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紅臉黑臉一起唱,領導力就噌噌上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華章經管20週年

本文的觀點看似充滿矛盾,實際上卻有內在的邏輯,非常富有指導性。一個卓越的領導者,必須學會用不同的面目去應對上下級。以下,Enjoy: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讀者來信,自己剛剛晉升為部門經理,便彷徨無措。

他身為員工時,努力勤勉,深得領導常識,也因此步入中層管理崗位。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對待手下,他不遺餘力,誠心可鑑,以大家共同致富為已任。怎奈,員工懶懶散散,不思進取;

對待領導,他猛拍胸脯,主動擔當,以「送信的加西亞」為榜樣。誰知,業績上不去,領導也漸失耐心,時有苛責。

這位讀者的遭遇,其實很普遍,論其根本,是兩個身份轉變時的隔絆。

● 做一個好員工,很容易,你只需獨善其身,知行均在一個單向維度中發生


● 做一個好領導,有點難,你需要合縱連橫,畢竟身處一個複雜的場域之中,最重要的是,你需懂得協同之力

尤其是中層幹部,此時對你而言的領導力,不僅僅是領導下屬,還需要影響上級,放眼那些卓越的管理者,莫不如此。

至於怎樣領導下屬,又如何影響上級,命題太過宏大,不易展開。突發奇想,用一種對抗反差的邏輯,聚焦幾點,希望你能觸類旁通。

向下領導:一張黑臉,一張白臉

向上領導:一張笑臉,一張哭臉

01 向下領導:一張黑臉

初入管理,要學的第一課,不是激勵、團建、企劃.......而是要學會做惡人。

這聽起來奇葩,實則務本。

很多剛剛步入領導崗位的人,往往底氣不足,或者同理心氾濫,常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服務者,以為真誠相待手下,必能換來熱情相擁。

但是,管理不是請客吃飯把妹子,人性更是複雜的,這樣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猴子蹦到你肩上,你甚至會漸漸淪為屬下們的保姆......

所以,“慈不帶兵,義不行賈”其意如此,你要做純粹的好人,就別來做領導,你想做好領導,就要學會唱黑臉。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沃頓商學院領導力教授Steven Frayne,曾說過:

領導者相當於舞臺劇中的黑暗使者,他們帶給大家的總是壞消息

確實如此,作為領導,想唱好黑臉,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壓力轉遞,讓成員建立共同的危機意識。

有一個“狼來了”的段子:

爺爺:如果把院子交給你管理,這時豬因飼料不好暴跳如雷,狗因看門太累半夜睡覺,驢因磨坊環境太髒無精打采,你怎麼辦?


孫子:我要給豬換飼料,合理安排狗的工作量,改善驢的磨坊環境,安撫它們,穩其心。


爺爺暴跳:你這敗家孫子!你應該告訴它們狼來了!

段子很形象,這種爺爺也很多。

比如任正非爺爺經常說: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馬化騰爺爺經常說:我們隨時可能像那些巨人一樣倒下,你去摸摸,可能還有體溫;

馬明哲爺爺經常說:平安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如果忘掉這點,那就不平安了。

中外古今,所有優秀領導者,似乎都有一種悲觀情節,也一直在傳遞這種情節。目的就是不斷的警醒屬下,製造“共同怨景”。

就如《想像中的共同體》所揭示的那樣:

把一群人,放在一個泥沙俱下的環境中,再讓他們面臨共同的假想敵,這群人馬上會變得密不可分,並擁有巨大的能量。

02 向下領導:一張紅臉

在一項離職原因調研中發現,佔比最高的不是錢給的少,也不是工作環境不良,而是看不到希望。

所以,領導者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為成員塑造希望。

你也許會問,上段你說要建立危機意識,這回你又說塑造希望,這不自相矛盾嗎?

並非如此,你可以想像一個場景,當眾人限於黑暗泥濘之中,一人高舉火把,大喊一聲:這裡有路,跟我走!

此時此景,火把顯得格外亮,人顯得特別帥,臉也顯得分外紅。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曼聯教練弗格森出過一本書《領導力》,書中講了一件事。

一日,球員們在餐廳排隊,布拉迪看到C羅走來,趕緊讓C羅排到他前面。

弗格森看到後,把布拉迪拉到一邊,憤怒地問道:你丫搞啥?為啥讓C羅排到你前面?

布拉迪解釋:這只是出於尊敬,畢竟是C羅,全世界最牛逼的球員哦。

弗格森卻說道:以後不要這樣了,你將來不會比他差,甚至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看起來老弗爺在挑撥離間,塑造成員內部的競爭關係。其實,這就是對願景的一種塑造。

一位企業家給我講過:企業一定要塑造明星員工,但要讓別人覺得可以高攀,甚至可以取代。

你看,企業的明星員工,實際上就是大家共同願景的一個載體,眾人奮勇爭先,業務也就左右逢源。

為下屬塑造希望,方法很多,關鍵是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欣賞與重視。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我曾經的一位領導,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如果你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有100種表達方式。

比如,公司聚餐時,把你安排到主桌,享受和大領導同桌的代遇;

再比如,當著你的面,向別人說你的一些優點;

還有,偶而把你叫到辦公室,擺出一個重大決策,聽聽你的意見......

