能力遠大於樂視、微鯨,雷軍個人財富也遠在賈躍亭、黎瑞剛之上。

至於暴風TV,2017年實現營收增長,與其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相對較晚有一定關係,基數偏小實現增長相對容易。

同時,暴風TV一開始就牢牢抓住“AI電視”這個標籤,可謂相當明智。我們知道,未來若干年時間內,AI都將是主流發展方向,也是公眾及資本市場的興趣點。

2017年12月,暴風成功引入8億元投資,是投資者對暴風未來預期持樂觀態度的體現。

當然,2017年暴風也遭遇了不少的磨難,對比馮鑫曾頗為感慨,好在有驚無險。

曾幾何時,中國互聯網電視不計後果的高調換來的是巨大危機,而今,能夠堅守的已經屈指可數,暴風和小米是大浪淘沙的佼佼者——這是我比較認同劉耀平說法的原因。

因此,說“未來互聯網電視的競爭就是暴風和小米的競爭”並不為過。

這種局面,和碳酸飲料市場的競爭基本上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競爭,頗為相似。

對於暴風、小米而言,未來就是誰做互聯網電視的可口可樂,誰做互聯網電視的百事可樂的問題。

站在暴風的角度看,它當然想在價格和產品兩個層面同時建立“我已經走在所有互聯網品牌前面”的公眾認知——雖然這看起來並不容易實現。

牢牢抓住“AI電視”這個標籤對暴風意義重大

4月11日的發佈會,傳遞出暴風以持續的AI能力升級構建AI電視智慧家庭交互入口和服務平臺的意圖。

同時也時對4月2日的大降價從技術與產品層面實施支援。

暴風管理層內心非常清楚:想和小米形成分庭抗禮態勢,並不容易。

但暴風的邏輯是清晰的:在價格層面和小米正面競爭,以價格刺激銷量,至少銷量不能輸給小米;在產品和技術層面,暴風則試圖建立“我已遠遠超越小米”的公眾認知。因此,4月2日的發佈會和4月11日的發佈會,有內在的邏輯關係。

暴風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想到暴風就想到“AI人工智能電視”,想到AI人工智能電視就想到“暴風TV”。

這基於一個基本前提,未來三至五年之內,AI人工智能技術都將受到追捧,這是一個逐步展開的市場。

AI人工智能和汽車結合的產物是自動駕駛汽車,和電視結合的產物是AI人工智能電視。

目前看,AI人工智能電視技術正在快速走向成熟,預計2018年會有更多彩電企業推出相關產品。

在這一技術領域,暴風的佈局力度相比較而言是最大的,與科大訊飛聯合成立人工智能服務實驗室,聘請人工智能領域專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馮雁女士加盟,並擔任暴風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就是例證。

樂視大勢已去,互聯網電視爆發下半場主角爭奪戰

但我並不認為未來的暴風和小米,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好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可以共生共榮一樣。

伴隨著樂視轟然倒塌的,是一眾互聯網品牌傷痕累累,互聯網電視由此進入下半場,這個階段比拼的不是口活,是綜合實力,是品牌力、產品力、供應鏈、服務創新能力等整個鏈條的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