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日里说读书

读书日里说读书

作者|蒙鹏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意在鼓励人们多读书,丰富文化生活、增加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修养、增强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书籍、文物、口传,是文化传承的三种方式,而以书籍为主。书籍承载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后人必须读书,才能传承前人的智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读书取士,金榜题名,曾是古时贫寒人士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今也不例外。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便跳入龙门,为众人羡慕。幸运之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求售一生,终不得中,穷困潦倒。于是,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便是讽刺读书人无用。读书人也感叹:“刘项原来不读书”。

「散文」读书日里说读书

在很多人眼里,读书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学校教育除外,严格来讲,学校教育算不上读书),不如游玩、吃喝来得痛快,也与升官发财沾不上边,何苦去读书。所以在大学里,不少学生不好好学习,修炼酒桌文化,搞好人际关系,提前适应社会。像《厚黑学》一类的古今权谋之书大行其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诚然,人是社会的人,人际关系很重要。但是光靠人际关系,借助权谋之学,而无真本事,早晚会碰一鼻子灰。

今人之于读书,有点像韩愈《师说》中耻于求师的时代。你要是问一个人读了什么书,他可能会回答:“没读,在混日子!”赶紧与书撇清界限,生怕被人称为书呆子。你要是到某位朋友家,他会忙不迭的把书藏起来,装出不在读书的样子。读书何时也要偷偷摸摸,绕开众人视线,像小学生在书桌里偷看课外书,防着老师一样。所为者何?以读书为耻也!贾平凹在《好读书》中说:好读书就得受穷,好读书就别当官,好读书就必然没有一个好身体。好读书有这么多坏处,人们不想读书,不愿读书,就不足为怪了。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对待成功的标准也在改变。名利双收,升官发财,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于今为烈。既然好读书当不好官,还得受穷,那还读什么。在这样的思想下,还有几人能安心读书。

「散文」读书日里说读书

因此,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身边的人若是迎来送往,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整日推杯弄盏,杯盘狼藉,吞云吐雾,酒气冲天,胡话连篇;或是斗地主、掷骰子、推牌九、砌长城、打台球、扎金花,相聚必赌,高谈阔论,锱铢必较,胜则手舞足蹈,洋洋得意,输则捶胸顿足,哭爹骂娘;或是呼朋引伴,天天网游,旁若无人,胜则手舞足蹈,连声怪吼,负则呼天抢地,骂骂咧咧,焚膏继晷,经宿不眠,眼红眉皱,四眼惺忪;或是深居简出,手拿遥控板,肥皂剧、娱乐节目,一个不放过,饭是方便面,饥饿下几袋,相见必娱乐八卦,明星隐私,津津乐道,唾沫飞溅。在这样的环境中,若是还能安心读书,那一定是另类。

其实,也不都是对读书不利的。买书就很方便,不必像古人一样,为找书、抄书花费大把时间。倘若你身居城市,买书绝对不是问题。你可以每天到书店、图书馆去读书,也可以把书买回家,慢慢品读。若是身在农村,逛书店不方便,可以邮购,也可以托人购买。倘若书店里找不到喜欢的书,不用担心,网上的海量资源,足可供君驱使;况且很多新书在正式出版之前,会在网上传播,可以先睹为快。倘若你经常出差,书籍携带不便,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电子读物,同样可以让你的旅途不再寂寞。倘若你患有眼疾,阅读文字不便,有声书籍可以解放你的双眼。总之,你想读什么书都可以轻松搞到,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如今盗版书籍风行于世。即使新华书店,也未能独善,令购书者防不胜防。当你买到制作精美,错字频出的书时,你会想起解放前后的书,虽然装帧朴素,但是错别字几绝。精心挑选,邮购而来的图书,几页空白页让你为是否寄回去讨说法而纠结。一本三十来页的儿童读物,极尽包装之能事,一页一元,此时你更能明白“买椟还珠”的意义。那些粗制滥造,四处剽窃,东拼西凑的东西,充斥着网络和书店。所谓“网络文学”,更是高下杂存,雅俗共在,甚至还黄色泛滥,贻害不浅。

因此,读书首先是要选好书,“开卷有益”并非普世通行。好书的标准很简单。凡是增长知识、引人向善、陶冶情操的书,都是好书,应该读读。而像介绍黄、赌、毒、坑蒙拐骗、圆滑世故一类的书,还是少读为妙。

「散文」读书日里说读书

好书需要品读。要大大方方、不问世俗偏见的读;要自愿的,愉快的读;要孜孜以求,终身阅读。沏一杯香茗,当窗而坐,徜徉书山学海,纵横古今中外,与古今哲人神交,何等惬意。堂兄“世界上最难吃的是屎,最难读的是书”的名言,于读书完全是被动的,很难领悟到读书的真谛。

暴发户家的书房往往宽敞明亮,图书列次其间,经常擦拭,一尘不染,却是从来不读,为的是装点门面,故作风雅。这样看来,读书还是有点作用的。有书不读,书便成为了废纸,一点用处也没有,徒然浪费纸张,辜负作者的劳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