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得需要治癒嗎?可不可以帶瘤生存?

癌症真得需要治癒嗎?可不可以帶瘤生存?

癌症幾乎是所有人的夢魘,而它的存在也成為了現代人不可承受的痛。為什麼人們對癌症如此恐懼,想來,確有幾大緣由。

首先,這跟癌症的高死亡率有關,每個人都怕死,我們可以接受人衰老後的自然消亡,但無法接受癌症對我們身體的侵蝕,以及對精神層面的折磨而死亡,民間有一說法,更加能證明我們對於癌症的恐懼“十個癌症九個埋,還有一個不是癌”。

其次,癌症患者所經歷的痛苦也比較特殊,除了疾病、軀體造成的痛苦外,更加難以忍受的在於治療帶來的各種副作用。

不僅是患者自身,在經歷長期對病人的照護後,連家屬的身心也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對家庭經濟的影響,可謂是不堪重負,這就是癌症的出現,為什麼會讓我們恐懼、害怕、逃避.....

如果說這些都是癌症本身帶給我們的恐懼,那以下這個就是癌症的幫兇,帶給我們的痛苦不比癌症本身少。

癌症真得需要治癒嗎?可不可以帶瘤生存?

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均會促使我們更加在意疾病,為防止漏查,癌症的診斷範圍日益擴大化,病患和醫生也更傾向於採用激進的治療方案,以防止復發。我們常說,所有的癌症死亡患者中,有1/3是被嚇死的,有1/3是因過度治療而死,只有1/3確實是因治療無效而死亡的。

2009年 9月,《美國醫學會雜誌》有份名為《重新思考對乳腺癌患者和前列腺癌的篩查》的報告指出,惡性度非常低的癌症被診斷出來,導致了病患的恐慌和過度治療;早期癌症的大量發現還使癌症發病率劇增,從而稀釋了癌症的死亡率,並將其混淆為癌症的早期發現,不恰當地提高了治癒率。

除了癌症所隱含的不確定性,新技術的應用,認知理念的變化以及多種治療方式的嘗試,都使癌症診斷和治療呈現出越來越敏感和多樣化的趨勢,加上醫患關係的變化和利益驅使等原因,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已頗為普遍。

時至今日,癌症雖非不治之症,但癌症的治療方式仍不成熟。目前對於癌症的治療方式的探索,均是基於徹底清除癌細胞而不損害到其他的正常細胞的思路。但手術切除的方式常因為癌細胞的入侵和蔓延到鄰近組織或遠端轉移而效果有限,化療則難免令體內其他正常組織被藥物毒性所傷;放療的輻射也同樣會傷害正常組織。

癌症的治療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傷敵一百,常自損一千。最重要的是,癌症的治療不會像治療一般疾病那樣採用單一的治療方式,而會根據病程的發展採用綜合治療方式,以求達到最大效果。相應地,癌症治療“雙刃劍”的特性就更加明顯了。

當徹底瞭解我們為何害怕癌症時,首要的任務,當然是用何種心態去重新審視癌症,癌症患者該如何更好地生存!

癌症真得需要治癒嗎?

癌症真得需要治癒嗎?可不可以帶瘤生存?

“斬草除根”這樣的治療思維,在一般邏輯上沒錯,但是這樣的想法不適用於癌症治療。如很多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這些都屬於難治癒的慢性病,可我們為什麼都很坦然得接受它們長期存於體內,而不是想著如何徹底剷除它!因為我們從開始就轉變了看待它們的方式,對待癌症的治療同樣也可以這樣。

有研究指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這項研究可以從治療的思維上為我們帶來巨大的轉變,從開始以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一定要治癒”到現在即使發生了轉移,帶瘤生存10年、20年也大有人在,所以,對癌症的治療目標不應侷限於治癒,我們更應該基於現實出發。

若有腫瘤相關問題,可免費給予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