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拆遷戶和地產商慌了半個月的事情,又有新消息進展!

讓拆遷戶和地產商慌了半個月的事情,又有新消息進展!

據悉:國家最新定調:棚改貨幣化不搞“一刀切”

就在半個月前,關於“棚改暫停”、“棚改貨幣化一刀切叫停”的聲音不絕於耳,讓拆遷戶和地產商有點慌。

7月12日下午,住建部在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

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進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範圍和標準,不搞一刀切、不層層下指標、不盲目舉債鋪攤子。

重點攻堅改造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棚戶區。

前一段時間,“全國棚改叫停”、“棚改貸款一刀切”、“房地產市場重大利空”等解讀引發了地產股的連續下跌。

截至7月12日收盤,A股市場房地產板塊的139家公司,總市值大幅縮水,其中萬科A縮水幅度最大,市值縮水高達757.31億元。大港股份是跌幅最大的公司,今年來的跌幅超過60%。

讓拆遷戶和地產商慌了半個月的事情,又有新消息進展!

截至7月12日,A股房地產公司市值變化(來源:中國基金報)

在此背景下,7月12日下午,住建部召開的棚改吹風會宣佈的消息,無疑給部分拆遷戶和地產商吃了一顆定心丸。

市場影響幾何?

本次住建部吹風會權威部門發聲,對市場影響如何?

多位分析師指出,住建部明確了棚改不會“一刀切”的原則,短期內龍頭房企銷售應無虞,但受棚改資金影響較大的三四線城市後續的房地產需求或將造成一定影響。

中金公司認為,此次政策變化重點在於調整貨幣化安置比例,但是存量項目和今年580萬套棚改目標均未做調整。因此不考慮資金來源的變化,政策對全年棚改相關投資的直接影響有限,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投資者房價預期可能有較大影響,進而可能間接影響商品房需求。

廣發證券分析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貨幣化安置家庭購房率為70%的情況下,預計棚改影響一、二線商品房銷售面積6%,影響三、四線15%。整體來看,購房率70%的假定下,棚改貨幣化安置對於龍頭房企貨值儲備額的影響為10%左右。

有券商地產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仍然看好龍頭房企今年三季度的銷售表現,但明年或將迎來增速的拐點。

貨幣化安置或逐漸收緊

事實上,棚改貨幣化安置調整工作早已開始。住建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以來,一些地方在房地產市場發生變化、商品住房庫存不多的情況下,沒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完善政策,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仍偏高。因此,住建部通過召開會議等方式,督促這些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市縣,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

其中,2017年8月,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申報2018年棚戶區改造計劃任務的通知》明確,商品住宅消化週期在15個月以下的市縣,應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更多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11月,住建部會同國開行、農業發展銀行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對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仍主要採取貨幣化安置的2018年新開工棚改項目,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棚改專項貸款不予支持。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貨幣化安置逐漸收緊已是大勢所趨。貨幣化安置造成了大量的購房需求,而部分城市的庫存不足,這些需求放大了購房緊張情緒。必須明確的是,棚改的數量將減少,這是2018年的政策要求。

新聞背景:棚改的兩大類型

貨幣化安置是給予拆遷戶一定自主權,政府直接以貨幣的形式補償被拆遷棚戶區居民,而後居民再到商品房市場上購買住房。

實物化安置是拆房子還房子,政府建設新房來安置棚戶區居民,分為原地或異地住房安置兩類。

貨幣化安置在棚改第二階段迅速超過實物化安置成為棚改的主流安置方式,一方面受益於央行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由於其具有獨特的優勢。最主要的優勢是拉動房地產銷售,消化庫存。同時,貨幣化安置不僅盤活不動產,而且產生巨大的財富效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動三四線城市GDP的快速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