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沒有好壞之分,你的不快樂不是無常的錯

無常不好也不壞,開心還是傷心,全看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沒有必然關係。佛陀希望我們明瞭:一切都會耗盡,一切都是無常,毫無例外。——希阿榮博堪布《寂靜之道》

無常沒有好壞之分,你的不快樂不是無常的錯

文:扎西巴姆

約翰列儂,這個名字已被所有喜愛搖滾樂的人永遠記在心中。當他和他的樂隊在整個音樂界創下多項奇蹟,追求他們的幸福生活時,誰又能夠料到,約翰列儂會離開得這麼令人猝不及防——在自己的公寓門前,被狂熱的歌迷用五顆子彈取走了性命。

如果,約翰列儂能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在等著自己,他還會不會在追求成為“快樂的人”的道路上狂奔呢?

我的生活中,同樣也處處充滿著無常,但偏見如同一扇關上的門,讓我無法感知它的存在。認真回憶一下,卻有幾件事情,也曾觸碰過我的內心。

2005年8月8日,潮溼而悶熱。

“鈴鈴鈴……”。我接起電話。

“你曾祖父他……他走了。”是母親打來的,聲音帶著顫抖。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人們所謂的”生離死別”,然而,死亡對於我仍很陌生,我並不知道他這一”走”意味著什麼。

後來,聽說曾祖父的遺體被放入狹長的盒子,成為殯儀館眾多盒子中的一個,盒子的蓋子被工作人員熟練地關上,沒過多久,又被熟練地從盒子中掃除了骨灰。於是高高大大的曾祖父變成了一盒骨灰,撒入江河,最終隨流而去。

到這時我這才明白他的離去,絕不僅僅是飯桌上少了一副碗筷那麼簡單:在我的生活中,實實在在少了一份關懷。

小學畢業那天,我在畢業典禮上嚎啕大哭:童年將與我告別了,我要告別這些和我朝夕相處六年的同學了,我要等到多久才可以有新的朋友啊……

後來,在一旁的母親,有些看不下去了,便安慰我說:“孩子,相信我,你很快就會擁有新的朋友。有一天你會明白,你今天的所作所為完全沒有必要。”

三年後,同樣的六月,同樣的畢業季,同樣摻著興奮與不捨的情景再次來臨了。這時,班上有同學開始忍不住大哭,那姿態與自己三年前簡直像極了。而這次我倒是在景象面前淡定了許多,沒有過度的悲傷。我同每一位同學握手、擁抱,在他們的校服上寫上我的名字,打點好一切後走出了校園。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無論多麼深愛著彼此,無論多麼依賴著彼此,都註定會分開,只是時間的長短罷了,這個道理我已經明白了。所有記憶,都如蜻蜓點水般,只留下淺淺的水波,慢慢歸於平靜。

小時候家中的一張舊照片,一直讓我記憶猶新。照片的最後一排,站著我父親和袁姓、蘇姓、陳姓、劉姓、歐姓幾位叔叔,他們前面一排依次站著各自的妻子,我們晚輩則在第一排蹲著。

如果忽略掉肩搭著肩,面頰上綻放的笑容,忽略掉歲月在他們面頰上留下的印痕,也忽略掉因為工作應酬而逐漸肥胖的體型,他們年輕時談笑風生、放蕩不羈的姿態,大約還可以在照片上找出當時的身影。

父親在一旁很感慨地說:“唉!如今,連你們都快要長大成人了”。語氣裡不光有感嘆好像還有一絲惆悵。

是啊,時過境亦遷,青春終散場。無常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來到你我身邊,或者說它從未離開過。

希阿榮博上師說:“人們以為是無常帶來痛苦,其實是我們對無常的態度,我們的希望和恐懼,讓人處於焦慮中。對於無常,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因為無常就是生活。”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間,我已經皈依希阿榮博上師幾年了。上師無時無刻地慈悲加持,讓我對於“身處無常”的事實不再那樣牴觸,內心平靜了許多,也淡然了許多。

我想,若我們能夠真正深刻認識無常,或許會帶來懼怕、懊惱和不高興,但它會慢慢減弱:面對失敗,再也不會捶胸頓足,與自己過意不去;面對死亡,也不再驚慌失措,而選擇坦然接受。

或許,這樣的快樂才是真的快樂,這樣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突然我想起了披頭士樂隊的一句有意思的歌詞:Whisper words of wisdom,let it be(低語著智慧的話語,順其自然)。願我們對於這個世界,不執著,不貪戀,不畏懼。另外聽說,他們年輕時還去印度學過瑜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