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管理模式不改变,加了工资员工也不会拼命干,等于白加

为什么公司给员工加了绩效工资,员工依然不满意不努力?

这十年来,由于劳动力市场发生形式上的逆转,招人难、人员流失大,成为很多企业的常态。老板被迫以不断加工资的方式招人、留人,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家工贸型企业,前几年就开始推行绩效考核工资制,即将员工的薪酬主要分拆为两个部分组成(除全勤奖、交通补助等以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最初的时候,绩效工资也是从原来的固定工资中挖出来的,然后公司又往绩效工资中填入一部分(即每年额外加的工资),绩效工资与部门或岗位的KPI考核结果挂钩。

马云:管理模式不改变,加了工资员工也不会拼命干,等于白加

举例说明:

比如人力资源部经理,原来固定工资是每月10000元,现在改为9000元(基本工资)+1000元(绩效工资),为了推行KPI,老板以加工资的方式往其绩效工资中填入了1000元,当年其薪酬结构就变成了9000元(基本工资)+2000元(绩效工资)。以后每年加的工资都往绩效工资项目里面装。

在加了绩效工资后,公司每月都要推行KPI考核,并将KPI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部分挂钩。不过,订立 KPI考核指标的目标,一般都比过去的结果高不少,比如,去年某月员工流失率为4.5%,公司要求下降10%;去年员工工资费用率为22.6%,公司也硬性要求下调至22.1%。在这种考核之下,该名HR经理每月只能拿到80分上下,100分是满分。这就意味着他的绩效工资基本上都要打上8折左右,平均每个月要比原来的基础工资少拿400元。

当时老板自己认为这没什么问题,因为公司给他的绩效工资项目中预先装入了1000元的,现在每月扣点没关系,因为HR经理每月还是多拿了600多元的。

马云:管理模式不改变,加了工资员工也不会拼命干,等于白加

可是,人家HR经理不这么认为。头两个月他还能接受,因为毕竟老板给他加了工资的,而且确有不少剩的。慢慢的他变成了忍受,后面他实在受不了,找老板沟通,否定了KPI的存在价值。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两三个月以后,开始认为11000元/月是他应得的工资,现在老板订出这么高且极不合理的目标,分明就是在扣自己应得的劳动收入。

这种情况,不仅是HR经理不满意,其他的部门经理也在不断抱怨和反馈类似的问题,而且有不少管理者消极怠工,认为受到了老板的刁难或不公正待遇。

都知道KPI是鸡肋,可是什么模式可以取而代之呢?我推荐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KSF:打破了传统定岗、定编、定员、定任务、定薪资等级的各种局限性,实现宽带薪酬

马云:管理模式不改变,加了工资员工也不会拼命干,等于白加

对于不同层级的员工,建议设计激励性薪酬解决方案

  1. 高层:KSF+年薪制+股权激励。以KSF价值管理为导向,结合年薪制模式。以价值为指向,以结果为导向,以多次分配为方向,全面调动员工状态,实现绩效快速改善。
  2. 中层:KSF+产值+超价值/剩余价值再分配。主要以KSF价值管理为导向,结合产值量化。
  3. 基层:(一线岗位 ) --产值+计件/提成+内包+KSF;(二线岗位)--PPV+KSF。主要以个人产值量化为导向,结合价值管理。
马云:管理模式不改变,加了工资员工也不会拼命干,等于白加

KSF对员工的转变:

  • 收入由老板给——收入来自自己的努力程度,依据创造的价值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 薪酬变化幅度不大——越努力,工资拿的越多
  • 做多做少一个样——多劳多得
  • 打工者——转变为经营者 ,真正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做事情

KSF对企业的转变:

  • 企业由老板一人经营——企业由全体员工共同经营
  • 员工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升——员工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利润上升
  • 员工懒散消极工作——员工主动加班拼命为企业和自己干
  • 人才留不住——人才赶都赶不走
马云:管理模式不改变,加了工资员工也不会拼命干,等于白加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积分式管理,KSF、PPV薪酬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资料。

李太林官方《绩效核能》KSF、PPV、积分式赠送配套视频送线上辅导

如果你也想拥有拼命努力的员工,请点击购买【绩效核能】一书。给员工加薪不加成本,实现员工拿高薪,企业拿到高绩效的共赢结果!

解决:员工流失快,执行力不够,物料成本浪费严重的种种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盘活人才!

书内附数十个行业设计案例,同时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