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

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

不論是互聯網的電商還是傳統的零售,其中最核心的商業邏輯還都是一個流量思維。商家開店的時候都知道選一個好的位置,所以就有了金角銀邊的說法,好的位置意味著大量的人流量,然後大量的人流中會有一部分去店裡消費,到了互聯網這個邏輯依然成立,甚至流量成為了互聯網的血液。因此在互聯網上做生意,最終還是一個資源的比拼。什麼是資源,門戶網站、搜索引擎、導航頁,就構成了最主要的流量入口,如果你想要增加自己的展示量,首先就必須要花重金在這些地方打廣告。在過去你做一個網站如果不被百度收錄,那基本上也就意味著你的網站已經死掉了。也正因為如此,當初有人做了微店這樣的東西試圖利用微信資源來對抗淘寶的時候,我普遍不看好,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微信端的流量太少,根本不足以對抗淘寶。事實上,淘寶最大的價值並不是提供了一個交易的平臺,而是用戶在上面開店的時候能夠花錢在上面買到流量。

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

但現在這種情況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隨著APP的橫空出世,過去幾個大流量入口的地位開始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碎片化成為了主要的趨勢,尤其是流量的碎片化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輕鬆獲得屬於自己的用戶,但與此同時,碎片化帶來的一個負面影響在於這些流量來的快去得也快,獲得這些流量之後如何留住他們成為了重中之重。同時碎片化也給創業者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去和巨頭競爭。

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

如果說在過去的互聯網時代是一個資源的比拼,那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則更多的還是運營的比拼。舉個例子,同樣是賣十萬的貨,如果是在淘寶,可能要幾千萬的流量,而在朋友圈則只要十個大代理就足夠了。因此在這樣一種現實之下,我們的核心在於如何獲取自己的用戶之後,服務維護好他們。比如我拉一千個用戶,每個人身上賺一千塊,那就能給自己帶來一百萬的收入。而對於普通人,獲取一千個或者一百個核心的用戶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這樣無形中就降低了普通人創業的門檻。

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

而當我們獲取到自己的一批重視用戶之後,這個時候的核心就在於如何更好的運營服務好這些用戶。不要緊緊把他們僅僅只是當成一個流量,然後瘋狂去做轉化和變現。所以我經常說過去的生意以成交結束,而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意以成交開始。靠運營提供給他們最核心的價值,從而獲得變現和盈利。這才是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最應該學習和適應的事情。 所以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然後去思考如何讓自己的這些價值服務於他人,懂得這一點會讓你在這個大爆發的時代活的更好,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一份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