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江南古镇马鞍山——斧头山与斧头湖

往期回顾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诛杨幺,战兀术,披挂上马场,驻扎武穆城,岳飞一生戎马二十余载,却把三分之一多的时光献给了江夏,这是一份非物质文化的殊荣。是天缘,是地缘,还是文化之缘,一切都归结于历史。人类可以改变一切,却不能改变历史。

斧头山,一座袖珍型山峦,位于安山街南端,山南便是宽阔的斧头湖水系,山北即为上涉湖水域,虽说山体并不高大,却兀立于两湖之间,风景独特。斧头山与斧头湖一因山水相连,二因岳飞战杨幺的故事而来,再者,山体确有些模拟斧头之状。

一 吴刚说

有关斧头山水的故事,民间早有一种传说。因月宫里的吴刚醉酒,一时忘记玉帝令他去砍回梭罗树,为观音菩萨定做莲花宝座的差事,猛然间想起,便急忙提起斧头就往树上爬。由于酒兴发作头晕眼花,错把眼前月宫里的桂花树当成了梭罗树。嫦娥一见便慌了,如果砍了玉帝所封的神树,那还了得!心急之时也顾不了许多,便将怀中的玉兔急向吴刚抛去,意在阻止。因玉兔突然朝身上撞来,吴刚下意识地用斧头一挡,恰巧斧口碰到兔子嘴上,将它的小嘴顿时划开成两瓣,从此,兔子便成豁子嘴。这一下闯祸不了,人一慌,手一松,斧头脱手直落长江岸边,砸出一个巨大的天坑,日长天久便积水成湖。吴刚的斧头却直立于湖边长成了一座小山。于是,民众便将此山命名为斧头山,该片水域也被命名为斧头湖。

二 杨幺说

相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杨幺,凭靠一把宣花大斧,无数次杀退前来围剿的官兵,几乎所向披靡。后来朝廷特派岳飞亲征,面对强大的岳家军,杨幺终于不敌,最后被逼围困在一座大湖之中,无法突围。因震慑于杨幺的英勇,围困的官兵却不敢贸然近前诛杀,而垂涎杨幺手中板斧的却大有人在。于是,众官兵齐声呼喝“交出斧头,留尔一条狗命。”杨幺心想,命都不保还要斧头何用,但绝不肯垂手交出心爱的板斧而换得一命,死也要死得不改英雄本色。只见他站在船头仰天大笑,几滴泪水滚落湖中,巨臂一挥,咚的一声,即将斧头抛入湖中,击起浪花朵朵。顷刻间,湖水像开了锅一样,在蒸腾的热气之中,突然长出一座山来壁立湖心,远望极像一把插在湖中的斧头,山下的湖面也形似斧头之状。于是,人们便将这山和这水并称为斧头。

杨幺,名太,南宋起义军首领,龙阳(今湖南汉寿)祝家岗人。他出生雇工,幼读私塾2年,辍学后在商船上佣工糊口。南宋初年钟相起事,杨幺被推举为首领之一。建炎(公元1127)末年,钟相被俘杀,杨幺便率领数十万义军占领洞庭湖区据湖为险,继续与官府抗衡,屡战屡捷。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置使,率军20万前往征伐。张浚令岳飞率军趋鼎、澧(今湖南常德、澧县),自上游袭取杨幺水寨。几次战役之后,杨幺部属难敌岳家军,大部分被击溃或被俘,惟有杨幺仍据寨自固。岳飞深知水战之险,于是苦练水军,并以熟悉水战的杨钦为向导,率军围困杨幺寨。杨幺力战失利,突围未果被杀,起义最终失败。

斧头湖北岸,有一座长长的山咀,直伸入湖心,名为庙咀,咀上建有一座寺庙,名为回龙寺,民众特在此修建杨泗(杨幺)菩萨庙,借此镇邪,亦有些许纪念之意。另有人说,财主徐公鑫,那天晚上在湖中行船失去方向,漫漫湖区,黑灯瞎火,如遇风浪陡起,势必葬身鱼腹。忽然,远处湖边似有灯火亮起,徐公鑫便向着灯火指引划向了庙咀。后来,徐员外专程在此修建一庙,经年不熄地燃着灯火,为感那次脱险之恩,也为夜航湖域之人指引方向。据说,徐员外皆为楚剧演员徐大树(当今名演员徐帆之父)的祖辈。

从汉字结构而言,“斧”字,从“父”从“斤”,即为古代伐木工具和征杀武器。它由一根木柄连接着一块梯形刀片,甲骨文中的“斧”,即为一个非常形象字。“斧”字上为“父”字,而“斤”为砍伐功能义为“刑具”。“父”与“斤”联合,意指“家长治家的刑具”,寓意为权威。从远古洪荒中走来的先民,受尽了洪水泛滥和山洪暴发之灾,一次次家园被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巨浪卷走。为了对自然灾难有所震慑,便将一方山水起名为斧头,祈求抑制灾难而永保平安之意,原出于对山水自然的敬畏。

斧头湖与西凉湖原来同属一湖。宋朝初期,江洲泥沙淤积,长江北徙,便形成湖泊。后来长江古道蜕变为金水河,竟将西凉湖一分为二。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卷二山川篇载:“东梁子湖在县东南九十里,自兴国桃花尖以来,经过数百折至贺胜桥分界,西为西梁子,东为东梁子。”东梁子湖即今天的梁子湖,西梁子湖即今天的斧头湖。

斧头湖,位于安山街茶园村南,与嘉鱼县、咸宁市交界,为三区县市共有湖泊,发源于咸宁县涂水(西河),为常年淡水湖,是一条进入长江的古航道。斧头湖具有调蓄、灌溉、养殖、航运、城镇供水、生物栖息、调节气候、水质净化等天然功能,为长江中下游武汉市附近一般蓄洪区,也是金水流域的调蓄洪区。

斧头湖水系,属典型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低气温-15.4℃;全年平均无霜期240~270天;年平均日照1524~1824小时;年平均水面蒸发量685毫米;年平均地温19℃左右。

湖区鱼类有鲤鱼、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鳊鱼(武昌鱼)、鲫鱼、黄颡鱼、乌鱼等53种,是武昌鱼、青虾、中华鳖、圆吻鲴等鱼类的重要保护基地,同属四大家鱼、鳜鱼、银鱼、中华绒蟹的重要生产基地。有浮游类植物7门61种,浮游动物44种,底栖动物19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04种(4个变种),108个分类群,隶属38科65属。水草类植物中,主要有莲藕、菱角、蒿笋、芦苇、水葫芦、水浮萍、金鱼草、担草、马蹄等。湖区拥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粗梗水蕨、野菱、莲藕)。有水鸟44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水鸟多种,如中华秋沙鸭、西伯利亚红嘴鸥、环颈雉、大雁等,是一座物种丰富,水面辽阔,山清水秀的美丽湖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