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957年對蘇作戰計劃揭祕

1948年爆發的柏林危機雖然以美國的勝利告終,但1949年對美國而言卻是瀕臨絕境的一年。這一年8月29日,蘇聯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僅經過短短的4年,美國的核壟斷就被打破了,美國人驚歎不已,感到難以置信。就在兩年前,美國前國防部長詹姆斯·福雷斯特還滿懷激情地寫到這是“充滿機會的年代”(因為美國壟斷原子彈)。到10月1日,更壞的信息傳來,毛澤東站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美國長期以來對國民黨中國的巨大投入瞬間化為烏有,中共的軍隊擊敗了蔣介石腐朽的軍隊奪取了整個中國大陸。在歐亞大陸上已經出現了一大片紅色墨跡。這一年,一向強硬的福雷斯特自殺身死,有人認為他或許是在蘇聯的勝利面前感到絕望而這樣做的。

“扣球”計劃應運而生

面對這樣一種形勢,美國開始制定“三戰”計劃——“扣球”計劃,於1949年末完成。“扣球”計劃設想美蘇之間的戰爭將在1957年爆發。當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相關報告分析認為:蘇聯領導人奉行威脅美國安全政策的決心和能力,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構成對美國惟一的最大威脅。二戰後,蘇聯最優先的眼前目標就是在政治上征服歐洲。儘管不能確切預見目前的政治戰是否會或何時會釀成武裝衝突,但是隨時爆發戰爭的危險卻始終存在。據目前的情報估計,蘇聯軍隊有能力在大約6個月之內佔領整個歐洲大陸和遠至開羅的近東地區。一旦佔領區得到鞏固,最終會使敵人的力量集中起來而構成對美國安全的難以承受的威脅。這些危險足以構成美國以應有的謹慎態度作好及時充分的戰爭準備的理由。

美國1957年對蘇作戰計劃揭秘

美國1957年對蘇作戰計劃

據估計到1957年,蘇聯的總兵力大約為380萬人,陸軍約有220萬人,其中坦克師24個(每個師10300人),機械化師30個(每個師12850人),摩托化步兵師60個,步兵師12個(每個師11000人),共計各類師155個。另外,歐洲衛星國的部隊大約也有115個師。經過動員,開戰後30天蘇聯可以投入248個師,1年後則在500個以上。在開戰日,蘇聯原子彈的數量被認為只有美國的1/10,估計重型轟炸機有150架,遠洋潛艇約有300艘。

蘇聯可能的進攻行動

一旦戰爭爆發,如果歐洲沒有得到美國的軍援,估計3個半月內就會淪陷(伊比利亞半島除外),在3個月內蘇軍就能入侵中近東並奪取伊朗、沙特等國的產油區,6個月內佔領土耳其全境,12個月內兵臨蘇伊士運河區,如果能在中國大陸建立作戰基地,蘇軍1個月內就能掃平南朝鮮並奪取日本北海道。

這場戰爭註定是全球性的。在最重要的西歐戰場,頭1個月內,蘇軍將以100個戰鬥師,在數千架各類飛機的支援下發起進攻。除了萊茵河防線能稍作抵抗外,蘇軍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預計3個月左右就能攻克法國和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的統稱),進抵比利牛斯山(法國和西班牙邊界)一線。

在北歐戰場,首先蘇軍5個戰鬥師在400架作戰飛機的支援下從德國北部發起對丹麥的進攻。預計15天內能攻佔整個日德蘭半島(包括丹麥和德國北部的一部分)和西蘭島。之後重新集結兵力,以13個戰鬥師在900架戰術飛機以及北方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下,分4路(南北各兩路,北面的兩路兵力較小)進攻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和瑞典)。預計3個月左右可以實現佔領。

