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进入三伏天的重庆,气温早已突破人体防线,说难受都已经是最轻微的表达。大部分人选择呆在空调房,悠闲的人已经去深山避暑,而还有一些人,却在重庆这座城市中找到了另外一片清凉。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从6月中旬开始,重庆在全市范围内就陆续开放了共计86个人防工程纳凉点,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预计将会持续到9月中旬。这些人防工程纳凉点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周边的部分区县也有少量分布,大家可自行查询,选择就近的纳凉点,以下为渝中区的9个纳凉点。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而为了让广大纳凉市民获得更好的体验,不同的纳凉点也配备了不同的设施。座椅板凳自然少不了,同时还提供了免费的饮用水、药品等,部分纳凉点还提供图书阅览和电视节目播放。为了一探究竟,我们亲自前往了位于渝中区人民广场的纳凉点。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这里早已是座无虚席,有一个小区域被隔离出来,提供免费的图书供市民阅读。同时,还布置了多台电视,正在播放各种电视节目以供市民消遣。而更多的市民则选择了自娱自乐,川渝地区特色的长牌在这里也非常受欢迎。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纳凉点里非常凉爽,同时也比较整洁卫生,空气流通也很顺畅,难怪会有如此之多的市民前往避暑。在这里悠闲地度过整个下午,读读书看看电视,或者和朋友来盘象棋,这可比空调房更健康,同时也更欢乐。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了解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人防工程纳凉点,在开发之前都是当年重庆的防空洞。而现在,这些曾经的防空洞要么就和地下商场进行了连接,要么就成为了轨道交通的入口,还有的被开发成了特色的洞子火锅。而其实,当年开始挖掘这些地下洞穴的本意,是为了修建地铁。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时间回到1929年,当时的南京政府批准重庆设立普通市,重庆市迎来了首任市长潘文华。潘文华是著名的军事将领,曾任川军第四师师长,可以说是一位从马背上走下来的市长。在他担任市长之后,就开始对重庆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为了学习先进的经验,还特意前往德国进行实地考察。而正是这一次考察,让他发现了德国的地铁。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回国后,潘文华就试图在山城重庆修建地铁。而军人的魄力让他说干就干,直接聘请了德国专家,开始在重庆进行勘察,然后就是挖掘。不过,地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特别是在山城重庆这复杂的地理环境下,更是困难重重。再加上当时政府财力以及人力的限制,重庆的地铁梦就这样搁浅了。要知道,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一号线,可是在1971年才正式向公众开放运行。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地铁虽然没有修成,但是,在重庆城区已经挖掘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山洞,看着也真是让人糟心。潘文华还是发挥了军人的特质,决定把这些山洞改成防空洞,用来囤积物资,防御战事。而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在后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段重庆的悲惨往事。1938年到1943年,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的战略轰炸。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这5年间,日本对重庆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飞机,投掷炸弹11500多枚。而重庆的遇难者达到10000人以上,受伤人数根本难以统计。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在1941年6月5日晚,日军再次对重庆实施轰炸。在位于十八梯附近的一处防空洞内,因为涌入过多的避难民众,再加上通风口被堵塞,最终因为窒息和踩踏导致大量民众死亡,其场面惨不忍睹。如今,在瓷器街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还能让人回想起那段悲惨的历史。重庆市在每年的6月5日,也会拉响防空警报,提醒大家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重庆差点就成为中国最早通地铁的城市,可幸亏就差了这一点

如今,战争的伤痛逐渐被抚平,曾经的防空洞也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重庆市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重庆人曾经依靠防空洞躲避战争,如今还能依靠它们来对抗夏日的酷暑。由此看来,防空洞一直都是重庆人最坚强的后盾。下一次路过防空洞的时候,或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