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山文化如何發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被譽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文化產業的發達與否,從—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城市經濟的發展程度,反映了其城市化程度。落實文化經濟政策,引導文化進入市場,把文化既當作精神產品,又當作物質產品來經營是現代城市經營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藥王山文化如何發揚?

銅川市藥王山夜景

銅川藥王山發展的需要

時代呼喚文化大發展,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大繁榮。銅川市作為藥王孫思邈的故里,通過千百年來中醫藥歷史與文化的積澱,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藥王在漫長的生活、醫療實踐中,非常重視防病保健之道,傾畢生精力,博採眾長,集唐以前醫學之大成,將歷代行之有效的驗方及養生保健經驗彙集在一起,先後編纂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部書,使藥王山成為銅川境內,著名人文景觀兩山之一。一代宗師孫思邈形成了自己對中華醫藥的獨特見解,它也是我國中醫文化的一個里程碑,藥王孫思邈的人格魅力和他懸壺濟世行醫醫德,使他逐漸形成了藥王山深厚的文化底蘊,併成為獨特的“藥王山文化”現象”。

藥王山文化如何發揚?

1)藥王山文化更是“銅川眾多文化的一個分支”。因此,銅川非常適合發展文化產業,藥王山除了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匯萃之地,還有大中醫文化為背景的藥王山,養生文化和中醫文化,濟應該成為銅川市今後文化產業的一部分。

2)銅川的氣候、光照和土地資源和複雜多樣的地貌形成了當地植物的多樣性。據資料記載有野生和人工種植的藥材683種,其中常用的350種佔全省2161種的32%。載入1985年藥典的有198種。

3)產業思路明晰,發展體系逐步規範。緊緊抓住將舉辦“中國藥王養生保健節”的機遇,加快中藥材種植、研發、檢測、流通四大基地建設,打響“藥王”品牌,提升銅川中藥材產業綜合競爭力。邀請省內知名專家現場培訓指導,不斷提高中藥材種植水平。以企業為主體,發展藥材專業村,成立中藥材協會,通過協會外引內聯,幫助藥農解決生產、銷售中存在的問題。

4)依託“藥王”品牌,研發中藥材系列產品,延長產業鏈。一是開發藥材產品。建立中藥材研發中心,與科研院所、學校合作,加快中藥新藥劑型、配方研究,深入研究中藥飲片加工與炮製技術。依託“藥王”品牌,研發保健藥品、休閒養生藥品,如藥王養生酒、藥王保健枕、養生茶等,運用遊、品、賞、購的市場運作模式發展中藥休閒養生保健產業。二是積極開發藥膳。邀請專家配製具有銅川特色的保健養生藥膳系列食品,變藥補為食補,在全市著名旅遊景區打造藥王養生保健食膳館,並進一步推廣到全市休閒旅遊餐飲業。

活動經濟是之人為組織的,能帶來經濟上的規模消費收益的各種交流、展覽、演出、體育、觀光和娛樂體驗活動。活動經濟的主要收入是運輸公司、旅遊、餐飲和區域性的規模消費。最大的收益者是區域。應發展數字娛樂設備產業,現在的趨勢是“娛樂無邊界”,人們希望隨時隨地可以娛樂。銅川市必須對原有文化產業進一步梳理,進行新的產業佈局。

存在的問題

銅川市是個老的礦業城市,由於礦產資源不斷開發利用,它也面臨著礦產資源枯竭的困境。大氣環境汙染較嚴重,坐在飛機上看不到在哪個方位。銅川近年來,銅川市委、市政府從自身找問題謀求發展,怎樣完成歷史華麗的轉身,把一個面臨礦產資源枯竭的城市,轉變成一個旅遊城市、養生城市和文化城市,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拓展是目前首要目標。

1)首先要著眼未來,站在更為寬廣的視角,我們可以把文化娛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音像、網絡及計算機服務、旅遊等看作文化產業的主體或核心行業;把傳統的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攝影、舞蹈、電影電視創作甚至工業與建築設計以及藝術博覽場館、圖書館等看作文化產業正在爭奪的前沿;把廣告業和諮詢業等看作是它成功開拓的邊疆。

2)這些文化產業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群”,它的主體歸屬於第三產業,最富有現代意義、與高新科技尤其數碼技術發展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又越來越反過來影響和改變著傳統文化的面貌。處在其範疇之內的各種門類儘管千姿百態,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打出“文化”這一主題品牌,運用大規模的複製技術,具有最廣泛的傳播功能,通過商業動機的刺激和經濟鏈條的中介,迅速向傳統文化藝術的原創和保存兩個基本環節滲透,將原創變為資源開發,將保存變為展示,並將整個過程奠定在現代知識產權上。

3)在此基礎上發展文化產業,讓文化變成財富,讓財富滋養文化,在這個循環往復、互為作用的過程中,培育一大批涉及文化領域的企業和企業家,並逐步確立城市獨有的具有強勁競爭實力的龍頭文化產業,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改進的建議

因此,建議政府首先要樹立文化產業是城市經濟“半壁江山”的觀念,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傾斜性服務,緊緊圍繞“藥王山文化”這個著名品牌文章。

1)要用科學創新的精神挖掘藥王山文化所蘊涵的財富能量和市場能量,從而形成以地域優勢和文化優勢的旅遊、演出、餐飲娛樂、民族服飾、文物展覽與流通等項目為主體的文化產業體系。

2)要拓寬服務領域,延伸經營範圍,努力打造具有競爭實力和品牌效應的龍頭企業。

3)並建議大力開發銅川的當地劇種;也可以弘揚陝西秦腔文化;秦腔古裝歷史劇反應藥王山主題的精彩劇目。使這些成為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產業項目。弘揚藥王山文化,大力發展銅川化產業,名揚四海的藥王山文化一定會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光彩篇章。

注:2)引用《中國孫思邈中醫文化探索與實踐》58頁

文章來源:文化時政新觀察 2015-11-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