在南歐戰場,蘇軍(和衛星國軍隊)將以25個戰鬥師,在600架作戰飛機的支援下進攻意大利。預計3個半月內可以佔領意大利和西西里島,這將使蘇聯封鎖地中海的能力大大增強。對希臘的進攻將動用20個戰鬥師,至少700架作戰飛機。預計3個半月內可以佔領希臘全境,然後再奪取愛琴海島嶼和克里特島。

美國1957年對蘇作戰計劃揭秘

美國前國防部長詹姆斯•福雷斯特

在土耳其和中近東戰場,蘇軍可能以3路大軍進攻土耳其,共33個師1400架飛機。第1路從保加利亞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攻入土耳其;第2路在土耳其北部海岸登陸後再向內地進攻;第3路從高加索地區攻入土耳其,進攻軸線卡爾斯-矮爾祖魯姆。如果沒有得到美國的援助並大量破壞蘇軍的交通線,那麼土耳其將在6個月後被佔領。

中近東的戰略意義不僅在於其豐富的石油資源,還在於美英等國的戰略空軍可以從這裡的基地出發,能很容易地打擊高加索和羅馬尼亞的產油區及其他工業區。因此為了控制該地區,蘇軍將出動4路大軍,共16個師、600架飛機。第1路經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攻入伊拉克,佔領摩蘇爾-基爾庫克地區;第2路經伊朗西北部哈馬丹攻佔伊拉克巴格達地區;第3路經伊朗德黑蘭攻佔巴士拉-阿巴丹地區,爾後分兵攻佔巴林-達蘭地區;第4路南下攻佔伊朗阿巴斯港地區。在佔領中近東地區後,蘇軍在得到增援後將繼續向西進攻,在12個月內可以推進到蘇伊士運河並佔領開羅和亞歷山大港。

在遠東戰場,蘇軍將以3個師的兵力攻佔北海道,爾後視情況進攻本州和九州。同時,投入近百艘潛艇對北太平洋上的運輸船隻進行猛烈襲擊。

一旦攻佔西歐的目標順利完成,蘇聯就能騰出大量兵力更猛烈地進攻英倫三島(或者伊比利亞半島)以及北大西洋上的島嶼,並嚴重威脅大西洋上的盟國海上交通線。實際上,從戰爭一開始蘇軍就很可能對英國實施原子彈突擊,使之陷入癱瘓。美國戰略空軍認為,只要40顆原子彈就可以使英國陷於癱瘓狀態。一旦英國的海、空軍受到大幅削弱,蘇軍就能發起空降——兩棲登陸戰役。按“扣球”計劃的評估,英國很難堅持超過60天。巴拿馬運河是美國海軍東西調動的咽喉通道,其重要性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所以蘇聯要盡力破壞之。一種方法是利用貨船搭載原子彈在水閘區引爆,並且蘇軍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襲擊美國沿海港口。總之,這將是一場異常慘烈的世界大戰。

盟軍的作戰行動

由於蘇軍在戰爭初期佔有巨大優勢,將迫使盟軍處於防禦狀態,以保護其進行戰爭的潛力和動員足夠的兵力阻止蘇軍進攻,保衛交通線和組建海外進攻部隊。在此階段,盟軍的進攻行動主要是依靠美國強大的戰略空軍力量對蘇軍(以及縱深的核生化武器裝配設施和投擲手段)發起原子彈空中攻勢,以削弱蘇軍的進攻能力。同時,要立即建立起有效的預警網,部署防空武器和截擊機,對海上通道和運輸船隻進行防禦,還要對內部破壞也進行防禦。所有這些防禦措施都將消耗大量的資源。