這些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卻讓人受用。

他帶過很多機構,幾乎每家都是業績達成率和員工滿意度雙豐富。這種兼顧,對很多領導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彼得·聖吉的經典著作《第五項修煉》中,曾花很長的篇幅來談給員工塑造希望的重要性。書中說:

領導者很重要的一項責任,就是為員工創造一個有張力的願景(vision),這不僅僅是為了企業,而是讓員工懂得實現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03 向上領導:一張笑臉

前面兩個部分,我們談了向下領導的陰陽臉,下面接著說向上領導的陰陽臉。

第一張臉是笑臉。

這並非讓你溜鬚拍馬,而是讓你具有一種擔當,以積極的心態承接老闆的要求。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你可能會說,老闆的要求不著調,難道還要積極擔當嗎?

如果有理有據,當然可以提反對意見,但多數時候,領導也不會採納。

就像劉強東所說:我花錢僱你,不是讓你來證明我錯的。

這話聽起來霸道,但就是這樣,但凡老闆決定的事,基本都深思熟慮過,以你的思維層次去挑戰他,並不明智。

所以,老闆已經確定的事,即使你心緒難平,也要善始善終,這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應有的素質。

我的一個大客戶L總,現任某知名運動品牌副總裁,講過一件事。

早些年,他是項目經理時,負責研發一款運動鞋,老闆給了明確指示,要按耐克的技術指標來生產。

可耐克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彈性,這在中國並不適用,因為多數人都在水泥地打球,不扭到腳比彈性更關鍵。所以,應該加強防護功能。

L總給老闆提建議,卻被告知,想加另外的功能,可以,想降低耐克的參數,不行!

這讓L總處於兩難,兩種功能都實現,產品定價肯定奇高;只實現老闆說的功能,市場又可能不買賬。

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卻得不到認可,他有一走了之的想法,但最後還是決定死磕。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他帶領團隊,度過了煉獄般的日子,反覆推倒重來,最終在預算內,研發出兩種功能兼顧的鞋子。

得到老闆認可後,他適時建議擴展產品線,推出價格低廉的產品,區別就在於降低了彈性係數,而防護功能不變。

一經推出,竟成為主流產品,這不但印證了他當時的立場,還令老闆對他更加器重,最終晉升為副總裁。

L總對我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在企業裡,把你認為錯的事做對,才叫本事。

還真是這樣,無論老闆的決策信馬由韁,還是離譜萬里,你只能默默的扛著,一步步去實現。

04 向上領導:一張哭臉

向上領導,不僅僅需要承擔,你也要向上施加影響,爭取對自己有利的局面。

正如那個千古不變的道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我剛進入500強做銷售時,支公司共有5個部門主管,其中一個女主管,讓我念念不忘,並非因為她長的漂亮,而是因為她特別能在領導面前哭。

例如,被客戶灌酒好難受,做方案加了幾個通宵的班......

而且每每哭完,總能拿到一些資源。

一次,見她從領導房間出來,眼角分明掛著晶瑩的淚珠,嘴角卻洋溢著淺淺的笑意,這是怎樣一種勝利的體驗?

她很會要資源,所以她部門的業績也經常排名第一。

當然,這種哭法有一定的侷限性,大老爺們不好使,經常使用也會被領導厭棄。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不過,不敢向領導要資源,卻是很多初級管理者的共性。他們認為,“要資源”是給領導添堵,自己死扛,才彰顯能力。

其實,這是個天坑。領導不怕你來要資源,怕得是你出不了成績。試想,你拿走他5盎司的發酵粉,還給他5磅的蛋糕,他怎會不開心?

而且,越能要來資源,越能驅動團隊,也越能體現你對部門的價值,以此形成循環促進效應,風生水起即為大概率事件。

你如果看過《亮劍》,就會發現,李雲龍是個要資源的高手,好裝備必去爭取,戰利品非要分羹,好人才也會去染指。

《亮劍》中有一集,李雲龍被任命獨立團團長,他故意擺譜,拒絕出山,直到旅長陳賡親自登門去“請”。

李雲龍才馬上服軟,但表示要滿足一個條件:不要派政委,團長、政委他一個幹!

在黨領導軍隊的背景下,這怎麼可能?於是陳賡大怒說,你小子想反了天嗎?

接下來,李雲龍馬上說:既然這都不行,那你把新一團的張大彪調過來吧......

最後陳賡同意了這個要求,李雲龍也轉“哭”為笑,送他出門。

你看,李雲龍就是領導力領域的老油條,即懂得要資源的重要性,又懂得要資源的方法:把真實需求藏在後面,你斃掉前面那個,後面那個你總得給我吧?

听说红脸黑脸一起唱,领导力就噌噌上

這種作法很滑頭,但你要明白一點,就算你不要資源,也打了個漂亮仗,領導會怎麼想?

他會以為,沒有額外的資源,你也能做得如此之好,即然如此,那麼我再減點資源,你是不是也能達成?

所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往往是因為你太巧了,巧到讓別人以為你根本不需要米。

05 結尾

你是否會覺得此文的觀點有些矛盾?

向下領導,即讓你唱黑臉,又讓你唱紅臉


向上領導,即讓你擺笑臉,又讓你使哭臉

確實如此,人文領域中的規律,往往模糊不清,充滿矛盾。

但是,一個卓越的領導者,必須學會用不同的面目去適應這種矛盾。

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說過這樣一句名言:

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