美國1957年對蘇作戰計劃揭秘

二戰時期,蘇聯軍隊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在西歐方向,最理想的天然防線是萊茵河-阿爾卑斯山-皮阿維河一線。守住這條防線就可以保住西歐(包括意大利和西西里島)的大部分人力和工業潛力,並加大英國的防禦縱深。利用意大利的空軍基地,還可以很容易地打擊巴爾幹半島的目標。“扣球”計劃要完成這個任務,1個月內需要集結76個師(美國標準,美軍1個師有25000人)和4500架作戰飛機。在最重要的萊茵河防線需要60個師和4000架作戰飛機,其中4個師用於對付蘇軍在萊茵河防線要塞部位的空降。但1949年盟軍在該地區只有26個師和2550架飛機。總的來說,盟軍能否守住這條防線是令人懷疑的。阿爾卑斯山-皮阿維河防線需要16個師和500架作戰飛機,其中9個師用於防守皮阿維河防線。該地區同樣兵力不足,需要美國快速增援或重新武裝意大利。在開戰後的6個月內,隨著蘇軍兵力的增加,盟軍也需要繼續集結兵力。

如果意大利保不住,那就只好堅守萊茵河-法意邊界一線。為堅守法意邊界一線,估計約需10個師和400架作戰飛機。失去意大利基本意味著失去對地中海的控制。

如果連法國也保不住,那就只能退守伊比利亞半島,堅守比利牛斯山防線,估計需要34個師和800架作戰飛機。控制伊比利亞半島的戰略價值在於,它可以作為以後反攻歐洲大陸對蘇大規模陸上作戰的橋頭堡,因為它有足夠的港口容量,而且面積大,不易受到襲擊。另外,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控制直布羅陀海峽和西地中海之要衝,而且還是通向北非的要道,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不過,要從半島直接挺進歐洲內陸展開大規模對蘇作戰仍然是十分困難的,可選擇的方案是發揮美國的強項,從比利牛斯山兩端進行兩棲作戰,以便從蘇軍陣地的側翼發起進攻。不過在此之前,西班牙的機場、交通線等基礎設施需要大規模修復,這將消耗美國大量資源。因此,西班牙不適合用作發動大規模陸上作戰的根據地。

在北歐戰場,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戰略價值在於,它可以提供盟軍對蘇聯北部工業區轟炸所需的基地,這將比從英國出發近了500~700英里。如果蘇聯控制該半島,將大大擴大其預警系統,這對防禦盟軍從北面和西面來的空中打擊非常有利。為守衛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估計需要20個師和1800架作戰飛機。但是,盟軍在西歐戰場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兵力增援該地區,惟一的補救辦法就是由美國向挪威和瑞典提供足夠的物資和裝備援助。如果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失守,那冰島的戰略價值將極為凸顯,因為冰島的地理位置使其非常適合控制北大西洋的海、空交通線,以此為基地可以非常便利地為盟軍潛艇戰、反潛戰提供支援,併為艦隊提供補給,同時還可成為戰略空軍襲擊蘇聯的一個主要前進基地(如果守不住英國的話)。因此,盟軍應不惜任何代價控制冰島。

在中近東戰場,土耳其對蘇聯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控制土耳其海峽可以使得蘇聯黑海艦隊的艦艇便利地前出地中海。“扣球”計劃估計,堅守土耳其需要盟軍增援12個師和10個戰鬥機大隊,這是美國無法做到的,所以比較現實的方案是退守土耳其東南部地區,那裡山地崎嶇、交通不便,相對容易防守。萬一蘇軍比較順利地佔領了中東地區,那麼就要求盟軍立即展開反攻,奪回產油區,因為足夠的石油供應對戰爭的任何一方都至關重要。一支速度為20節的兩棲攻擊部隊(以及一支快速航母特混艦隊)從美國東海岸出發,繞經好望角,可在25天內抵達巴林地區,發起師級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得手後繼續集結兵力,以5個師進攻巴士拉-阿巴丹地區。其中1個師在科威特地區登陸,另一個空降師攻取阿巴丹煉油廠。在戰役勝利後,還可相機北上攻擊摩蘇爾-基爾庫克地區的蘇軍部隊。

在遠東戰場,由於該地區遠離歐洲主戰場,而且工業水平落後,所以美國不打算在此投入過多軍隊和資源。估計2個美軍師加10個日軍師,在一支美國航母特混艦隊的支援下就足以保衛日本(不含北海道)。

美國1957年對蘇作戰計劃揭秘

美軍高級將領提出B-52戰略轟炸機應該持續在蘇聯外圍警戒飛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盟軍僅依靠地面部隊和戰術空軍要想防禦蘇聯的進攻是不容易的,因此原子彈將成為盟國用來對付蘇聯的最有力而又即刻可用的武器。“扣球”計劃強調,戰爭爆發後應立即使用原子彈和常規炸彈對蘇聯發動一次戰略空中攻勢。主要目標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生產設施、重要空軍基地、補給基地和部隊集結地域、關鍵的政府機構和控制設施、主要工業區以及石油工業設施等,從而大大破壞蘇聯的戰爭潛力,並在心理上造成極大的震撼力。按照“扣球”計劃的分析,如果摧毀蘇聯80%左右的石油工業(含貯油設施),可削弱整個蘇軍的進攻能力並嚴重影響農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摧毀70%的重要電力網,可使蘇聯的工業經濟癱瘓,因為現代工業離不開電力供應,而電力又是不能貯存的;摧毀80%的鋼鐵生產設施,可使工業生產能力在兩三年內無法恢復。估計戰略空襲所需的兵力為5個重型轟炸機大隊和21箇中型轟炸機大隊(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抽調航空母艦執行空襲任務),計劃使用300枚原子彈。

美國將利用海空優勢盡全力把蘇聯集團國家的力量圍堵在北極-格陵蘭海-挪威海-北海-萊茵河-阿爾卑斯山-皮阿維河-亞得里亞海-克里特島-土耳其東南部-底格里斯河谷-波斯灣-喜馬拉雅山-東南亞-中國南海-中國東海-日本海-津輕海峽-白令海-白令海峽-北極這一圓圈內。在這一包圍圈附近,美國將盡量建立更多的前進基地,從而對蘇聯的心臟地區發起持久而猛烈的進攻,最終全部摧毀蘇聯的戰爭潛力和抵抗能力。

但是如果戰略空襲不能迫使蘇聯投降,那就要考慮發起大規模陸上攻勢作戰。不過歷史的教訓說明,這種軍事行動的風險是很大的,所以必須具備以下先決條件才能實施:蘇聯的軍事工業和交通系統已大部被毀,其石油生產減少到空軍飛機已不能起飛、陸軍和海軍也幾乎無法活動的困境。進攻路線有3條,最理想的是能在西歐守住一大塊根據地,通過北德平原進入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然後再攻入蘇聯北部;如果西歐沒能守住而英國還在手裡,那就以英國為根據地攻入西歐,再沿同樣的路線進攻蘇聯;如果西歐和英國都失守,那就只能在南部的北非-近東地區發起進攻。先奪取愛琴海-土耳其海峽地區的控制權,然後通過黑海進入烏克蘭。這條路線存在很多困難(海上和陸上交通線都太長,後勤保障很成問題),是明顯的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採用。然而,由於美國國內向戰時生產的轉變需要時間,所以大規模攻勢作戰發起的時間可能要推遲到開戰後1~2年之間。

為了徹底擊敗蘇聯,美國五角大樓認為,僅盟國的陸軍就要再增加97個師。另外還有其他諸兵種,再加上民防部隊、商船隊及必不可少的有關勤務部隊等,所需的人員數量將以千萬計。所以,要想打贏這場慘烈無比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西方將需要約2000萬人投入戰場。這個數字可能超過了實際能徵集到的數量,特別是當整個歐洲都被蘇聯佔領時就更是如此。

幸運的是,美蘇大戰的風險雖然始終存在,但並沒有真正爆發。最根本的一條原因是,蘇聯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抗衡美國,保衛自己的安全。按“扣球”計劃中的評估,美國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有可能贏,也有可能輸。所以是力量的平衡保證了和平,儘管這是低質量的和平——東西方進入了冷戰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